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死沙漏的妖精_第五章初冬易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初冬易寒 (第2/4页)

开。离得稍远又悻悻地转过头看,摇头摆尾等待着人的赏赐。

    冯雨沐觉得那些贪得无厌的狗是因为他守护在现场而不敢近前,得意地朝大人们嬉笑起来。

    狗接二连三地低叫,原来是老三从院角走过来。他抱着双手站在一边观望着这一群忙进忙出的男人,一副看热闹的表情。他是发伯邀请来玩的,出门一年多他自己也想借这个机会和乡邻们聚聚,聊天联络一下。

    奶奶见老三过来,热情地将他招呼进火堂,随即递上烟倒了茶。看

    “老三是稀客,好长时间没看见你,今年还好吧?”

    老三客气回答说:“我还好,伯母您身体可好?”

    婶侄俩在火堂寒暄了几句之后奶奶要到厨房去,于是对老三说:“你坐会儿,我去给她们帮忙添下火,好早点吃饭。”

    老三独自坐在火堂里很无聊,不停加柴将火烧得很旺,屋里顿时暖和起来。

    发婶儿听说来客人了也从厨房过来招呼,她笑嘻嘻地说:“听说老三来了?一个人没趣,招呼不周!”,言语里透出歉意。

    老三见发婶儿挺着大肚子,赶紧站起身将椅子让给发婶儿说:“哪里,哪里。都在忙,我却帮不上忙。”他欠了欠身,想让发婶儿坐在他让出的椅子上。

    “你坐,你坐…”,发婶儿摆手示意客人先坐下,随即准备在对面的椅子坐下。因为怀孕的原故,速度缓慢还得扶着椅背。等完全坐稳才问老三说:“今年外面情况还好?”

    老三腼腆地说:“情况还可以,这几天又下去。”,没等发婶儿答话他又问道:“快生了?可能喝不到你们的喜酒了,时间对不上。”按时间算,如果老三过几天就出门的确等不到小家伙的满月酒。

    发婶儿并没有回答老三的问话,依然打听着他在外面的情况。她问老三说:“那里干什么活儿呀?”,从她的表情里可以看出她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老三故作深沉地掏出一支烟,在火堂里夹起一块木炭来点着。其实他带的有火机,只是打小生活在山里习惯木炭点烟。

    深深吸了一口,这才抬头看着发婶儿回答她的问话:“你以为是做什么轻松事,下苦力!帮厂子里做搬运。”

    从他第一次出远门开始算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刚放下户他就随人一起外出“搞副业”山里出去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老三在“搞副业”这一行绝对算得上是前辈,后来出山的人都是他带走的。

    羡慕,是写在发婶儿脸上唯一的表情。向后挪了挪椅子,避开越烧越旺的火堆。不知道是因为火烤还是因为觉得问题太过直接,红着脸问老三说:“今年收入应该也不错?有没有两千块活钱带回来?”

    一听到钱的问题,老三马上得意起来:“那可不止,包吃包住一个月下来最少也有三百块存。你看去年九月份去的,到这个月初一回来中间是一年多时间,将近四千!”脸上露出的那种自豪足以让发婶儿眼红好一阵子。

    “那么厉害?一年搞到几千块钱…。在这山里守着谁能挣这么多?”发婶儿说的是实情,大花山里要能拿出五百块钱的家庭估计也不过三五人,更别说上千。在她眼里,老三这收入就是天上而自家就在地下。发伯这辈子可没见过这么多钱,更别说是挣。

    老三嘴上说的很溜,其实心里也没多少底气。在外面打工比山里挣钱多的确是事实,但挣毕竟不是捡树叶,不是哪儿都有随便抓的。老三的实际收入每个月可能一百五十块左右,来回的路费开销之后这一年下来也不过一千三四块进账。尽管如此,还是比山里种田的人家强了百倍。

    发婶儿想,如果自己也能跟着老三一起出去打工挣钱那该多好。大花山的女人出远门挣钱还没有先例,整个枫木乡和霜河没听说有哪个女人在外面挣钱的。这年代就算是穿个高跟鞋都会被一路看,人见人撇嘴。少有人知道,发婶儿已经出过几回远门,对外面的世界并不太陌生。

    摸摸临产的肚子,瞬间打消了刚才掠过脑海的念头。在小家伙断奶之前,不可能有机会远走。先探一下老三的口气再说:“过几年,你们在外边找到更好的门路一定得把我也带出去!”

    烟已抽完,只余下一个烟头还夹在老三手里。最后一口烟吐得太近,熏得他有点睁不开眼。听发婶儿在问话便强睁着眼答话说:“你这是在说笑,你哪需要出门。到时候两个娃娃要带,冯老师教书养活你们就行了。”

    “别提他教书了,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哪养得活家口。今年屋里是个什么情况,外人都看得出来。你不提还好,一讲起这事儿就窝火。”,发婶儿在老三面前抱怨起来。

    “别这么说,大花山里谁人不晓得老冯家好过?冯老师可是远近闻名的大知识份子,端钱饭碗的没几个!”老三羡慕地说。

    发婶儿不以为然,差点笑出声来:“顶个屁用!婆娘娃娃有吃有穿有钱用才是硬道理!”

    老三宽慰发婶儿说:“你们家里还不好?这山里头几户人家一年到头有大米吃,估计难数出第二家人来”

    这点发婶儿承认,的确少有一年上头吃大米的人家。瞬间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但很快隐了下去。“哎,人比人气死人哟,现在看看你们有能耐,不要一两年就别说是大米,用不完的钱呐…,还怕没大米吃?”

    “冯老师有铁饭碗,月月旱涝保收,不愁!不愁!”,老三觉得还是有稳定收入的比较好。

    发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