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赵云之威 (第1/4页)
第十章 赵云之威 赵云之威 太史慈陪着诸葛亮仰望朗朗星空,隔了良久,忍不住心中疑问,问诸葛亮道:“司徒大人打算如何对付赵云?” 诸葛亮笑道:“此乃楚王之失,非我之能,赵云曾稳守颖川多年,武力非凡,又擅长用骑兵,本来极难应付,然辽东狭促之地,正可合围,今亮早有定策,三月之内,必取赵云首级,除非其人愿归降顺朝廷!” 太史慈笑道:“司徒大人谋略过人,赵云今日遇到大人实为憾事!” 诸葛亮摇扇道:“或可为幸事,然要其人如何抉择了!” 当太史慈和诸葛亮忙于盘算之时,赵云、甘宁和孟建亦在商定如何南定三韩,赵云问计于孟建,孟建笑道:“明陆暗水,可由将军明言直攻,实则兴霸领水师运步兵暗夜登陆,直插马韩心腹,再将步军暗中,赵将军继续明言直攻,牟韩必防备水上,将军则挥师南下,直捣牟韩心腹,两韩平复,将军再蓄兵辰韩边境,隔半月待其兵尽积边境之时,兴霸将军则领水师水陆夹击,亦或可将军未至边境,其人已降。” 赵云击掌笑道:“公威之策确实精妙,令人防不胜防!” 孟建与两人笑道:“用兵者,当攻心为上!” 复又道:“两位将军需提防辽西,诸葛亮擅用兵,必有奇策,我恐其将会联合三韩,合力将我等困于平壤。” 赵云道:“先生既知其人欲用此策,必有计破之,可否与我二人直言!” 甘宁亦道:“先生直言无妨!” 孟建道:“兵贵神速,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夺两韩,则再有妙策亦无法施展!” 赵云皱眉道:“今刚吸纳公孙瓒降兵三万余众,还未整顿,公孙家族也未能彻底除去,整个辽东局势动荡不定,想早日出兵恐怕极为困难!” 孟建微微踱步,随即道:“无妨,可先将公孙瓒降部纳入驻防军,我可用来平定辽东,两位将军只管南下,公威虽无大才,安定数郡尚有余地!” 赵云正犹豫间,闻有斥候擒得北方说客一名,赵云急忙召上来审问,又搜其身得诸葛亮送与三韩诸王的信件,知道孟建所料无错,便和甘宁决定早日动兵,出征三韩。 两人整顿兵马,自降兵中抽调精锐五千余人,又将白马义从改制成玉翼营建制,按楚王之令,由赵云暂时接管。 数十日后,赵云正式领兵三万囤积马韩边境,欲一举平定马韩,而甘宁则暗中调水师自南浦出港,绕至山浦岛(今济州岛)隐秘休整,等待马韩部队向赵云附近聚集。 得到赵云出兵的消息后,太史慈陪着诸葛亮仰望朗朗星空,隔了良久,笑道:“终于上钩了!” 诸葛亮轻轻挥摇手中鹤羽扇,若有若无的笑容忽隐忽现,轻声道:“其实想算计赵云这样稳重为上的将领是很困难的,而自以为聪明绝伦的人却恰恰最好算计,孟建料定我联系三韩南北夹攻,必然在辽东未稳的情况下就会督促赵云出兵,如今看来果不其然,楚地的人说孟建好辨,好辨的人总喜欢先下手为强,这就是他的软肋!” 太史慈忽然想起些事情来,问诸葛亮道:“鲜卑那里可联系好了?” 诸葛亮笑道:“何人不好利,辽东对他们而言又是多么富庶啊,怎么能不愿出兵呢,我们只须在他们和赵云两大骑兵拼斗到各自困顿之时,突然出兵夺下辽东,万事则定矣!” 太史慈道:“其实我也不担心鲜卑人不去攻打赵云,只是担心被我们算计后,必然和我们为敌!” 诸葛亮大笑道:“柯比能乃无义重利之辈,有勇无谋,何患之有,亮已有后招,在辽东归我等所有之后,为做补偿可助其出兵攻打乌恒,将乌恒驱走后,大汉承认此地归其所有,其实以亮来看,柯比能鲜卑部众虽号称十万兵众,与赵云一战之后,实力必弱,再与乌恒交战,虽有我等相助,亦难分胜败,此可使两族结怨,我等亦可保辽西、辽东周全。” 太史慈笑道:“大人计策连环相套,一石数鸟,赵云此番必败!” 诸葛亮不置可否的一笑,道:“辽东半岛三面为海,赵云若败则无处可退!” 就在甘宁准备出兵之时,刘协自青州牟平遣派来的特使李严已经到了平壤,他取出刘协利用飞鸽传到青州的信函交给孟建,信中写道:“诸葛亮非常人,或用兵不及贾诩,然计谋百出,不得不妨,且辽东未能大定,未到平定三韩之时,可先在辽东细心治理。辽东乐狼、玄菟、临屯、真番、带方五郡汉人不足三成,余者皆为本地土著,可尝试扩大南浦和淮安直航,调淮安民众和北方流民入住辽东,本地土著或运回淮安分散楚地各地居住,或可悉数移到昌黎郡,将昌黎郡汉族百姓南迁至玄菟郡,若诸葛亮带兵来犯,先让昌黎郡,依靠玄菟汉人众多,稳守玄菟郡,复使诸葛亮失长城护佑,须分重兵把守昌黎,若其分少,则一战尽灭之。” “公威身为辽州治略总督,当负责在当地推行汉化,使百姓知其为大汉国楚王子民,推行大汉语和汉字,废当地礼仪,推汉礼,普宣道教,凡商贸之类皆以汉语为通用语,不得当众使用本地蛮语,凡抵制汉化者必迁,若既不愿汉化亦抵制移迁者格杀勿论,凡有信仰异道邪神者,一律移到昌黎,凡顽抗者格杀勿论,从汉礼愿受汉统者,当重利厚待,两厢着力,使其顺我大汉之道。” “辽东地狭人稀,设为五郡不足为治,可将五郡合为三郡,按地形而分昌黎、玄菟、乐狼三郡,乐狼郡和辽州治所皆在平壤。编当地土著强壮者入伍,组建辽州预备军,待经政恢复,则勒令预备军攻打鲜卑、乌恒,既可使鲜卑、乌恒受困,亦可减少土著青壮,使之无力再反,待辽州汉人比例过七,则便可彻底化为汉地,此为永治之道,日后得三韩亦如此施行,辽州如今虽幼弱地狭,然北方领土辽阔,可直推而上,然推进不可冒进,须持续多年,永占一地则北推一步,此非一代之事,不可强求。凡沿海江河宜建港者皆设港口,自水路辖统辽州粮运。” 此外尚有一封递于马韩王之信,信中言自己听说韩王长女容姿出众,愿迎娶为韩妃,并附有四卷聘礼目录,所有聘礼皆为珍宝,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