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长安围困 (第2/3页)
之胜,不可过于依赖奇谋计策,敌以步军为主,我等当以骑军为主,敌若有侧重弓弩,我等当发展重步兵,敌若穷兵黜武,我等当以精锐之道克制。略之制定者,皆两院之职,凡略已定,诸位在外用兵,当首先遵之!” 诸人知道他是担心有人不服两院指挥,乃皆道:“必遵之!” 张辽指挥总计一百二十余架转轮投石车和三百余架神鸢车,连轰三日,长安军民死伤无数,城内房屋倒塌无数,偌大长安城一片狼藉,全城士气低落至极。 三日后,周瑜向十万驻防军下达强攻之命,魏延率仅余的三万镇西军,领十万驻防军开始强行攻城,连攻十余日,双方皆死伤惨重。 司马懿心中开始惊慌,和其兄司马朗道:“今日之势,若在守下去,恐难撑数月!” 司马朗道:“可派人自黄河东下,向大将军求援。” 司马懿摇头道:“函谷关已失,洛阳传来消息,南阳之战,损失十万精锐,现在洛阳也被南楚的定南军、镇南军、预备营、荆州驻防军包围、楚王抽调了三十万围住洛阳,大将军何来兵力支援我等,当自求多福” 司马朗道:“那我等只有誓死一战了!” 司马懿笑道:“那倒未必,楚王再攻下去,他亦要在长安再丢下十万死尸,吾已经料定,不出十日,必有劝降者,且吾师在南楚任左治略公,楚王焉能无劝降之策!” 司马朗怪哉,道:“那又何故强攻?” 司马懿道:“唯压迫吾屈服尔,然若投北方,恐雍州牧之职难保,只能在军政之中选择其一,以兄之见,吾当留军权还是政权?” 司马朗道:“此何须问哉,必留军权尔!” 司马懿道:“理当如此,只是不知道楚王能留多少权于吾,以南方军政之策来说,虽各将皆有限制,然国力之强,远非北方可比,又有称帝继统汉室之资,若楚王有心统一,天下必归,今若不归之,日后必为阶下之囚,吾宗族亦难有保!” 司马朗道:“当年便于你说过,楚王尚为帝室正统,汝非要赴北!” 司马懿摇手道:“兄便不知了,刘备缺人,才不顾吾年幼而重用之,吾在北方方能掌重权,若早归南楚,吾今日不过一州治略参事而已!且楚王用人皆论出身,不看宗族如何,只看出身何所学府,吾若早投之,必不为之重用,今家师掌左治略公,亲管南方人才首府,吾则出身亦名门名府!” 司马朗道:“此处便为楚王失策之处,英雄不论出处,怎仅以是否出身学府而断之!” 司马懿纵声长笑,乃道:“此不过帝王之假借尔,何人能真正做到用人不论出身,且若楚王不重用四大学府士子,世人又何知四大学府之存呢,盖因学府之才受重用,士子们才纷纷入读,以四大学府cao控士子之思,一使其忠,二使其明南方新政之精髓,使之接受新政思想,三使其才识更为精进,故此策看视不妥,实则功绩长绵及千年,兄不见蒋济如此名士,仍要入学否,但论治国之道,当今世上并无人可越楚王尔。” 说到此处,司马懿顿了顿,续道:“吾心中已有定策,十年之后,必能掌南楚大权!” 司马朗复问道:“不知你欲掌何位?” 司马懿面露喜色,乃道:“武掌周瑜之位,此位看起来不易得,实则最易得尔!” 数日后,国渊来访,司马懿秘密会见,国渊道:“仲达,你我多年未见,未料学兄如今已经是北方重臣,子尼远不及啊!”司马懿笑道:“子尼之才不逊于吾,何须介怀啊,日后必能虎跃而上!” 国渊于他聊了些数年来空明学府的一些趣事,待司马懿叹久未拜访恩师之时,国渊乃小声道:“未过几日,恩师当访,只要仲达愿降!” 司马懿乃怒道:“吾忠于朝廷,焉能弃长安不顾!” 国渊知其个性外愚实慧,道:“你我兄弟如此,公乃说此话作何,我不顾千里之远,来救兄,今日一见,方知你愚昧不可救也!”乃假作要去,司马懿笑道:“子尼与吾多年未见,何必如此焦急离去,且待吾款待之后再辞!” 遂又拉其膀臂,硬要他陪自己小酌几杯,国渊乃笑道:“既有酒宴厚待,空腹而去,未免浪费!” 两人饮酒数杯,司马懿道:“恩师出仕之时,吾便有心投效楚王,实不愿旧日众同窗对阵尔,尤其子尼与吾相交甚厚,吾本愿与你同朝为官啊!”国渊笑道:“那又何苦死守长安不降呢?” 司马懿道:“欲坐钓鲈鱼!” 国渊笑道:“你啊,你啊,还是以前的仲达啊,我现在就是为了殿下给你送鱼来了,还不小呢,殿下欲封你为征南将军,让你掌十万兵马,此在南方,可是仅徐庶、周瑜、荀攸三人可有此军权啊,纵然赵云亦不过八万军权,恩师到长安之日,便是你封征南将军之时!” 复饮杯酒,问司马懿:“可满意啊?” 司马懿笑道:“万未料及,此喜事尔!” 国渊复道:“不过殿下也有言在先,南方军政相分,盖为将者,不可过问朝事,仲达只须按殿下之旨南征,不可多问,且司马大族须弃长安之利,举家搬迁至襄阳!” 司马懿脸色一寒,乃道:“吾族在长安生活久矣,何故要迁至襄阳?” 国渊道:“朝廷有规定,凡在外为将军者,家眷宗族可恩赐定居襄阳,每三年可省亲一次,莫说是你,便是荀家、皇甫家和孙家,皆在襄阳,如今的襄阳早比昔日洛阳更为云集天下豪族,司马家能入住襄阳,子弟便可自幼入读襄阳学府,仲达当知其中获利之处!” 司马懿乃道:“既然如此,可入住襄阳,然征南将军不是坐镇南阳吗?今北方未定,殿下如何要吾向南面海,交州不是早已安定了吗?” 国渊道:“尔等北方大臣皆以为吾王眼中只有帝位,不知吾王乃四百年难出之天纵奇才,眼中焉能只有大汉如此之域,楚王乃万世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