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赶尸 (第2/3页)
似乎很不相信说:“不可能吧,里面的人也不出来,那么他们吃啥,喝啥,用啥啊?” 如意回答说:“这位小姐,你有所不知,凤凰村里面有良田百亩,野味无数,物产很丰富,他们向来是自供自养,除了每个月月底出来大规模的采购生活用品之外,其他时候,几乎很少人出山的,因为那里到这里的路实在不好走,水道是逆流而上,山道是坑坑洼洼,出来一趟极为不容易,好像近两年,他们采购的时间推长了,由原来的每月一次改成了现在三月一次,每次他们除了买些生活用品,还会买些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谁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到底在干嘛,曾有人好奇跟了上去,没一个回来的。” 蔡琳皱眉说:“那请问大姐一下,现在距离他们出来采购的时间还有多长呢?” 如意回答说:“他们前几天已经出来采购完了,要三个月以后了。” 蔡琳听完,眉头皱得更起了,没有再发话。她的意思我知道,她是想趁凤凰村里的人出来采购东西的时候,偷偷跟上去。 我正想在向如意再多打听点关于凤凰村的事情的时候,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很奇怪的铃铛声。 如意一听,忙对她的女儿彩霞说:“赶尸的来了,彩霞赶快把大门关上!” 彩霞应了一声,连忙把客店的大门关上,并拴住,然后跑了过来,依偎着如意,一张小脸紧紧埋在妈怀里,似乎对赶尸的极为恐惧。 我起初没有反应过来,心里还微微有点纳闷,突然心里一亮,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对如意说:“大姐,难道是赶尸匠过来了?咦,现在还有这行业?我还以为消失了呢?” 如意有点厌恶的说:“还有呢,只是干这行的人不多了,现在交通方便了,从外地运尸容易多了。” 蔡琳似乎对赶尸不大理解,好奇问:“什么是赶尸?” 她终于有不知道的东西了,这一路来,我几乎说的东西她几乎所有都知道,甚至比我还了解,这下好不容易遇上了她一个不懂的东西,我怎么能放过这么一个好表现的机会呢,我回答说:“这个赶尸,就是把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赶回故乡。赶尸匠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尸体往前走的,一直把尸体赶回老家,我还以为消失了呢,没想到居然还有。” 蔡琳惊奇的说:“啊,居然这等事情,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我说:“之所有赶尸这一行,那是因为以前湘西这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这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人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于是有人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 蔡琳问:“但是尸体问题是怎么能赶着走呢?” 这时,外面的铃铛声越来越响,隐约还可以听到“刷!——刷!——刷!——刷!——”的声音。 我知道那是赶尸的越来越近的缘故,不由低下声音说:“据说是赶尸匠将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之后,再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留在死者体内。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赶尸匠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客籍死尸便会应声站起…” 说到这里的时候,外面的铃铛声已经没有了,而那个“刷!——刷!——刷!——刷!——”的脚步声却显得异常的刺耳。我当下住了嘴,心没由来的紧了紧,虽然我是学考古的,读书的时候就曾接触过尸体,但是像这些能行走的尸体,我心里还是有一些莫名的恐惧。 蔡琳似乎也觉得有点心虚,身子不由向我这边靠了靠。 突然一声沙哑的声音向响起:“上台阶!”这个声音一落,只听见“砰砰”数声,像重物击打在地板一样,听得我神经紧抽筋。终于这要命的声音渐渐远去了,我像松了一口气一样,全身松懈了下来。 如意拍了拍彩霞的身子说:“别怕,赶尸的已经走了,你去把大门打开,看看有没有客人过来投宿。” 彩霞点了点头,依然去开了大门。 蔡琳问:“那个赶尸匠难道就这样赶着尸一直不停的赶路吗?他不休息吗?” 我说:“休息,当然要休息了,赶尸匠住在沿路上专设的‘死尸店’,据说这种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