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力挽狂澜_节一百七十七:注定的奇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节一百七十七:注定的奇迹 (第2/3页)

有识人之明、且处事圆通,很善于纳谏从流。更重要地是他竟然将秦朝军法挪来了。”

    索湛干咳了几声,直向儿子瞪眼,索靖只好闭嘴。

    “哈哈,从谏如流。识人之明吗?”钟会笑道“这个幼安你说的很有道理,去年阴平道跟我军打了那么多仗的那个霍家旁支小子就是他提拔的。他要是没这点本事也不会将西北闹成现在这个模样。不过那个大秦军法,也很合适。以利诱之。哈哈,只是他这法子花钱跟流水似的怎能长久?到时候没钱了空许诺,信用何在?”

    钟会说得没错,不过其实刘武一开始并没有想到那么深远。

    仅仅是在早期因为士气低落没办法。只好在鲜卑、羌人收集头颅恶习上稍作修改,一个死人头多少钱。的确是以利诱之。

    后来靠虑到有些时候打仗军人为了人头会恶意光杀不留活口。只好再补充修正:买活人,每个活人多少钱。

    这种法子的确大大激励战意,可也让刘武稍稍充盈起来地府库在每次大战后都会空空如也。所以。刘武才不断地向所统辖地豪族借贷,暂时挪用各家的财物。

    那些当初在西平郡向诸豪族借下的维持开销支出的财务,本来说好初次战役结束稍稍舒缓便还以两倍的利,但到现在不但利息没影本金也未归还,负责主管财务的户曹从事刘弘曾多次向刘武抱怨这样会得罪豪族。但镇军将军宗预坚决反对现在就动府库,暂时没办法的刘武也只好装聋作哑继续赖着,同时让循行功曹从事尹璩给自己再去各豪族家强借。

    …

    二十八日正午,刘武等一行静静走在匈奴营寨内,在无数拔出匕首端着弓矢怒目圆睁地匈奴人环视下,刘武若无其事的走着。

    他的身前是匈奴部的使者,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匈奴人。粗眉大眼头,大脑袋圆头阔脸,高颧骨粗鼻子,特别是鼻翼极宽,出于恭敬,没戴帽子。脑袋上光秃秃的,跟鲜卑人类似的,只有中央一小簇毛发,左耳朵上一个肥大的铜耳环。

    道路两旁每个人或左或右耳朵上也都有一只大到能放入脚拇指地粗铜耳环。

    跟带路地人一样,都穿着长及小腿两边开叉的皮袍子,腰上系牛皮腰带。腰带合拢处在正中,多余的部分都被抹齐、垂下,皮袍袖子在手腕处收紧。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

    连鞋是皮制地,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每一个人都随身携带着弓箭袋,系在腰带上。而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这与鲜卑人基本上相同,连模样也大同小异。

    只是彼此为草原霸权相互攻伐长达数百年,两者互相夺取人口吞并彼此导致血脉相通风俗相近却依旧毫无好感。

    以匈奴牵制鲜卑部,将弱小的刘武军击破,晋公的确好算计。

    亲兵紧紧跟着,李骧、李毅跟随。不过李毅毕竟才二十岁,到底年幼了些,有些面色发白。

    好在看着身为主将的刘武毫无惧色,加之身边对四周杀气无动于衷的李骧感染,坚持要一同跟来却被这满营肃杀之气威压而微微颤抖的李毅也渐渐有了些胆气。

    刘武走到一半路时,一个匈奴蛮子拦到他面前大声吼叫道:“听说你很厉害,我要跟你比一比,看谁才是勇士。”

    很纯正的并州汉话,刘武方面听懂的人不多,不过懂中京话的刘武本人是听明白了。

    这显然是一个想借打倒敌方伟大人物迅速出名的小子,同为蛮族的河西鲜卑人当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羌人也不例外。

    幸好羌和河西鲜卑与刘武关系密切。河西鲜卑自然严令禁止sao扰他们地盟友,而羌现在归刘武统御,也不会有这种事情。

    这让刘武很是不快。

    匈奴人什么意思,想给他来个下马威么?

    哼,该死的东西。

    不用刘武多说,一名虽然没听懂蛮子说什么,但看架势明白蛮子意图的识趣侍卫拦在刘武身前,狠狠冲着那蛮子道:“你什么东西?我家主公何等身份。要打我陪你。”

    鸡同鸭讲。

    并州紧邻司隶。但离西北太遥远了。两地的语言双方听彼此的话都跟听天书似的。两面只知道对方冲着自己瞪鼻子竖眼,可能没什么好话。再加上那些跟着刘武前来的河西鲜卑部诸首领小帅和手下也叽叽喳喳嚷嚷,气氛更加紧张。

    刘武虽然大致上能听懂并州话,可这些从并州来的匈奴人七嘴八舌不由分说,估计他们也未必懂京兆口音,就像刘武刚刚跟这个引路地使者交涉就很费口舌。

    就在两方几乎就要稀里糊涂闹僵并大打出手地时候,那个前驱引导地四十多岁匈奴人大吼一声。也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只见那些匈奴人一个个收起兵器退回两边。

    他们再往前走了几十步便看到最前端敖包帐门前是大约三四十个人等着他们。

    刘武一眼就看出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男子或许是首领,昂首骄傲的望着他。

    而那个男子身边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子,远远的看不清面目,看

    些奴婢们对他的态度,显然地位也很不一般。

    就在这时,那个十三四岁小子突然向刘武跑来,跑到刘武面前,拦住队伍去路。

    带队的匈奴使者见到这小孩后也立即跪倒在地。不知道呼喊着什么。

    刘武终于看清这小子面目:很英俊很帅气的小子。比一般地匈奴人好看太多了,年纪不大但看上去粗粗的胳膊,力该不小。那小子跑到刘武面前什么话也不说。也先不断打量着刘武,好一阵才开口说话:“你是汉国的血屠夫吗?”

    还是并州话,但口音隐约的已经很接近中京洛阳了。

    “孤王正是,你是谁家的孩子?”

    小孩手舞足蹈,欢呼起来,直到刘武又问了一遍后半句,那小孩才笑嘻嘻的说:“我当然跟您一样,是刘家的子孙啊?”

    刘武愕然。

    小孩儿见状,再度笑嘻嘻道:“叔父,我叫刘渊,我父亲就是左贤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