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祸困死沙漏的妖精 (第2/4页)
正月里会有人来玩,到那时比一比谁的鞭炮更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老冯家对今年鞭炮的长度感到满意,虽然没能赶到第一家吃团圆饭,但鞭炮绝对是最长一串,估计后山老三家的也比不过。老冯家之所以放万响鞭炮,是给来这世界过头一个年的冯雨瑶的,与长字有关的祝福都在这鞭炮里。 小雨沐撅着屁股在院子里拾着散落的鞭炮,奶奶一次次叫他:“快来,吃团圆饭了!” 对于奶奶的叫声,冯雨沐充耳不闻。好吃的东西固然**人,但在它与鞭炮之间他会选择鞭炮。将近五岁的冯雨沐更知道捡完鞭炮之后照样会有好吃的,更何况是在这个他可以做主的日子里。 发伯强行将冯雨沐拉到桌边,他说:“吃了再捡,团圆饭是要一家人一起吃的!”,他得让让小雨沐明白这三十吃团圆饭的含意。 小雨沐对尚未拾完的鞭炮恋恋不舍,不时扭头看出去。发伯说:“吃完了爸爸给你一大串鞭炮!” 对于这样的**冯雨沐当然是抵挡不了的,于是他瞬间成了吃饭最认真的一个。 家人围在桌子边,奶奶坐在靠家龛的正上方,发伯坐左边,瑶妈抱着冯雨瑶坐右边,冯雨沐坐在奶奶正对面。五口之家在这样的气氛里显得格外温馨,发伯给每个人荚了菜才坐下来端碗。 过年发伯是一定要喝酒的,平日里就有小喝一点的习惯,只是在学校教书要有个清醒的头脑而且买酒也算花销,所以发伯一般很少喝。今天是特别的日子,更重要是女儿的到来成了今年最大的收获,开心喝酒理所当然。酒依然是大花山脚下作坊里的苞谷酒,五六十度的老烧是他们唯一的产品,入口之后烧喉,发伯却正是喜欢这种感觉。 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白酒,然后打开香槟给奶奶和瑶妈以及冯雨沐倒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碳酸饮料,因为包装的原因,山里人都称它为小香槟。在枫木乡和霜河一带只有逢年过节或有喜事摆酒才能喝到,算是一种高档商品。 冯雨沐小心用舌头碰着杯里冒出的气泡,甜甜的还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喝完一杯又要爸爸再倒给他一杯,这东西比rou的**力不知大到哪里去了。 发伯给瑶妈夹了一些精rou放进碗里说:“你得多吃点,你是老冯家头号大功臣!” 瑶妈从一早起来就开始做饭,闻多了油烟所以不想吃rou了。她把rou荚出来放回盘子里说:“你们自己多吃点,我吃不下去。” 奶奶将锅里的猪尾巴捞出来递给发伯说:“这个是你吃的,趁热!” 猪尾巴在山里只有一家之主能吃,掌舵的人吃了才算是一年有个好的收尾。 冯雨沐对这条长尾巴也颇感兴趣,放下嘴边的杯子叫着要吃猪尾巴。发伯分了一小截细的给他说:“你长大了就当这个家!” 大山鞭炮声此起彼伏的响着,一派盛市景象。 初一早上发伯五点起床,去井里挑“银水”大花山里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天一大早要去平时挑水的井里打担水,第一个到达的人会全年兴旺发达。 今年绝对是发伯抢了第一,因为井面上的冰还是完整的,没有破碎。 从井里担回水来,发伯把火烧得旺旺的。壶里的水烧开,发伯减冯雨瑶起床了:“冯雨沐,快点起来!今天到外婆家去拜年!” 听说要去外婆家,冯雨沐从被子里钻出来。用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一边打着哈欠跑出来。他问爸爸说:“就我们两个去吗?mama去不去?” 发伯轻轻敲了一下儿子的脑门儿说:“mama和meimei当然要去,meimei出窝窜头一回去认亲呢!” 冯雨沐自己倒水洗脸,期盼能早点儿出发。去外婆家玩,也是他开心的事。外公很喜欢冯雨沐,每次去都会得到好吃的,还有鱼龙的小伙伴一起玩。 瑶妈和奶奶相继洗完脸之后在火堂开始给孩子们收拾,新年头一天要穿新衣服,孩子们高兴。年前瑶妈坐月子不能出门,只是发伯去霜河的时候给冯雨沐买了套衣服。穿起来明显小了,冯雨沐裹的紧紧的像个棉花包。发伯宽慰他说:“不要紧,穿几天就大了!” 冯雨沐只要有新衣服就行,并不介意是大还是小。 瑶妈对这套衣服完全不看好:“都不知道怎么说你,平时也不照顾一下儿子,连他穿多大衣服都不知道,浪费钱不是?” “下次就知道了,反正他正在长身体,一套衣服也穿不了多久。”,发伯拍了拍冯雨沐,其实看起来还挺不错。 一切收拾妥当,发伯从里屋提十斤米加一斤白酒,这算是带给老丈人的拜年礼物。这年头已经不算少了,吃得起米的人家并不多,有米送是件极有面子的事。 发伯在最前面提着米和酒,一只手拉冯雨沐在雪地向前走。瑶妈抱着冯雨瑶跟着,长时间没出门使她走得有些吃力。从怀上冯雨瑶便活动的少了,生完之后又是冬天也就没出门。体力明显跟不上,走起路来喘气不断。 冯雨沐不时挣脱爸爸的手停下来等mama和meimei。 发伯便也停下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对瑶妈说:“我抱女儿换你提东西,雨沐自己走就行了!” 瑶妈将女儿递给发伯,从地上提起东西上前去了。冯雨沐边踢着路边松软的雪边追上mama,急切地问道:“mama,还有多远?” “年年都去,不知道还有多远吗?”,瑶妈因为疲惫所以说话也没好气。 冯雨沐不再说话,默默地跟着大人向前走。他是真忘记还有多远了,三岁之前都是在爸爸背上去的,只是去年正月自己走过一回,无法记起路的距离。 从大花山到瑶妈鱼龙的娘家,得有百八十里地。步行对于冯雨瑶来说是莫大的挑战,幸运的是刚走一个小时就遇到一辆便车,司机还是个熟人也就捎了他们一大段路。 刚能看到外公家的房子,冯雨沐便大声地叫唤起来:“外公,外公,我来了!” 外公一家人都知道瑶妈她们会来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