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茶道之道 (第3/3页)
“居士,难道您已放弃关白了?” “你真让我为难。”利休笑了笑“你为何始终脱离不了关白?各人都有命运,即使手握重柄亦然。你若能参透其中道理,必可一生顺遂;你若只会心生怒气,必定多遭坎坷。” 光悦耸了耸肩,道:“居士的意思是,不管是关白的权力还是您的金钱,都听从于命运?” “作如此解,不无道理。” “如还有其他说法,在下愿洗耳恭听。居士若能让我心服口服,我愿意跪在您面前认错。” “谈不上认错与否,关白自有关白之善,世人自有世人之恶,人均是善恶共生。你未看出这些。有朝一日你参透了,自然会明白。光悦,你可曾见过毫无瑕疵的刀?” “这…”“其实,刀和人乃是一样的。但这非意味着要对瑕疵视若无物,如此便会停滞不前。追求完美和是否有完美之物,大不相同。在追求名刀之余,并不应排斥那些有着小小瑕疵的刀。你太年轻,性子还急躁。” “这么说,居士根本不在乎关白和德川大人的做法了?” “是啊,他们都是人中之杰,你也明白,但你还是十分愤怒,原因何在?老朽终是不解。” “好,既如此,在下便告诉居士,关白要我替他鉴定正宗之刀,要我对无名之刀赋予正宗之名,供他赏赐。” “噢,我明白了!”利休拍了拍膝盖。 光悦立即追问道:“如果是您,会怎么办?如有人命令您伪造名器,您会不会顺从呢?” 利休举起手摇了摇,嘴角的微笑比刚才更柔和“光悦,这正是我想问你的,难道以前便无人如关白这般,要你做类似的事?” “这…”“一定有。由此可见,关白必定有某处令你不甚满意。” 被他这么一说,光悦显得颇为狼狈。利休说得没错,他从一开始便对秀吉不抱好感。 “哈哈。”利休笑了“一开始就不被你喜之人,偏偏又说出一些令你生厌的话,难怪你会愤怒。” “居士认为,在下不该如此?” “我并未说你不该,但,你应更仔细地思量。你不妨把令你生厌的人看成两个,一个是叫秀吉的凡人,一个是拥有重柄的关白大人。” “两个不同的人?” “虽然他们是同一个人,但不一样:秀吉只此一人,但关白世世不休。光悦,你厌弃的不是秀吉,而是关白。”利休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假设秀吉不是关白,而是一个名叫羽柴筑前守的大名;如秀吉不令你鉴定正宗,或者即使他这么要求你,你也不会发怒。或许,你还会平静地劝服对方,让他不要这般说笑。” “居士这么说,未免太武断了吧!” “不,人在愤怒时,往往会看不清真相。你厌弃的并非秀吉,而是关白的权柄。其实,是你未将他们分别开来。这便是年轻人的毛病。你厌弃权力,却将自己的恨意转嫁到秀吉身上,甚至连我也骂上一通。”利休停下来,观察光悦的反应。 光悦内心颇为激动,因利休的最后一言,似刺入了他的胸膛。 “关白乃一个无理之人,换言之,他乃一个不分善恶、任性自我之人。我就是看清了这些,才留在他身边。我若说是侍奉他,或许你会生气。但我只欲尽我所能去劝谏他,若是祖师日莲,也会这么做。” 光悦静静地咬着嘴唇,全身僵硬,低头看着膝盖。看来,利休并不如他想象中那般浅俗。居士能把秀吉和关白分开,说得又如此入木三分,怎不令他心惊? “如你我是武将,或许会将此事视为稀松平常。武将无出世之才,便不能像你这般沉迷于知识,或评鉴刀剑;也不能如我这般埋首于茶道。你沉迷于刀剑,我沉迷于茶道,却也会有丑陋之行。成为一个二三十万石俸禄的武将,并不会因治理一国半国而感到满足。如此一来,势必与关白或是其他大名发生冲突。目前,我便是因与关白不合,以生病为由,离开了他。但,我并不恨关白,我虽暂时离去,但对他还是甚有兴致,挂怀不已。他虽然身有瑕疵,却是一个难得的井户茶碗…” “居士!” “瞧你的眼神,似已明白些了。” “不!” 利休缓缓地摇了摇头“你定有你执著之相。是啊,我何尝能免?我们不应强迫彼此。但,如不能看清楚这些,一怒离去,就太过愚蠢了。” “嗯。”“我们应用毕生寻求至理。为政之道,不过为了求得百姓安居乐业。我想,你应知哪一条路才最为艰险。” 光悦颓然垂下头,利休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嵌入他的心头。像光悦和利休这种人,与武将和当权者断不会秋毫无犯。利休并非要他与人同流合污。 利休又道:“你不妨以水土不服为名,请求回京都静养,关白还会关心你的身体,他便是这样奇妙之人,是一个大器之材!” 这时,弟子们端着饭食进来,夜已经深了。 利休和光悦默默地吃着饭。 他一言不发,大概已然明了。利休心中想道,遂一直保持沉默。但是光悦却有另外的想法。他一直在咀嚼利休方才的那一番话。除去年龄上的差异,他与利休的习性确实颇为相似,他们都不向现实低头,即所谓顽固者,但这种寻求事物本质的纯真,甚是可爱;光悦信仰日莲宗,利休也常坐禅,希望能成为一世师表,这点野心也颇相似。利休认为光悦“太年轻”他这颇为和缓的说辞,对光悦却有相当大的影响。 光悦不由懊悔,开始反省。居士说,即使不与秀吉冲突,像他们这样的人,也必定会和当权者摩擦。或许吧,谋取权力,寻求真理之人,应是相同的。光悦思量着,却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这就是“太年轻”的缘故吧! 居士还警告他,若再这样愤怒,必会招致杀身之祸,并劝他以生病为由,要求回到京都,这或许有道理。但老是在当权者面前言败,究竟好不好呢?若是祖师日莲,必定会认为这种退败是可悲的行为。 当利休正在吃第二碗饭时,光悦突然放下筷子,哭了起来。利休倒是十分冷静,不过在一旁侍候的弟子,吓得倒退了一步。 “呜呜…”光悦颤抖着肩膀,抓着两鬓“我…我…我到这儿来,毫无成就…” “不!”利休放大嗓门,压住他的哭声“你已经得到了一个经验,我相信遇到同样困难之时,必能勇敢面对。” “勇敢?” “不错。”利休柔和地笑了笑“有此种经验的不只你一人,我也有了。难道这不值得高兴吗?为了往后,仔细地思索,不仅可以让你更加充实,也有助于来日。你还是赶快准备回京都吧。” 光悦再次垂下头,咬着嘴唇,又哭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