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死沙漏的妖精_第六章新生降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新生降临 (第4/4页)

火;土生金,有金必有土。所以算起来只是缺水,所以用这雨字再好不过。”

    六定叔的解释很到位,发伯不得不佩服他的推理。

    “再说了,冯雨瑶这个名字从五格来说,人格属水。这人格算是天、地、人、外、总格五格里的主格,既然主格有水那便有水了,是不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都有了不是?”,六定叔补充道,语气里为他自己的推理有些得意。

    “哦…”,发伯完全明白六定叔的意思,深深点头表示同意。他虽然没研究过这方面的知识,但基本的逻辑还是有的。再说请师师为主,六定叔说的肯定错不了。

    女儿取名“冯雨瑶”就算是定下了。发伯千恩万谢出门,向六定叔道别:“过些日子她六定爷爷可一定要来喝满月酒。日子还没定下,决定了再专程上门来接您老人家。”

    六定叔频频点头满口答应,挥手送走了发伯转身进屋。

    发伯离开高椿坪,快步赶往乡里去。他要去买些女儿和发婶儿用的东西,还要到卫生院帮宋老二拿药。从高椿坪到乡里比大花山远得多,发伯足足花了两个半小时才走到,已经是下午了。

    荒凉的老街上没几个行人,偶尔经过的车也是急急赶路,不做一刻停留。

    走过死气沉沉的小商铺,这种不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基本没人光顾。只是一些本就住在街上的人家会照常开门做生意,不指望能有谁在这个冷清的日子进来。发伯侧头向店里看去,想给家里稍带东西回去,一时又拿不定主意。

    街上认识发伯的人会热情地打声招呼问候:“冯老师,上街呀?”

    发伯会亲切的回应说:“买点东西…”

    还是带些饼干和红糖回去,饼干给儿子,红糖给发婶儿和奶奶,特别是发婶儿可以补补身子。

    今天是周末,不知道卫生院发药的是否有人值班。发伯赶到医院的时候还有人在,这才舒了一口气。正好值班的还是个相识的医生,寒暄几句后医生帮忙取了药,用报纸包好递给发伯。

    发伯怕报纸会漏,便将药包一起放进装饼干的塑料袋里。

    从乡里回来已是晚上,奶奶做好饭等着发伯回来吃。手脚冰凉的发伯顾不得吃饭,直接进屋先看了发婶儿和女儿。在火堂蹲下取暧,双手从火苗上快速掠过,这样会热得快一些。

    冯雨沐见爸爸带了东西回来,高兴地去翻袋子。发伯又大声呵斥道:“说过多少遍了不要翻东西。等会儿我给你拿,别把会珈爸爸的药弄散了!”

    冯雨沐跑过来蹲在爸爸身边一起烤火,希望爸爸快点热乎起来,那样就可以早点得到袋子里装的好东西。

    小雨沐的手上有冻疮,一烤热便开始发痒,他哭闹起来。发伯无奈站起来,拿塑料袋里的饼干给冯雨沐。将一包红糖递给奶奶说:“妈,我上街称了两斤红糖,您收一斤,偶尔冲着喝。”

    奶奶很心里很喜欢,但更想留给儿媳妇。她说:“给雨沐他妈喝,正需要。”

    发伯指了指袋子说:“还有,都有…”

    奶奶收下糖放进后屋的抽屉,发伯知道她舍不得喝。冯雨沐听的真切,他知道以后在哪里可以偷到糖吃。

    发伯用一个大杯子冲了红糖水,端进屋去给发婶儿喝。发婶儿已经可以坐起来自己动手,还吃了几块饼干,这比平日里吃到的饭菜要可口些。

    “姑娘的名字起好了,六定叔帮忙看的。”,发伯对发婶儿说。

    发婶儿瞪了发伯一眼,没好气地说:“一个女娃,随便起个什么名字就行了。我管那么多干嘛?”

    发伯解释说:“她六定爷爷帮忙合了八字说是叫冯雨瑶!”,他希望发婶能懂得这个名字的含义。

    发婶儿根本就不关心这些,知道是合过八字的就行。但母亲的天性还是促使她也转头对酣睡的女儿说:“你叫冯雨摇,知道了不?”

    “是瑶,不是摇。”,发伯在床单上划着“瑶“字的笔画。

    发婶儿不以为然地说:“管她呢,摇也好,不摇也好,是个名字就行…”

    发伯不再坚持,笑着点头应和。他想和发婶儿商量关于冯雨瑶满月酒的事:“你说这满月酒的日子定在什么时候好?”

    发婶儿淡淡地说:“既然是满月,那肯定是第三十天哟,还用问。”

    “那也得看个日子,不知道那两天日子好不好!”,发伯有些顾虑。

    “腊月天天都是好日子,哪有不好的。我看就腊月二十二好了,生前嘛,生日就得过在前面,那样会长命百岁哟。”,发婶儿终于露出了笑容,发伯要看到她笑还真难得。

    “那就这么定了,腊月二十二。明天一早就去接她姥姥舅舅们。”,发伯同意发婶儿的意见。发伯觉得只要发婶儿高兴,不要太过和她较真儿。

    扶发婶儿躺下,发伯走到火堂对奶奶说:“妈,和她商量腊月二十二给雨瑶摆满月酒。”

    奶奶觉得有些突然,惊讶地问道:“谁摆满月酒?”,她从来没有听过冯雨瑶这个名字。

    发伯抱歉地说:“忘给您讲了,您孙女儿起的名字叫冯雨瑶。”

    奶奶高兴地说:“雨瑶好啊!雨瑶好,你们定了二十二就二十二,反正腊月日子也不用太计较。”

    发伯问奶奶说:“妈,你看我们要接哪些客人?”这会儿所说的客人是指一定要亲自上门去接的贵客,而不是一般的乡邻。

    奶奶掰着指头一个个数起来:“她姥姥姥爷还有舅舅姨娘一个不能漏;孩子她姑姑姑父和叔叔伯伯也不能少…”

    站在一边的冯雨瑶从奶奶嘴里听到的每一个人,都在心目中按记忆去对号。不停问奶奶这个是谁,是不是上次来家里做什么的那个,不得到奶奶肯定回复还不肯收声。

    奶奶列出大约二三十个人,发伯又补充道:“接生婆、六定叔还有学校里关系好的老师也得接,比如毛老师、罗老师…”

    “反正说的那些都要接到位,自己还想想要接哪些人,别少了。到时候接一个不接一个就会被人家讲闲话的。”

    奶奶叮嘱发伯,提醒他要做到仔细周全,不能得罪任何一个人。这请客也是一门艺术,搞不好就得惹出矛盾来。发伯点了一支烟,静静坐在火堆旁思考,任由冯雨沐不时偷听袋子里的饼干。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