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卷四海征伐第四章海洋帝国 (第3/3页)
名儒将。可是性格还是没有变,一和人争吵起来马上斗志高昂,热血沸腾,而贾诩则慢条斯理,和他一句句对辨。 论到辩论。甘宁哪里是贾诩地对手,很快就被压制住,但就是不放弃自己的观点。 刘协干咳一声,示意贾诩见好就收。说道:“其实朕这些天也在想,大海到底有多大,我们现在都不得而知,和罗马使团献过来的地图对比之后,我们对整个世界的情况知道的更多了,可是安州再向南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还有一个和罗马一样强大地帝国呢,这也不得而知,瀛州向东又是什么情况,这也不得而知。所以我们才需要海马船,才需要适合远航的战舰,但是要实现对新土地的开拓,尤其是安定安、泰两州,就需要征南军这样的可以通过水路运送地综合兵团。所以,朕认为两种模式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适运用不同的军队才是最重要的,但目前就水师而言。战舰化还是很重要!” “朕也看了太学府的报告,认为目前大汉帝国海外探险使用海马船和江东主战舰组成综合舰队最为合适。既然太学府给出这样的报告,那么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水师在各辖管的五只综合舰队中,各自分化出一支专门用于海外探险的远航舰队,要配备足够的学者和军机院人员,从事专业化的探险和勘查,发现新地地域和岛屿,要用星度详细记载位置,在地图上标示出来。上面有没有人,有什么虫兽,什么树木,到底有多大,可不可以驻人,都要有详细报告。凡是有所发现的水师要有奖赏。从将军到尉官,甚至是水兵都要有赏。对于随舰学者也要给与奖励,统帅府可以作为战功进行奖赏,用战争可以得到土地,用探险也可以得到土地,那么探险成功也应该给与战功奖赏,中央太学府要对随舰的学者给与奖励,对新发的探险报告可以视作学术报告。” 甘宁听到刘协的话,认为刘协是支持自己的,不禁很得意地傲视贾诩一眼,贾诩苦笑一声作罢。 甘宁还不肯罢休,上前请命希望将精武营也改变成新的远航舰队,带着舰队探险海外。 刘协大喜过望,如今国内战事结束,精武营作用已经大不如前,而且总数不过一万人,相对三大水师的综合大舰队作战作用而言,精武营确实比较尴尬。 刘协笑道:“既然兴霸有此远志,朕自然应该支持,朕让内务署拨掉六千万钱给禁军购买海马船和江东主战舰,兴霸可以将精武营一分为二,留五千人在襄阳,你可以和楚天商社一起领其余五千可以向南海开拓,随舰配置二十名学者。” 甘宁大喜,当即拜伏道:“臣一定为圣上寻找到一片大岛!” 刘协笑道:“若是那片岛有一郡大小,朕命名为甘宁岛,兴霸觉得如何?” 甘宁大喜,笑道:“好啊!”复又问道:“若是臣到一片一州之地的岛,那该如何命名呢?” 刘协呵呵一笑,众人也是大笑不已,刘协听出众人笑声中有讥讽之意,脸色猛然一寒,冷眼扫视四周,警戒众人不得轻狂,众人心中都是一悸,各自不敢再笑,低头不敢语。 刘协看着甘宁傲视众人,一脸不屑地表情,心中倍是喜爱,乃道:“若是一州之地,朕便准兴霸你自己来命名!” 甘宁笑道:“那臣愿意命为锦州!” 刘协知道他多少有点怀念以前的绿林草莽生活,锦帆贼当年威震长江,何人敢讥笑,乃大笑道:“好,朕准了,兴霸你尽管去找,找到之后就命名为锦州!” 会议散后,刘协回到御府,想起甘宁那种单纯而带着傲气的笑容,心中更希望他能发现一州之地,只是大海茫茫,让他如何去找呢,复让王熙把他喊过来。 甘宁到了御府之后,不待刘协说话,便道:“皇上是不是也怀疑臣找不到啊,臣其实以前也觉得不可能,但是看了罗马那些人给我们的地图后,和大汉地图一合并,臣就觉得天下之地不是那些儒生讲的那样,既然有罗马那么大的地方,海外一定还有大片陆地!” 刘协看着他,微微颔首,心中暗想:正是这种没有什么牵制和顾虑的人才容易看到事实真相,大汉那些学者还是过去的妄想书读多了,总认为天下是个什么样子,四海之外就是海。 乃道:“朕相信你,只是想给你一点提示!” 领着他进入玄机阁后的那片沙盘地图,如今这种地图在大汉中央朝廷和大部分学者心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襄阳地理博览馆早就对他们开放了,对甘宁来说也不是什么秘密。 刘协指着安州,说道:“兴霸,朕告诉你一个事情,凡是岛屿细碎处,必有大片陆地,你看辽州、瀛洲都有这种岛屿,安州、泰州都是这种情况,所以朕认为在安州四周肯定还有一片大陆地,面积很可能比安州要大很多。” “这些年你就多在安州转,等瀛洲地事情结束后,元直就会南下平定泰州,然后就是安州,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在安州稳定之后,以安州为根基向南方或者东方查探,或许有所收获!” 甘宁大喜,他一直和百姓一样认为刘协是灵宝天尊降世,所说的自然不会有错,呵呵笑道:“皇上所说的必然没有错,臣一定为皇上找到一个大州,就和荆州这么大,找不到的话,臣就死在海上算了!” 刘协哈哈大笑,这么多年了,难得开心一次,他拍了拍甘宁的肩膀,道:“兴霸是朕的心腹爱将,岂能让你死在海上,就是葬也要葬在朕地墓陵前,兴霸是否愿意啊!”甘宁更喜,跪于地,道:“生愿为皇上前方将,死亦长守圣上圣墓前,便是终身不升天界乐境,亦无所悔!” 刘协听到他这话,心中感动良久,眼中酸涩,再一次用力拍了拍他地肩膀,道:“好,好,好啊,不愧朕的爱将啊,得兴霸一员忠心大将,大丈夫生复何求啊!”刘协心中激荡不已,到了汉朝这么久,他第一次感受到人生这种相交之谊,从走上这条路,自己就再也没有了朋友,所有人不是仆臣便是敌人,自己也为了实现自己拯救中华文明这种梦想,而变得更加冷漠,一心只有这个大汉帝国地维系,没有真正想过百姓的想法,没有想过襄阳人对自己的感情,便是跟随自己最久的臣子,在自己心中也是为了维系帝国的棋子;便是后宫的妻子们,对自己而言也只是政治的工具;便是自己的那些皇子,也只是自己希望维系大汉帝国荣耀的工具。忽然间,他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威严的帝王,但却不是一个好君上,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心中酸涩,再也忍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沾湿了那旧例风尘,二十年没有沾过泪水的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