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楔子古文观止 (第1/3页)
楔子 古文观止 星期日早上,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是个适合全家出游的好日子,电视新闻上说阳明山花开得正好,去阳明山赏花是阿观家族每年必游行程,就像日本人到樱花季一定要赏花的道理。 但爸爸考虑到阿观的弟弟阿止要准备大学指考,决定暂停今年的行程。 于是今天阿观睡到自然醒,漱洗完毕,灌下一杯酸奶后就打开计算机,她一面在网络上搜寻图片,一面用Skype和大姜对话。 陈国良的鱼乐、岁寒三友、竹报平安、林泉、一粒珠…吴群祥的虚扁壶、七气龙凤壶、曼生提梁… 这次,要挑哪一把下手好? “你要不要过来一起等莲荷呈祥出窑,这把壶和真品有九成像。” “大姜,唬得过人吗?”她喊大姜时,有一种软软懒懒的山东腔,像撒娇似地。 “当然,你这位赝品大师的作品,谁都唬得过。” “既然我是大师级人物,为什么只有九成像,剩下的那一成在哪里?” “印章。”他一句话直指重点。 他的批评,她连抗议的空间都没有,她同意,自己这辈子大概是刻不出好印章了。“没关系,了不起以后我找个会刻印章的嫁。” “为了做伪壶嫁个刻印章的,凌叙观,你还真是长进。”她没在他跟前,如果在的话,他肯定要戳她的头。 “可不就是这样吗?我又上进,又追求完美嘛。”她皮皮地应一声。 “哼,你一把壶只卖真品的三成价,我就不信那些玩壶高手会弄不清楚真假,人家只是想弄一把几可乱真的摆在玻璃柜里炫耀。”更何况他做的是黑市生意,怎能太招摇。“晚上过来吧,我们一起帮这几把壶拍照。” 阿观咧了咧嘴,呵呵笑,谁说经济不景气,几万块的假茶壶都有人抢。 关掉网页,拿起未完成的草稿,一面画图一面跟大姜聊天。 画插画才是她的主业,做假壶只是一个很好赚的副业,哦,这样说好像不大对,事实上,她的主业是学生,而且是台湾第一学府的中文系高材生,但她天生对艺术有高度敏感性,所以不管是画画、捏陶、制瓷、雕刻…凡是跟美有关的东西,她摸几下就能上手。 既然她对艺术这么有天分,为什么没填美术相关科系? 这可以从三方面来讲,第一:时下父母亲的观念里,学艺术的孩子不会变坏,但会饿死,于是在变坏和饿死当中,深爱孩子的父母亲大力提倡孩子们把艺术当休闲娱乐,但三餐还是得要靠国英数理来创造奇迹。 第二:阿观的mama在国中教中文,阿观的爸爸在高中教中文,他们深信中文在未来是种强势语言,学比不学好,早学比晚学好,因此阿观家四个兄弟姊妹,两岁会背唐诗宋词,三岁长恨歌就能琅琅上口——即使她从头背到尾后,还不晓得长恨歌里面是谁在恨谁,谁怨谁。 第三:阿观天生有一项令人羡慕的超能力——考试,她永远有办法在一堆烂答案当中挑出最不烂、最切合老师心意的那一个。因此,分数能上第一学府的她,父母亲怎能容许她去填别的学校? 她现在不只画插画,也画漫画、封面图稿;也曾在马路上摆摊替人画素描、卖捏面人;在安亲班教过小朋友做纸黏土…她的目的只有一个:打破老爸老妈迂腐的观念,谁说艺术不能赚大钱? “阿观,你做茶壶的手艺不比名家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字做,说不定将来有机会出名。” “你以为我不想?” 可她能在大姜的工作室里泡多久?她家爸妈管得可紧了,身为大学生,门禁时间是九点半,这要是换成别人家小孩,早就到地检署按铃控告父母精神家暴了。另一方面,市场上人人都在炒名家壶,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想受人青睐,有得等。 “既然想,为什么不做?”大姜问。 他问到她的痛处,她偏偏连一句话都无法辩解,这年头“乖小孩”绝对不是夸奖,而是一种贬抑词。 “阿观?” 母亲在敲着她的房门,阿观看一眼手表,急忙对大姜说:“十分钟后打手机给我,拜托。” 丢下话,把草稿收好、计算机关机,快步走到门边打开门。 “妈,有事吗?”她笑得极其谄媚。 “你说呢?弟弟背完了,轮到你了。”mama瞪她一眼。 哦…她怎么会忘记,今天是十五啊! 别人家初一、十五要吃素,他们家初一、十五要考《古文观止》。 不必怀疑,阿观、阿止再加上两个叫做阿古、阿文的哥哥,四个孩子合起来就是古文观止。 “妈,我已经上大学了,可不可以停止这种童年活动?” “就是上大学才更要背,你知道有多少中文系的学生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好,我和你爸要是教出一个无法出口成章的女儿,肯定会被外人活活笑死。” “要笑死就让他笑死啊,反正又不用我们出丧葬费。”她嘟起嘴抗议。 “你说什么,我们在外面教别人孩子中文,总不能自己的孩子教得乱七八糟。” “那哥哥为什么不必背?” “你哥哥有更重要的东西要背。” 也对啦,两个哥哥念医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