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力挽狂澜_节一百六十二:狂牛火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节一百六十二:狂牛火海 (第4/4页)

撤退!”

    …

    他们漏算

    这些蛮族都是游牧部落,游牧部落可战之兵并不仅仅民族之间也常有役使牛群冲毁敌对部落营地的招数。

    且万能的主意加上宗容润色…真地不错。

    魏军营地侧后东南方向,一只千余人的骑兵部队。刘武静静观看牛人大战,心情复杂万分,他眼前恍然又出现周大爽朗地笑容,心中一痛,喃喃自语:“巨伟,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你家人,不会让她们受一点委屈。”

    身边,负责转译的一个先零羌人冲着刘武道:“首领,敌军中似乎有骑兵冲向东边了。”

    刘武再度抬头望着已陷入火海如同人间地狱的战场,望着那些四散逃命的魏人,他眯起眼、心中升腾起无尽的杀意。

    “出击!”

    海螺号角响起,羌兵们呼喊着点燃火把,一条火龙向魏人追杀而去。

    皇甫晏带着三千多骑和众人狼狈逃窜,他们在抵达鸾鸟、苍松城之间时再度遭到敌军攻击,所幸,敌军也是正巧赶至。两军均未能控制住险要隘塞。到最后魏人自知如不能通过此地必死无疑。众军奋战,方冲开一条血路。

    皇甫晏抵达苍松城附近时,被看到西方大火的张辅推搡醒的邓忠才挣扎着忍住伤痛带着部队赶到。

    “监军大人。末将无能,救援来迟,”邓忠勉强挣扎着跪倒在地,吃力地大声道:“监军大人且快行,末将会带着弟兄们挡住敌人追击。”

    当邓忠带领部队挡在苍松城下几处要隘时,或许是命运巧合。刘武并未乘胜追击,不过,皇甫晏身边地同僚也不知身陷何处,特别是潘失去踪迹,而索靖亦失去踪影、索湛嘴上虽然不说,心中却是痛楚难忍,只有那些将校们大多逃出升天,特别是张弘那厮更是完好无缺。这厮一路上叫嚣着要弹劾皇甫晏用兵无能之罪,皇甫晏只好任由此人羞辱自己。

    …

    皇甫晏带领残余部队返回苍松城下营垒准备暂且逃回金城郡又或加固营垒准备应付敌方进攻的时候。

    西方,刘武正忙着招降被围得严严实实士气低落的魏兵,这些残存魏兵人数仍超过万人。而刘武控制下地总兵力目前只有两万。

    这些魏人乃是迫于形势暂且投降,如何处置还是个问题。

    羌人和武威各部蛮族皆嚷嚷着要将这些汉人杀光。但刘武绝不敢这么做,若是依着这些蛮子,刘武日后只能狼迹西北。

    刘武只好让宗容等人好言劝说,对这次作战损失牛羊马匹等物的部落皆许下厚币重贿。这些蛮子才统统住嘴。

    七月二十五日夜,刘武与这支残余魏军官阶最高的潘面会。

    满脸烟色狼狈不堪的潘和同样被烟火炙烤刀剑划伤、衣衫褴褛颓废的索靖。

    刘武也是第一次目睹到像潘这般俊美出奇且文才过人的美男子,不过他对那个自称叫索靖地小子好感更多。

    “我在西平就听尹长者说起敦煌有五龙,有幸在此见到尊驾,不知尊驾能否屈尊襄助在下。”

    刘武试探性的问道,虽然周大战死让刘武今天心中很是忧伤,但西北大局要紧,他不能只为一人着想,该拉的人总得试试才行。

    “对不起,在下世为魏臣,当为大魏守节。”索靖断然拒绝。

    自取其辱…不过,刘武也不生气。

    索靖的父亲是北地太守,他总不可能妄顾父亲安危投降刘武。等以后吧,等以后拿下敦煌郡,索家就该考虑降伏了。

    “那么抱歉,只好暂时委屈两位了。”

    像关牵弘梁羽似的慢慢关押吧,只要人在自己这边以后总是有机会的。

    将这支浩大的魏军降兵解除武装用了足足一天时间,七月二十六日夜,刘武军才再度往苍松城赶去,只是等他们赶到苍松城时,魏军剩余的队伍却也消失不见。

    这让刘武颇感奇怪。

    “禀主公,魏人很可能去北方古长城据城墙死守了。”梁羽如是禀告。

    哦,原来如此,刘武明白了。

    在鸾鸟城下损失大量骑兵后,苍松魏军朝不保夕,要么撤回金城,但骑兵追击凶猛,一路上损失也会注定十分惨烈,要么只好找一处可以抵御骑兵突击地攻势。

    这一代最好的地方莫过于古长城,就在苍松城东北不足十里外。

    显然他们是一门心思打算在等待中原那边的援军。

    刘武在昨天抓获万余魏兵后终于知晓晋公的西北方略,那就是:消耗、策反、内乱。

    魏国地援军无穷无尽。

    鸾鸟城下只是开始。

    (张辅:公元305时辅已为冯翊太守,是年张辅被太宰司马颙拔为秦州刺史。

    再补充前文,关于刘弘。刘弘是晋朝的新城元公,在300左右统御江汉〈大抵就是荆州刘表控制地带〉。资治上说“威行南服。谋事有成者,则曰“某人之功”;如有负败,则曰“老子之罪”每有兴发,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而刘弘地弟子陶侃在东晋建立和巩固上起过关键性作用,刘弘也为晋镇守江汉多年,为天下名将。

    刘弘死前,西晋正处于八王争霸时代,濒临崩溃,刘弘在这场斗争中采取唯朝廷诏令是从,以古代人的道德来看,刘弘这样做是对的,故而朝廷对其极其倚重,为南方最重要的忠直老臣。

    前广汉太守辛冉劝说弘以从〈纵〉横事〈就是讨好这个敷衍那个,以当时道德来说行迹已如叛逆。,刘弘怒而斩之。306年7月,刘弘故去,他死后没多久其司马郭作乱,欲迎(司马)颖为主,治中顺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