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女记者何以女市委书记的男 (第4/5页)
啊!我蓦然想起了早晨丁露贞的话,刘志国要见丁露贞来着,就继续问他:“你要见丁书记,想对她说什么?”刘志国道:“这个不妨告诉你――我想告诉她,很多事情都是孙海潮干的,我顶多是个小跑儿。”我点了点头。我知道,再问什么他已经不可能说实话了。他似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思考成熟了,已经建立了心理防线,那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一推六二五,推到死人身上,反正死无对证。我和他告别了,低着头率先走出茶馆。回到机关,我找到丁露贞,把银行卡交给她,对她诉说了今天上午发生的一切。她点点头道:“一会儿我把银行卡给纪检委送过去。还没吃饭吧,我已经给你买了一份饭,在微波炉里,你热一下就可以吃。” 她指了指她的办公室角落的桌子,上面确实有个微波炉。我走过去打开它,见里面是一个塑料盒,微波炉专用的那种饭盒,我取出来打开盖子看了一眼,饭盒里是一个鸡腿,一些炒圆白菜丝,下面是米饭。我合上盖子放回去,关上门,就把时间定在一分钟上。于是,微波炉里面的饭盒就慢慢转了起来。热好饭,我不客气地用毛巾垫着拿出来,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吃起来。丁露贞不管我,她只是专心地批阅文件。我说:“我一会儿是不是应该去检察院一趟,问问是不是有个女记者关在这儿?”这时,丁露贞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今天是孙海潮死亡第十六天,武大维双规第五天。”我重复了一句:“我是不是应该去一趟检察院?”丁露贞方才醒悟过来,说:“哦,哦,我刚才走神了。去,去,一会儿我给他们打个电话,告知一下。”我说:“最好不要告知,我自有办法进去。”丁露贞道:“恐怕没这么简单,你听我的吧。”我犹豫了一下,服从了。我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我拿不准究竟打招呼好不好。 市检察院我还是第一次来。但这个地方因为武大维的存在,早已让我耳熟能详了。站在这个大院里,我先仰视了一下气势泱泱的花岗岩外观的大楼,然后才往里走。虽是六七月份的天气,可是一进楼,就有一股凉森森的感觉扑面而来。舒爽自是舒爽,却让我想到一个不雅的名词――只是在此不便出口而已,因为大楼里还有那么多没被双规的人,还是好人多不是?进了办公大楼以后,我一层层往上走,我要先找领导办公室。结果爬到三楼就看见了检察长办公室门框上的小木牌,写着副检察长的小木牌一溜有四个,写着检察长的只有一个,但里面早已人去屋空,纪检书记一个,政治部主任一个。除了检察长的门没敲,其他的门我挨个敲了一遍,但都没有人,这让我很纳罕。我便回到二楼,二楼有办公室。我敲了办公室的门,只敲了三下,门就打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问:“请问你找谁?”我说:“打扰你们了,我是市委办公厅一处的处长康赛,想找一位领导,可是,他们哪个屋都没人。”这个女同志说:“没错,领导们现在在郊区集中学习。我是办公室主任,你有什么事能不能先跟我说说?”我对她此时不让我进屋有点反感,就说:“在楼道里说话不方便,咱进屋说行不行?”她这才把门开得再大些,说:“进来吧。”我一进屋,发现这是个套间,中间有一道门隔开,外间一个穿制服的年轻姑娘在打电脑。办公室主任便领着我走进里间。我没想多在她这儿耽搁,所以一进里间我就立即告诉她:“你们这儿扣了一个女记者,我要见她一眼。”办公室主任有些措手不及道:“这,不方便吧――”但她只说了半句话就突然改了口,说:“我们这儿从来没扣什么女记者!”我说:“你刚才明明已经承认了,改什么口呢?武大维已经双规了,你不用前怕狼后怕虎的。”此时她的脸色就非常难看了,地说:“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你别难为我,我这个主任也是很难干的!”我感觉今天这任务没法完成了,就兀自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抬着头看着她,想跟她软磨硬泡一会儿。这时她急得在屋里转起磨来,像撞笼的困兽。我说:“你究竟说不说?”她非常坚决地说:“根本没有的事,你让我说什么?” 我一见这种情况,就不便再说什么了。我摇摇脑袋说:“那就对不起了,打扰了。”我有些无奈地起身退出来。我来到外间的时候,发现那个打电脑的年轻姑娘已经不在了,只把制服搭在椅子背上。我继续爬楼,挨个屋找人打听,但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全都摇头否认。没办法,我走出大楼。我估计丁露贞已经给这里打过电话,而且我估计打也白打,因为一个领导都不在,丁露贞不可能给办公室打。我挠着头皮走出检察院大院,打算打一辆车,但我一拐弯却看见一个穿白衬衣的姑娘正躲在墙垛子后边。她拉了我一把,说:“康赛处长,你跟我来!”说完就转身径自走了。我有意和她拉开十几米的距离,左顾右盼地做出闲散状,但一直跟着她走。结果到前面拐角处她就往左拐了,然后进了一家小饭馆。我走过去以后,左右看看,见没什么异常,便蹩了进去。姑娘此时已经坐在一个角落,因为这个时间早过了吃饭的高峰时间,所以,屋里没几个人。我见收银台旁边立着一个竹篾的屏风,就对收银小姐说:“能不能把屏风借我们用一下?”小姐说:“可以。”我便搬起屏风往屋子角落走,摆好以后,我才躲进去。此时,姑娘冲我赞许地点头一笑。 我掏出烟来,点上一根,抽起来。姑娘说:“这里也不安全,咱长话短说,我说完就走。是这样,前不久,咱平川市的金玫瑰花园项目不是出事了吗?十几亿的集资款都被卷走了,有关方面拼命捂住这次事件,但终归纸里包不住火,省城就下来几个记者,打算采访一下,回去写个内参之类的。可是他们都铩羽而归,无功而返。因为凡知情人都被打过招呼,谁说出去谁要承担责任。谁愿意承担这种责任?凡是知情人,虽不知道此事涉及孙海潮,但都知道这是市里的项目,不愿意给市里抹黑。所以,就都老太太吃切糕――闷口了。但有一个女记者,据说是一家省报的,偏偏不走,她深入群众,多方走访,掌握了大量事实和一手材料。就在她要离开平川的时候,市委办公厅的刘志国带领检察院的人截住了这个女记者――想必你认识刘志国――咱在这里暂且不评论他,因为我还不知道你的立场。单说这个女记者,在检察院遭到了逼供,检察院让她缴出记录,她说,我就是用耳朵听的,没有记录,结果就挨了好几个耳光,打得她耳朵嗡嗡响,一直听不清声音。她大声喊叫,要求放人,但自从被关进来以后就再也没被放出去。起初她被关在市检察院的拘留室,两天后送到了三柳县第一看守所。我听我们主任说,这个女记者拿了一个企业家的二十万贿赂,打算告孙海潮的黑状,因为那个企业家与孙海潮有仇。我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