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去大寨红旗渠还是去温州珠三 (第4/5页)
部问题上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在‘学温州’活动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把学习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二是建立规范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创建党员示范岗,把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在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上,体现在创新创业上,积极带动群众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三是坚持凭业绩用人的导向,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要坚持在干事创业中考察识别干部,把干部德才兼备的标准与推动全民创业的要求结合起来,突出干事创业能力和业绩的考核,激励干部靠实干立身,凭业绩进步;坚持在干事创业中磨炼干部,促进干部积累干事创业的经验,增长干事创业的本领;坚持不拘一格重用干事创业的干部,形成以创业发展论英雄,凭实绩公认选干部的用人导向!” 丁露贞说完了。她看看左右的各位领导,大家面面相觑,谁都不说话。市委书记突然带头鼓起掌来!区委书记和区长、副书记、副区长,其他常委们都紧跟着噼里啪啦地拍起了巴掌。接着,区长做了一点小小的补充,副书记也谈了自己的想法,但都没有新意,也就是说,没跳出丁露贞的圈子。市委书记与区委书记耳语:“你甭换组织部长了,把丁露贞提起来做副书记吧,你们区之所以穷,就因为缺少这样的人才;全市这个年龄的女同志副局级还没有一个。”区委书记惊讶地看着市委书记,感觉事情是不是来得太快了?怎奈他也很喜欢丁露贞,便点头同意。市委书记放大了声音说:“同志们,小丁部长的发言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概括了你们大家想说的话,反正已经概括了我想说的话!这个周末,市委召开常委会,我将邀请小丁部长前往,给市委常委会的同志们讲一课!” 时隔不久,市委组织部就来人考察丁露贞,首先找任晶晶谈了话。而一肚子怨气的任晶晶就根据自己耳闻的丁露贞过去在街道时的情况,顺嘴说了丁露贞什么都好,就是作风那个一点。人家问:“哪个一点?”任晶晶说不出来,就说:“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其实这是她根据丁露贞比较开放的性格和过去街道的传言进行的推断和杜撰。而市委组织部的人在那个时候也还够“左”的,便说:“现在你就把丁露贞的档案调出来让我们看看吧!”任晶晶便去了档案室。她从文件柜里抽出丁露贞档案袋的时候突然心生一计――何不给丁露贞加上一笔?她便翻出丁露贞在街道阶段的鉴定表,在“群众意见”一栏里写了“生活作风方面还应注意”一句话。而这一栏本来全写的是肯定的话。过去组织部门填写这种关乎个人命运的表格必须使用钢笔,当时还时兴碳素墨水。对此任晶晶自然门儿清,她在狗尾续貂的时候使用的便是钢笔和碳素墨水,再模仿一下人家的笔迹,便做得天衣无缝,像真的一样。而这是严重丧失职业道德的可耻行为,任晶晶何尝不明白?但她恨死丁露贞了。如果有条件做别的手脚,她也照样铤而走险! 市委组织部的同志看了档案以后就犹豫了。表格里说“还应注意”那就是“欠缺”只不过说得委婉而已。他们把情况向市委书记汇报以后,书记也犯了犹豫,性格外向而又有主见的女同志是容易出作风问题的,这一点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早有体会,而丁露贞恰恰就是这种情况。于是,事情就压下了,一压就是半年。但市委书记太喜欢丁露贞了,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一个优秀的女干部,便再次指示市委组织部,让他们更深入地考察丁露贞。于是,市委组织部又派人到丁露贞过去的街道了解情况。结果那个书记一听丁露贞的档案里写了“作风问题”便立即矢口否认,说:“那不可能!街里党办室给丁露贞填完表格我亲自过目了,里面绝对没有反面意见,否则她还能上调到区里吗?”街道书记必须彻底否定这一点,因为弄不好会把他牵出来。那时候就算撤不了他的职也会声名狼藉。事情僵住了。市委组织部不得不调来丁露贞的档案细细研究,结果,终归看出了那狗尾续貂的痕迹――笔体终归是有差异的,便把问题反馈到区里。区委书记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他没追问,他知道,追也没用,不会有人承认,谁承认谁就丢了饭碗。最后,他信誓旦旦地对市委书记下了保证:“对丁露贞这个同志您就放心大胆使用吧!出了问题再撸下来也不迟!”半年后,丁露贞被提起来做了区委副书记,那一年她二十九岁。多年来,她始终不知道她的档案里被人狗尾续貂过,如果知道是任晶晶捣的鬼,不得跟她打翻天!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丁露贞做了区委书记,那一年她三十三岁,仍然是平川市最年轻的区县局级女干部,此为后话。 话说丁露贞做了区委副书记就直接伤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任晶晶。本来任晶晶穿最老旧的衣服,说最保守稳妥的话,时时做出虽年轻却很老成的姿态,其实就是为了能早日被提起来。她万万没想到说话做事“敢为平川先”的冒冒失失的丁露贞竟那么顺利地走在她前面了。她是做组织工作的,她很明白,一个区委班子里按比例配备女干部,只一位女同志已经足矣,不可能出现两个,即使市里特批,她也知道那不是合理的结构。而且,市里特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丁露贞提起来以后,她就在琢磨调离的问题了。这时,一个即将就任河梢区经委主任的大企业的万经理,在接受区委组织部考察时,给任晶晶送了五万块钱,这事就悬了。那年月五万块钱可是钱啊,相当于现在的五十万还得多!当时可以在平川市买一个三十平米的小独单!而一个机关干部或领导者会在什么情况下收受贿赂?一种情况是一手遮天,有恃无恐的时候;一种是我将为你办事,形成等价交换的时候;还有一种是心灰意冷不想进步,破罐破摔的时候。而任晶晶此时具有后两种心态。 问题就出在那个万经理身上。区委班子在讨论万经理提职问题时,任晶晶就代表组织部把万经理夸得像一朵花似的,仿佛经委主任这个职位非他莫属。此时身为区委副书记的丁露贞便坦诚相见,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其实她并不知道万经理与任晶晶的交易,她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她说:“据纪检委的同志反映,万经理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一贯以‘企业行为’的借口,四处送钱送物,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比发给职工的奖金还多,在职工中影响很不好!说到底这不是拿国家的钱谋个人的私利吗?因此,我觉得这个人不适合做经委主任!”这话自然分量很重,万经理提职的事一下子就被压住了。万经理迟迟提不了职必然追问任晶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