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司马之局 (第3/3页)
” 刘协笑道:“用啊,为什么不用,难道就因为他那点小心思,朕就怕了不成,只要朕还活着,他永远跳不出朕的手心,不过想要握重兵,他这辈子是没有希望啦,就算朕不在人世了,他也没有希望!” 伊籍笑道:“臣就知道圣上会如此决断!” 刘协大笑道:“不愧是老臣啊,了解朕的心思!”又将刘巍放下来,道:“来,朕的大儿子,去找你伊伯伯!” 伊籍看着摇摇晃晃走过来的皇子刘巍,喜道:“时间过得真快,这一眨眼,圣上长子都可以走路了!” 复将刘巍抱起来,和刘协道:“皇子也该读书识字了吧,圣上是让皇后自己教呢,还是让别人教呢?” 刘协摸了摸脖颈道:“就暂时让皇后自己教吧,其他两个女儿也由皇后教,怎么说当年也是襄阳第一才女,五年后伯机你就准备出任皇子傅吧,等他年纪再大点,让戏志才和王越调教,不过要是不成器,朕还是要找你算账!” 伊籍笑道:“这个担子可不轻,不过老臣必不辱命!”复又微微颔首道:“圣上是打算先让他懂得辨明人之是非,再学会辨明事之是非吧!” 刘协淡淡一笑,不再说这个话题。 数日后,司马懿也回到襄阳城,还没有回家就急着前往御府求见,刘协让他进来,待他拜伏于地之后,冷笑道:“淮安到底有多好啊,呆了这么久也不肯回来,还要朕派人去请你回来吗!” 复拍桌道:“你胆子还真不小!” 司马懿惶恐道:“臣罪该万死,今已然知罪,望圣上饶恕臣!” 刘协冷看一眼,问道:“司马懿啊,你看大汉朝廷之上,有几个像你这么做臣子的,如果都和你这样,要朕这个皇上做什么?” 司马懿知道刘协动了真怒,连连叩拜,道:“臣罪该万死,望圣上饶臣之罪,让臣戴罪立功!” 刘协看他一眼,道:“大汉的律法不是定下来约束老百姓的,你可看过律法,得圣令不遵者斩立决,不看你献长安有功,朕在淮安就打算把你正法,现在朕给你一次机会,朕有心要建立一座黄河学府,这是一所综合的学府,甚至比襄阳学院还要大,要吸纳各族子嗣,实现八族真正融合的重任,就设在长安,你先去颖川学院任祭酒,如果颖川学院办得好,朕就调你担任黄河学府总祭,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你如果还不愿出任,朕只好让统帅府正式定你的罪!朕可以告诉你,三次不尊圣谕的罪不仅可以治你的死罪,就是你们司马家也跑不了!” 司马懿吓的脸色煞白,顿首道:“臣誓死效忠皇上,绝无异心,凡圣谕所至,臣必遵之!” 刘协看了看他,沉默片刻之后,道:“起来吧!” 司马懿听他语气缓和,沉重的心情终于有所缓解,缓缓站起身。 刘协又示意他坐下来说话,轻声和他缓缓叙道:“朕知道你学识渊博,所以才把黄河学府总祭之职交付给你,你不可再让朕失望了。回去之后,用一个月时间,给朕提交一份详细的颖川学院建设枢要,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朕说,朕来帮你一一解决,决计不让你为难,前面的旧账朕可以当作没有发生过,而你也需要明白,学府之职重于征伐之帅,事事谨慎,毕竟培育一个人才,就可以使大汉更加富强一分,仲达,不可怠慢啊,朕交付给你的可是大汉未来的希望啊!”司马懿道:“必不敢怠慢!” 刘协淡淡一笑,道:“你可以暂时回自己家中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司马家调入襄阳之后,朕一直没有细问,如今还住在城东,还是和其他公侯一样入住城南的荆山区,具体的房址,朕已经让内务署选好了,你们只须全家搬进去即可。” 司马懿急忙谢恩,乃拜谢而去。 待他走后,刘协静静坐在龙椅上,心中想着更多事情,正神不守舍的时候,王越呈报杨修求见,刘协马上让他进来。 杨修跪拜之后,道:“臣已经按照的圣上的意思挑选了三十余名军机处精锐!”说完便将名单呈递上。 刘协微微点头,道:“朕打算在幕僚院设一个机密司,专门用来培养优秀的军机人员,此外承担一些特殊任务,不过这些你暂时不用多管!” 复问他道:“让你收集的壶关和北方城池改造的情报都整理好了吗?” 杨修道:“收集了,暂时来看,壶关在外城加厚了三层的砖石防护墙,据我的估计转轮投石车对应这种城墙效果比较差。” 刘协道:“诸葛亮也不是傻子,被投石车砸了几次,肯定有所防备,恐怕北方的城墙大多都在进行这种加固工作吧!” 杨修道:“今年北方是个少见丰收年,财政上比较宽裕,他确实调动了很多老百姓建设新城池,不过根据我的估计,这样一来,北方财政上的余钱基本被用光了,加上诸葛亮正在大力扩充弓弩兵,所以诸葛亮手中目前能调动的钱财已经不多。” 刘协轻轻哦了一声,道:“看来周瑜想轻松的夺下壶关恐怕不容易,太史慈和沮授都到了壶关,这个很可能是个硬仗要打,只能让曹cao暂时留下来相助,等壶关的事情平定之后,再前往辽州。” 杨修道:“如果没有的新攻城机械,壶关也不是很容易夺下来!” 刘协笑道:“黄河军备集商社和荆州武威军备集商社已经在赶制新式攻城械具了,但有没有用,或者壶关能不能攻破,就是他周瑜的问题了!至于你收集到的新军机也尽快发给周瑜。” 刘协望着北方略微有些出神,不知道周瑜会如何攻下壶关,并亲自写好战令,同意周瑜正式开始攻打壶关,让王越交给陈群正式下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