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两家诡谲的公司在干什么 (第4/5页)
:“丁书记你觉得这个价格合理吗?这简直近乎疯狂,简直是明目张胆地抢钱!搞过投资的人都知道一句俗话: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一个城市在把房产价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xdx潮的时候,它无疑是在加快其挖掘坟墓的步伐,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所有的资本都将争先恐后地出逃,这对当地经济的打击,用‘十年衰败’来形容都不为过。看看现在广西的北海、海南的海口,就明白什么叫元气大伤了!大家应该记忆犹新,92、93年全国有多少热钱在那里搏杀,而今天,很多人还在为十年前的事打官司、搞拍卖。任何一个想平平稳稳搞实业赚钱的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个念头是扭头就走。当地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只不过是把十年的钱放在一年里挣了。没错,谁违背了城市的自然发展规律,谁就要吞下漫长的苦果。” 丁露贞和孙海潮,加上刘志国面面相觑,他们非常惊讶于马李亚娜的口无遮拦,但无疑马李亚娜说的都是事实。马李亚娜继续道:“当一个城市的主要财富是以土地、房产来储存时,必然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不动产基本上没有任何特殊性,制造起来很快、很便宜,它不是古玩字画,其真正价值与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劳动力价格、建筑材料价格是密切相关的。有关数据表明,当一套70平米的新建房屋价格是当地人均年收入的5倍以上时,就已经进入警戒线了,达到10倍时已是相当严重的泡沫化了,前景只有两个字:危险!有个很典型的例子――香港。回归前夕,港英政府突击花掉历年积攒下来的钱,用来修地铁、造大桥、建机场,经济十分火热。北京为增加港人回归信心,继续添薪浇油。此时房市自然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xdx潮,房价炒得如此之高,最后民众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买房还是搞投资了,他们看到的是每隔十几天房子就实实在在地涨价,炒楼花、卖楼号就能赚大钱!利之所驱,几乎每一个港人家庭都加入按揭购房的队伍,并对后市充满信心。可最后,击鼓传花把接力棒送到倒霉的那位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亚洲金融风暴不期而至。这时再没有人来接棒了,不得已,宣告破产,把不动产交银行拍卖,银行只要能把贷款本金收回来就会毫不犹豫地成交。在这一轮经济衰退中,损失最重的是香港的工薪阶层,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层,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贷款供楼,90年代中期,香港房价每平米16万到20万,那时每当新楼盘推出时都有人几天几夜地排着几百米的长队争先买房,与我们今天的上海、杭州何其相似,然而,时间仅仅过了四五年,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当年的房价已跌到每平米三到四万港币,但当地人认为还没有跌到位。在远郊,类似于乡村别墅的新建村屋价格已跌破万元大关。可以想见,普通老百姓损失有多么惨重。钟镇涛破产了,梅艳芳、陈慧琳等艺人损失了数百万以至上千万。但大多数香港人没有选择破产来逃避债务,他们默默地在高失业的高压环境下辛勤工作,只要有可能,就努力还掉银行的贷款,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香港的荣誉和信用,尽管这笔贷款余额完全可以一次性买到一套全新、更好、更宽敞的房子。我为什么在这个场合说这个?因为,只有前事不忘,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丁露贞蓦然感觉,看外表马李亚娜俗不可耐,说出来的话却一点不俗,而且还很有道理,并不止是发发牢sao。如果把过去的失误仅仅归结到没有经验,只是交个学费,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那便会对当前的房价飞涨视而不见,是对国家和老百姓的极度不负责任。她情不自禁地道:“马李亚娜女士真知灼见。”马李亚娜点了点头,继续道:“反观国内一些城市的领导者,在面对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极不相称、严重超高的房市时,他们表现出来的不是对泡沫一旦破灭的忧虑,而是对热钱、投机资本的极度羡慕和渴望,有人甚至公开宣称当地高不可攀的房价还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说小点,他是在误导群众;说大些,他这简直是在祸害城市,根本不是站在一个领导者应该持有的立场上讲话。我认为这样的人屁股一定是坐在他那几个既得利益小团体、小兄弟的板凳上才说出这样的话来的,因为那几个既得利益小团体、小兄弟的最后一棒还在手里,还没有全部交出去。连香港那样的软、硬环境如此优越的城市,在面对房市比人均年收入水平高出正常标准很多时,都上了经济虚火,都逃避不了不动产崩溃的命运。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证明,平川不会发生这一幕呢?不知道丁书记怎么考虑这个问题?”丁露贞道:“你是想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低价的经济适用房吗?”马李亚娜道:“没错,我就想看看,这么做究竟是不是不赚钱,大不了少赚点。因为,商人也不全是为富不仁者,怀有慈善之心的也大有人在!” 也许丁露贞与各式各样的开发商接触太少,马李亚娜这样的开发商就让她既感觉诡谲,又透着新鲜。敢情商人里也有不把金钱摆在第一位的!她感觉对马李亚娜该了解的基本都了解了,更多的问题她也提不出来,即使能够提出来,马李亚娜一下子把责任归到政府头上,自己也难以解释。譬如万一马李亚娜反问自己关于地价的问题,她便不好回答。因为近年按照政策规定,地价是在不断调整的,开发商对此是叫得最凶的。于是她说:“马李亚娜女士,谢谢你的香奈儿,也谢谢你的不俗见解,我们期待着你的愿望得以实现!中午在这吃吧?”“中午在这吃吧?”这句话相当于此次谈话到此为止。那马李亚娜吃过见过,这意思她还不明白吗?所以,她微微哂笑着站了起来,把手里的矿泉水瓶子放在茶几上。她根本没喝,连瓶盖都没拧开。她说:“请丁书记百忙之中拨冗到我们公司看看,我们是有实力承担比较大的项目的!”丁露贞道:“好吧,有时间我一定去。”就把马李亚娜送走了。回过头来,她问刘志国:“你对这个港商感觉怎么样?”刘志国道:“她的见解太难得了,可能很多人不能入耳,但确实高人一筹。”丁露贞没有说话,因为她也是这么想的。但她仍旧拿不定主意,便看着会客室墙上的镜子。镜子里是党的老一辈领导人陈云的“十五字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她在此得到了启示,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以后,丁露贞就给一个老同学打了电话。“知道我是谁吗?对呀,你还行哈,没忘老同学…什么美女呀,都老太婆了…什么大官呀,公仆啊,说公仆就是公仆,我天天想的不是自己家的事,是全市六百万人的事…干吗我请你,我是工薪层,你是大款,你请我还差不多…在哪见面?平安街的麦当劳?当然现在啊…”没出十分钟,丁露贞已经把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