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新传_第十卷四海征伐第六章南北疏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卷四海征伐第六章南北疏途 (第3/3页)

到的抚恤和补贴,包括军费开支都不大,瀛州有个好消息,在和东瀛、西瀛开战之后,在瀛州上缴的黄金总计可以超过二十万斤,白银超过八十万斤,铜器、牲畜量就更多了。而统帅府为徐庶提供的军费只有十二亿,这么一算,这一仗打下来不仅得到了一个州、三十万青壮年劳动力、近三十万地年轻女子,还额外赚了四十亿钱。这件事情就很奇怪,朕认为我们要需商讨下为什么?”

    “为什么钱越打越多?这个和我们以往的判断不同啊。以往我们都认为国力虽强,久战必弱,其实这肯定是一个错觉,因为以往我们打的都是内战。打完之后,土地是得到了,可当地的财物还是当地的,自然是越打越穷了,现在打瀛州就揭示一个问题了,打内战是肯定亏,但打外战不会亏,不仅有土地和劳动力,连军费都可以依靠当地财物进行补充,甚至还赚地多!”

    荀道:“只是这样一来。夷族皆不服大汉!”

    刘协反问荀道:“为什么要让夷族服我们大汉帝国?仅仅因为我们是一个开化之国,孝武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让大宛国服我们大汉,出动十万人长征跋涉,耗财无数,连续几次大战便将大汉百年积累的财富耗空!”

    复站起身,大喝道:“朕不要那些外族服我大汉,朕要他们怕,怕到再也不敢和我大汉为敌!”

    “朕的《治国论》说地很清楚。对大汉帝国而言,朝廷和皇廷的德有其双面性,对内部少数民族和子民,我们要讲德,使子民获益,朕在《管筹学》中也说得很清楚,凡民之获益,则顺于管;凡民之遇损,则逆于管。所以在对内的管治上,我们各个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都要讲究德法同施,以德顺民,以法益民,德政使子民安顺,法政使子民获益。这才是帝国稳定的基础;只有帝国本身稳定。我们才能对外开拓,只有对外开拓。我们才能获益更多,我们不要指望在子民身上得到什么,我们应该考虑在外族身上得到什么,这才是帝国强大的基础。”

    陈群看荀还要再谏,急忙示意他不要说话,抢先道:“皇上所言甚是,然我大汉帝国有今日之盛,亦多为内治之功!”

    刘协冷笑道:“今日的大汉帝国算是强盛吗?在朕的心中,今日的大汉帝国只能算是起步之阶,二十年后,朕要诸位看到一个更强盛的大汉帝国,届时,你们就会明白一个帝国强盛的基础为什么在外族身上。”

    陈群和其他人都很难见到刘协这种硬话,不仅口气很僵硬,而且所说地内容也是强硬的利害,各自心中都有些怯意。

    刘协见众人马上冷清下来,沉默良久,忽然大笑道:“诸位大可放心,只要朕在,必能让诸位看到一个更强大的大汉帝国!”

    陈群笑道:“皇上心胸辽阔,怀有大志,此乃大汉之福,臣等无一不即敬又幸之!”

    其余诸人亦连连称颂,刘协淡淡一笑,却知道他们各自都有敷衍之意,只有贾诩和庞统等管军之人,眼中流露的神色极为坦然,心中也暗自宽慰,只要有他们支持下去,更强大的帝国就可以实现,至于陈群等人毕竟管文事为主,只要各自安份职守,使大汉内部稳定就可以了。

    刘协将话题一转,道:“瀛州的治理上也有很多问题,瀛州这个地方平原上,不过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他的平原之地外就有非常不错的港口,所以移民过去地汉人就集中在平原之地,至于那些山地可以慢慢开拓,首先在当地的平原上立足,建设好不错的海港,实现和大汉中原的贸易。”

    “此外,统帅府对安州和泰州的战事要尽快制定规划,现在瀛州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也就是明年这个时候就完全结束,大军就要南下南海郡,首先目标是地理更优越的泰州,根据太学府的报告,大家应该可以清楚,如果泰州治理的好,一个泰州就可以支援整个北方地粮食需求,相当于三分之一大汉子民的粮食需求。”

    “治略府在统帅府提交规划后,也要将军费预算计算出来,准备拨付,这是大汉头等大事,可以想象,得到泰州之后,只要治略府悉心治理,大汉的国力可以提高三成。”

    说到治理泰州,蒋琬就来了兴趣,他兴致勃勃的说道:“臣也看过军机院和太学府提供的泰州地理呈报,对泰州的治理倒是有不少想法,只是泰州地地理和扬州很相似,但是它地水域和气候条件更优越,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水稻,只是有一个问题,这需要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从哪里来呢?”

    刘协笑道:“放心吧,朕心中早已经有了策略,诸位只要按步骤走下去,朕可以保证人口和劳动力都不是问题。”

    蒋琬笑道:“臣知道圣上必有良策,只是这泰州人口需求非常大,仅非几十万就可以解决地,按臣依照扬州的计算,至少需要人口八百万才能完全发挥泰州的作用!”

    刘协呵呵一笑,道:“朕可没有办法解决八百万人口,三百万还可以解决,五百万也能勉强试下!”

    张昭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说道:“按泰州的情况,只要有五百万人口,大汉帝国的实力提高三成决计不是什么问题!”

    他以前开会和刘协顶的最多,那是他站在治略府的角度,很多时候要顾虑治略府的困难,如今成了督政院总祭,凡事都要从皇上和御府的角度出发,但他也深知治略府的困难,财税虽丰,每年财税都按一成的速度再快速增加,但是各地花费也巨大,学者、工匠和侯爵的年俸,各地工程建设,朝廷各机构的费用,最烦人的就是军费这个老大难问题,高起来没有个顶,所以很多时候,他尽量也是不说话,省得自己的接任者和荀难堪。

    刘协笑道:“都放心吧,朕说了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

    复又说道:“统帅府要把预算提的仔细点,泰州和瀛州不同,泰州现在那里本地土著的人口可不是一百万,军机院现在还在加紧勘查,就目前勘查过的地段已经超过两百万人口,而且那里都是炎热之地,和交州的地形很接近,到处都是丛林和山地、河流,作战起来很困难,所以要把难度设想的大一些,各个方面都要考虑清楚,治略府也要尽力配合,粮草和军费上务必要满足!”

    他这话一说完,荀、蒋琬和胡昭都纷纷点头。诸人心中都很清楚泰州的重要性,这可是几乎相当于荆州、扬州两个大州的地域,而且地理和气候环境那也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虽然热了些,但粮食产量只会高不会低,若是得到泰州,大汉帝国国力的提高绝对不止三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