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节一百七十六:蛇之吻 (第4/4页)
那又怎么样!先祖正是何平叔。” “老夫没别的意思。”宗预连忙道。“老夫只是听说我朝延熙十二年(西元 祖惨遭不测,夷三族,怎么可能…” 那人脸色反倒没刚才那么难看了,面色稍荠,淡淡道:“何家在最后将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送入宫中隐藏,尹老太妃庇护,司马家最后假惺惺将他孩子放过一条生路。” “哦…想必就是你了?”李毅问道。 何囧摇头冷笑:“我要是那混蛋我宁可去死。幸好不是。”他又想了想,才坚定的望着宗预道:“那个混蛋被司马家阉割了,现在就呆在魏国皇宫内芶延残喘。至于我,血缘上该算他的哥哥。只是我母亲。哼,她身份低贱是何平叔次子的一名歌伎。最后,我的祖母的确就是金乡公主。” 歌伎没地位,这也难怪能有这样一个漏网之鱼。 而最后那句话——“的确”刘武不明白,李毅也不太明白,只有宗预听了点头感慨不已:“此逆曹倒行逆施颠倒天伦所致,非尔之过。何况令祖母颇有贤能之名,也怪不得她。再者逝者已矣何必深究。” 何囧呆呆思索许久,面色稍稍舒缓,低声道:“若无其他事项在下就此告辞,我还要多绕几百里山路返回南方复命呢。” 刘武便让李毅送他离去。 李毅与那男子刚刚离开,刘武便望着宗预问道:“长者,境况很不妙啊,如果这信上所言为真,那我军现在面对地将不仅仅是魏国这二十多万大军。这可如何是好?” 宗预看了看渐渐有些字迹模糊的信,肃然:“王爷,局势虽然险恶,如果此信为真那么我军还有机会能保持不败。” 说到底,关键中的关键还在于钟会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跟刘武联手,这份很快会变成墨团一片的信可信度让刘武实在不安。 “长者,你刚刚与那人口中的何平叔到底是何许人?”刘武突然问道。 宗预迟疑片刻:“他是汉末大将军何(进)遂高之孙,诞于汉初平元年,形貌俊美非凡,白如傅粉,是曹逆所谓金乡公主地夫婿。曹逆所谓正始十年春三月,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皆伏诛,夷三族。”宗预还是没说透:关于金乡公主和尹氏、何晏三人的关系,他轻轻掩去了,出自夏侯家却依旧与夏侯家族联姻的曹氏家族有什么不敢干,金乡公主与何晏只是错上加错之首而已,逝者已矣何必纠缠不清。 老头儿也及时将话机一转:“依老臣看,这份信还是颇为可信。毕竟信上并没有说一定会帮助我军,仅仅是给我军一个机会而已,若是我军兵败两方约定便作废。而且,现在我军有所准备总比万一事到临头无计可施要强。” 刘武点点头,赞同道:“长者所言有理,孤姑且信之。可是如果那样的话,允吾城可怎么办呢,难道放任不管?” “允吾…”老者感慨道“王爷,现在是北边要紧,谁知道匈奴骑兵到底来了多少,万一匈奴骑兵不听规劝可怎么得了?您还是最好让叔贤早做准备,另外准备好与敌周旋。说服匈奴您就再交给老臣来做吧。老臣就是丢了这条性命也要将匈奴骑兵劝退。” “长者,不可!”刘武决然道“孤虽然唇舌不及长者,但游牧部族素来不讲道理,毋宁您去不如孤亲自前往。” “那王爷您一定要多带人马才行。”老头儿急切道。 刘武挥手拒绝:“我军兵寡,怎可几次三番分薄?有我一人带几个随扈便足矣。” “王爷,您真是太任性了!” “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是日,刘武带着李毅和几个随扈赶往北方。 宗预百般抗议,坚持下令让浩舋城多派人马保护刘武,却被牛彬、曹亮等将拒绝。 “镇军将军,主上有严令,不许派人追他们,否则以逃逸论处,斩无赦,属下等不敢违抗军令。且现在是我军生死存亡之际,兵力万万不能再分了。” 众将规劝宗预收回成命。 西北战时险恶无比,攻打刘武、鲜卑、羌联军的不止魏军的二十五万,还有匈奴骑兵不知多少。以为除西凉便可万无一失,谁知道魏国还有这一手毒计。 南边应付那二十五万魏军早已不够,现在分兵向北,也是无济于事。 晋公不愧是晋公,狠毒无比,一点机会都不留给西北。 只能寄希望于北方出现奇迹。 要么,就是钟会这的确是个谎言,那刘武离去固然会让士气稍稍减损,但兵力未曾分薄,那就意味着整体战略还能挽救。 刘武离开浩舋城后没多久宗预便放弃援救南边的计划,毕竟现在对于刘武军而言拯救那边已经不是当务之急了,虽然这将险蒋氏兄弟和蒋氏家族子弟于险境死地,可这也是没办法。他们必须抓紧时间重新调整部署应付即将到来地全面进攻。 而同日,废尽无数口舌累得嗓子都哑了的蒋绶总算将允吾城内百姓士族暂时安抚住,允吾城下战火依旧。 炎兴三年正月下,根据钟会提供的魏军部署图示意下,及时赶到魏人偷渡地点的汉军果然拦截了刚刚渡过湟水千余人地魏军,两军血战,最终汉军以死伤数百人的代价硬生生将魏人逼回湟水南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