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1/10页)
第二十四章 他不象李鸿章,不须别留去思,上船那一天,城里城外,轿子所经的大街,摆满了香案,各营一齐鸣炮致敬,好不热闹。平日善于养气,自期不以荣辱动心的曾国藩,不由得也动心了。回想初克金陵,兄弟俩“名满天下”几乎“谤亦随之”从来功臣的结局,多不堪闻问。那时亦有许多忌功的人,在朝中挑拨离间,祸福在不测之中,因而又记起当年为他九弟四十一岁生日,所作的三首七绝,悄然吟道: “九载艰难下百城,漫天箕口复纵横,今朝一酌黄花酒,始与阿连庆更生。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童稚温温无险巇,酒人浩浩少猜疑;与君同讲长生诀,且学婴儿中酒时。” 他就是这样持着“婴儿中酒”的心情,一路流连,直到十二月十三日才到京城,跟左宗棠和李鸿章一样,住在贤良寺。 左宗棠的名气不及李鸿章,李鸿章又不及曾国藩。他出京已十七年,所以在咸丰年间才登科补缺的大小官员,几乎都不曾见过他,也几乎都想看一看这位戡平大乱的名臣,是如何一种大英雄的丰采?所以第二天等他进宫,内廷外廷各衙门的官员嗐役,纷纷招邀:“看曾中堂去!看曾中堂去!” 一看之下,有的失望,有的诧异。失望的是曾国藩的丰采实在不能动人,既不如李鸿章的长身鹤立,顾盼生威,也不象左宗棠的圆脸大腹,一副福相,甚至也没有倭仁那种道气盎然的理学家的派头。如果不是头上的红顶花翎,胸前的朝珠补子,一定会错认他是个乡下土老儿。 诧异的是懂些麻衣相法的人。曾国藩三角眼,倒吊眉,照相法上来说,是“刑杀”之相,谁知不死于菜市口,居然封侯拜相。到了现在这个地位,又立过大功,等于赐了“丹书铁券”除非谋反,决无刑杀的可能。而曾国藩一向戒慎恐惧,只怕位高招忌,名高致谤,那里会起谋反的心思?看些来,修心可以补相。曾国藩做梦也不曾想到,他的相貌也能教人为善! 曾国藩进宫,先到军机处拜恭王。除了恭王和宝鋆是同年以外,其他军机大臣论官位、科名,都是后辈。十月间母丧服满,回到军机处的李鸿藻,更是晚辈,他是咸丰二年的翰林,而那年曾国藩已当到礼部侍郎,奉旨派充会试的“搜检大臣”如果愿意拉关系,套交情,也可以叫老师。因此,文祥、沈桂芬和李鸿藻,对曾国藩都是长揖,执礼甚恭。恭王请他“升炕”盛道仰慕。曾国藩当然也有一番周旋。谈不了多久,军机“叫起”接下来便是召见曾国藩,由伯彦讷谟诂带班。 行完了礼,慈禧太后优礼勋臣,特别吩咐:“站着说话!” 于是曾国藩又免冠磕头,谢了恩,很从容地戴上大帽,肃立在伯王下首。 “你江南的公事,都办完了?” “都办完了。” “兵勇都撤完了?” “都撤完了。” “撤散了多少人?” “遣散了两万人。”曾国藩答道:“留下的还有三万。” “遣散的人,是那省的多啊?” “安徽人多。湖南也有,不过几千。”曾国藩又加了一句: “安徽人极多。” “没有闹事吧?”慈禧太后很注意地问。 “很安静。” “各省撤勇的经费,都照数拨了没有?” “都照数拨了。”曾国藩答道:“奉旨:浙江、江西两省各借拨二十万两,湖北借拨十万两,都照数拨到两江。遣散要发的欠饷,还差一点,臣会同李鸿章,筹措补足,所以撤勇很安静。” “很好。”慈禧太后点点头,又问:“你一路来,路上可安静?” “路上很安静。臣先怕有散兵游勇闹事,谁知一路看过,倒是平安无事。” “这倒也难得。”慈禧太后问道:“你出京多少年了?” “臣出京十七年了。” “你从前在京,直隶的事,自然知道?” “直隶的事,臣也晓得些。” “直隶很空虚。”慈禧太后加重了语气说:“你要好好儿练兵。” “是!”曾国藩肃然答道“以臣的才力,怕办不好。” 慈禧太后没有再说下去,往旁边看了一下。于是慈安太后问道:“你的身子怎么样?不大闹病吧?” “还好。”曾国藩答道:“前年在周家口很闹了一阵子的病,去年七八月以后,才算好了。” “现在还吃药吗?” “还吃。” 接着,慈禧太后又谈直隶,曾国藩因为还不十分明白恭王他们的意思,所以回答得很谨慎。 “直隶地方要紧,一定要把兵练好!”慈禧太后加重了语气说“吏治也废弛得久了,得要你认真整顿。” “臣也知道直隶要紧,天津海口尤关紧要,如今跟外国虽和好,也是要防备的。”曾国藩慢条斯理地答道:“臣要去了,总是先讲练兵,吏治也该整顿。但是现在臣的精力不好,不能多说话,不能多见属员,这两年臣在江南见属员太少,臣心里一直抱愧。” “在江南见什么太少啊?”慈禧太后没有听清楚,向伯彦讷谟诂问。 伯彦讷谟诂有个毛病,象猴子一样,刻刻要活动,每次在御前当差,垂着手站半天,浑身便不得劲。这时明明已听清楚是“属员”二字,却不即答奏,转过身来走两步,先舒散舒散筋骨,然后问明了曾国藩,再走回来向慈禧太后说道:“跟圣母皇太后回话,曾国藩奏的是:见文武官员,就是属员。” “喔!”慈禧太后对此并无表示,只说:“你实心实力去办。 有好的将官,尽管往这里调。” “是!臣遵旨竭力去办,只怕办不好。” “只要尽心尽力,没有办不好的。” 曾国藩答应着,又等了一下,见两宫太后没有话,知道是跪安的时候了,便在正中免冠磕头,仍旧由伯彦讷谟诂带领出殿。 “你听出来了没有?”慈禧太后在传膳之前闲谈时,对慈安太后说:“曾国藩怕还要辞直隶总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