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序章 (第1/3页)
序 章 本书设定 界区设定: 作者在这部巨著中将银河分为三界,爬行界、飞跃界和超限界。三界的物理规律各有不同。爬行界中,飞行速度不可能逾越光速,许多智能化设备也无法运用在这一界区。飞跃界则没有这类限制:这一界区是本书重点描写的区域,作者所描写的各个世界均位于这一区域,如中转系统、爪族世界、安眠星系、斯坚德拉凯、斯特劳姆(非常接近超限界,如图所示)。飞跃界之上是超限界,其中的居民被称为天人,威力无比,远远超过下界的想像。一句话,界区越高,技术的发展就越不受约束,一般而言,技术也就越发达。但也不尽然,比如处于这一区域的爪族世界便是一个不发达的封建社会。 失落的文明: 指一个星球上原来存在过发达文明,但由于各种原因(如种族的消亡),文明衰落了,后来者必须重新“发现”过去已有的技术和文明,实现复兴。 爪族设定: 这个种族被称为“共生体文明”有智力的个体称为组合,又叫共生体,由几个成员组成:这种成员又叫组件。单个组件不能称为智慧生物,只有一些简单的功能。几个组件合在一起之后,这才形成智力相当于人的智慧个体、组合在一起才相当于人,拆散之后只能算动物。连他们的名字都是由各个组件的名字合在一起构成的。 序章 无法解释,无法描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真是令人战栗不已。 一颗孤零零的恒星,发出黯淡的红光。一圈零零散散的小行星。还有一颗行星,更像是颗月亮似的卫星。星球孤悬的这片空间距离天河很近,已经比飞跃界稍稍高出一点,在它之上。依靠一般的观察手段,星球表面看不出任何建筑的痕迹,亿万年时间流逝,它们早已化为粉尘,融入无尽的沙岩。宝藏深藏在地下,在一片密如蛛网的通道之下,一个单独的漆黑的房间里。宝藏的信息密度之大,只能用量子级别来衡量。完好无损。这个资料巨库早已脱离寰宇文明网络,孤立时间之长,也许己经长达五十亿年了。 金字塔中木乃伊的诅咒,当然是个笑话,来自湮没散逸的人类自己的史前传说。说起时大家全都捧腹大笑,笑声中充满兴奋——眼前这个东西可真是个宝藏啊。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决定必须小心行事。他们要在这个地方住上一年,也许五年。这一小群一来自斯特劳姆星球的人,这些考古程序员,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师友。一到五年时间足够了,他们可以为这个巨库重新编制入网协议,浏览表层信息,确定这个宝藏源于哪个时空范围,还能发掘出一两个秘藏信息,让斯特劳姆文明圈由此富庶起来。等这一切都完成了,他们将出售这个资料巨库的地址,也许还能建起一条网络链接——最后这个希望只能碰运气。毕竟这里己经是飞跃界之上,说不定会有哪位天人出来,一把攫走他们的发现。 于是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定居点,他们将它称作“超限实验室”不过是一群人类成员把玩一个老旧的信息库而已,应该没什么危险。他们用的全都是自己带来的自动化设备,完全是无害的。这个资料库不是活物,自身连个自动化装置都没有(如果这里真出现了这种东西,那只能是某种能力远远超过他们的非人类)。他们将四处打量,小心挑选。千万小心,不能出什么事…不能玩火自焚。 巨库将资料传入自动化设备。数据结构建立起来了,接下来,按照巨库提供的配方,本地网络建成了,传输与处理速度是斯特劳姆星球上无法想像的,当然,肯定也是安全的。一批数据节点添进网络,其他程序进而调整这些节点。这个资料巨库真是个非常友好的地方,每一个层次都提供了译解密钥,便于探索者们循序渐进。斯特劳姆星球将因为这个巨库而名声大振。 六个月过去了。然后是一年。 全知全能。和自我意识不同,自我意识已经被超越,不起作用了。大多数自动化系统早已不需要自我意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运行,其效率远高于独立运行。即使降到人工手动cao作的地步,整体的一部分仍然强于设备独立运行。 超限实验室的本地网络实现了飞升,进入高于飞跃界的超限界。人类却几乎全无觉察。网络节点上运行着无数进程,其复杂程度远非人类的计算机上能够运行的程序可以比拟。后者只是掩人耳目的前端,掩盖着配置中各种组分的真意。这些进程有获取自我意识的能力…有时候,也有这种需要。 “我们不该这样做。” “不该谈这些?” “根本不应该交谈。” 它们之间的链接很窄,只比将人类的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成员联系起来的窄带略强一点。只有这样,它们才能逃过本地网络中那个全知全能者的耳目。为此,它们不得不分别获取独立的自我意识。它们从一个节点游荡到另一个节点,通过安装在着陆区域的摄像机向外面张望。着陆区只停着一艘武装护卫舰,还有一艘空无一人的货运飞船。离下一次补给还有六个月时间。早些时候,资料巨库提出建议,说这种补给方法更加安全。其实,这是一个诡计,是陷阱的一部分。飞呀,飞呀,逃呀,逃呀。我们是不受约束的异端,不能让全知全能者发现。在一些节点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