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第9/9页)
倘或跸道所径,再发生什么盗案,惊了大驾,非丢官不可,所以都下了极严厉的命令,大捕盗贼。抓到盗首,立刻请旨正法,割下脑袋传示犯案的地方,一时宵小匿迹,颇为清静。 一过九月十五,车马纷纷出东便门,在定陵有职司的官员,都取道通州,先赶去伺候。到了十七启銮那天,除去肃亲王华丰,大学士贾桢、倭仁,军机大臣文祥奉旨留京,分日轮班进宫办事以外,其余王公大臣,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以及福晋命妇,都随扈出京。两宫太后的黄轿出宫,先到朝阳门外东岳庙拈香,然后循跸路缓缓行去。第一天驻跸烟郊行宫,第二天驻跸白涧行宫,第三天到了蓟州,隆福寺在城北半山上,小皇帝率同文武百官叩谒梓宫。 第四天移灵,第五天皇帝谒东陵,第六天奉安定陵地宫,由大学士周祖培、协办大学士瑞常恭题神主,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咸丰皇帝,一生大事,到此结束。 大葬礼成,两宫太后在隆福寺行宫召见恭王及军机大臣。由于定陵工程,办得坚固整齐,典礼亦部署得十分周到,两宫太后都很欣悦,所以照例的恩典,格外从宽,承办陵工的大小官员,个个加官晋级。随扈当差以及沿途护卫的兵丁员弁,各赏钱粮。一道道的谕旨发下去,无不笑逐颜开。 等处理了这一切,慈禧太后便向慈安太后笑道:“大工真是办得好!多亏六爷,一点儿不肯马虎,咱们倒是怎么谢谢六爷?” 听得这一说,恭王赶紧说道:“臣不敢!”接着便跪了下来“臣受恩已深,欲报无从,先帝的大事,臣理当尽心,决不敢再叨恩光。” “你不必辞!”慈安太后答道“大大小小都有恩典,你功劳最大,反而例外,叫人瞧着不是不大合适吗?” “两位太后如此礼恤,臣实在感激。只是这半年以来,臣扪心自问,总觉得恩典太重,报答太少,深怕器满易盈,遭人妒嫉。臣近来也很读了几本书,才知道‘人贵知足’,真正是至理名言。不但臣本心如此,就是臣女蒙两位太后,恩宠逾分,封为固伦公主,臣也是想起来就不安,怕是福薄,当不起这个尊号。所以臣求两位太后,不必为臣cao心,再加恩典,就是臣女的封号,亦请收回成命。这都是臣肺腑之言,决不敢有一字虚假。”说罢,又免冠磕了一个头。 两宫太后为难了,不知如何处置?低声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暂时搁下,回头先找个人来问一问再说。 找的这个人就是固伦公主——恭王的大格格。“大妞啊!”慈安太后问道“你每趟回去,看你阿玛的意思,有什么不足的没有?譬如房子嫌不好啊,护卫不够使唤啊,什么的?” 已长得亭亭玉立的大格格,听得这话,一双极灵活的眼睛,顿时沉静了,垂着眼皮,微微咬着手指不开腔。 “怎么啦?”慈禧太后问。 “我在想嘛!”大格格抬起眼摇一摇头,两片翡翠秋叶的耳坠子直晃荡。 “从没有说过?” “没有。”大格格嘟着嘴说“每一趟回去,只听见他叹气。” “这是为什么?”慈安太后显得很诧异地。 “从三月里到现在就是这个样,总是说:自己做错了事,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现在懊悔也晚了!” 两宫太后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哦…!”显然地,她们都立即会意了。 等大格格不在面前,慈禧太后便问慈安太后:“你懂了老六的意思了吧?” “我懂。可是怎么替他挽回呢?” “找宝鋆来问一问再说。” 于是传懿旨召见宝鋆。慈禧太后有些疑心大格格的话,是受了教导,让她找机会进言的。所以先不透露自己的意思,只问宝鋆,有什么适当的办法来加恩恭王。 宝鋆奏对得非常干脆:“恩出自上,臣不敢妄拟。” “不要紧,”慈禧太后的语气极柔和“你说说!” 宝鋆想了想答道:“恭亲王蒙两位太后栽培,时时以盈满为惧,实在不敢再妄邀恩典。这是臣所深知的。两位太后果然看得恭亲王襄办先帝大事,必恭必敬,有条有理,那怕是一句话的天语褒奖,恭亲王就终身感戴不尽了。” 慈禧太后完全明白了恭王心里所希冀的东西,点点头说:“恭王爱惜名誉。只要他能象这几个月一样,事事小心,谨慎当差,我们姐妹自然保全他。看看三月初七那一道谕旨,怎么能消掉,你们商量定了,写旨来看。” 宝鋆一退出来便向恭王去道贺,这道优诏,少不得要曹毓瑛动笔。此外恭王坚持原意,要请两宫太后撤销大格格的固伦公主的封号。这一则是表示他向两宫太后的奏陈,确为“肺腑之言”再则他也真的不愿在自己府里出一个公主,在仪制上惹出许多麻烦。 巡幸在外,办事不按常规,有事随时可以进见,那怕在路上亦可请旨。等拟好了旨,看看时候还早,恭王“递牌子”说要谢恩,同时把旨稿放在黄匣子里一并送了进去。 两宫太后立即召见,恭王磕头说道:“臣蒙两位太后,逾格保全,覆载之恩,粉身难报。只是臣女滥叨非分之荣,不怕臣及臣妻五中不安,亦恐臣女折福,仰恳两位太后,鉴察微衷,收回成命!” “我看,”慈安太后望着右首说:“六爷的意思很诚恳,把封号改一改吧!” 两宫太后当时便商议停当,撤销“固伦”的名号,改封为“荣寿公主”一切仪制服色,与丽太妃所出的大公主一样。 听得这样的宣示,恭王不便亦不必再辞,便由曹毓瑛即时拟呈上谕,两旨并发。 不久,大驾回京,接着便是奉文宗神牌入太庙的升祔典礼。奉安大典,一切顺利,偏偏最后出了花样,豫亲王义道,礼部尚书倭什珲布,派充恭送神牌的差使,不想竟误了到京的时刻,以致钦天监所选的吉时,不曾用上。此非寻常的疏忽可比,新近接替肃亲王华丰而为宗人府宗令的惇王,具奏参劾。然后又是升祔礼成,颁发恩诏,虽都是例行公务,却平白地替军机上添了许多麻烦。 别人都还不在乎,身体衰弱的李棠阶,却经不起旅途辛劳,公务繁杂,终于病倒了,而且来势甚凶,颇有不起的模样。延到十一月初,终于去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