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见观发财卷一:宅斗不及 (第2/3页)
出去?怎样才能攀过那堵高墙,走进那个向往却无法加入的世界,大家都说我爱发呆,可他们不知道,我的脑子停不下来。我不断想着、试图把头脑里的东西画出来、捏出来、雕出来,我老是想象,一不小心它们会变成真的,同我玩耍、同我说话,驱逐我的寂寞。 “我告诉自己,我要自由、我要快乐,我要到处游历,只要有能力,我再不要待在笼子里,拘束自己,可你知道的,很多事无法顺遂人心。” 回想当年,她忘记要自称妾身,阿观耸耸肩,拉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笑脸。 他明白她的意思,心略略下沉,一纸赐婚圣旨将她从一个牢笼搬到另一个牢笼,自由于她是奢侈想望。 拍拍她的肩,他轻声道:“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四处走走。” 那是他最大的妥协,她懂,只是,她想要的是更多、更多… 齐穆韧果然是在地、熟门熟路的有钱人,有他领路,就能买到品质上等、选择多样的好颜料,害得她每看一次就心动一回,这个能让人心想事成的好男人,真是帅到掉渣。 明月楼已经收拾妥当,齐穆韧的桌案也从她屋里退出去,也许他同意她这块田太瘦,并没有急着做让阿观很害怕的事情。 他留宿在明月楼,和齐古他们住在一起,虽然路途很近,但至少是分开的两个地方,假设他夜半兽性大发,她还有机会跑掉。 幸好她还不需要这样的机会,可能是这里生猛海鲜不多见,而且威尔刚尚未问世,所以男人的克制力还不错。 不过他在明月楼的书房弄出一块地方让她当工作室,连她捏陶的地方也移到明月楼里,她不大喜欢画图时有人在旁边观看,但…算了,不应该要求太多的,当日间部同学总比当夜间部同学来得好。 每天他下朝后,她就得在明月楼里等待王爷回府,几声问安、找点话题聊,她乖到觉得自己好贤良,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用膳,直到夜了,他才陪她散步回清风苑。 日复一日、夜复一夜,柳氏、曹夫人都不见动静,让阿观日子过得顺心遂意,而且有师傅相帮,她的茶壶越烧越好。 这天,齐穆韧在处理公文,阿观坐在旁边,她画了许多张茶壶新款,打算让大姜挑一挑,大姜很有做生意的头脑,壶还没卖出几把,就问她可不可以收徒传授手艺? 她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样做茶壶不会变得贱价?她比较喜欢碰到皇帝那种好客户,一年卖三把,胜过从年头忙到年尾。 大姜笑着回答:放心,茶壶后面的印章决定了价钱,其他师傅制的壶,当然卖不到你的好价位。 厉害吧,大姜没读过商学院,却懂得品牌行销。 比较起齐穆韧,大姜为人处世圆滑得多,他虽致仕却不太用心经营,倒是听说他开的铺子一间比一间赚钱,私房家底丰厚得很,瞧,有钱到这等程度,还同她计价抽成。 他和他大哥一样吃人不吐骨头、一样腹黑! 想起印章,她想起给自己送印章的男人。 抬眉望去,他正提笔写奏章,皇帝是倚重他的吧,不时都听说他进御书房,这么红的臣子,难怪大皇子、二皇子,连要喊那位叶氏老爸一声外公的四皇子,都争相拉拢他。 她明白越是处在这种地位的人越危险,拉拢不成反生害心的大有人在,现在他有皇帝当靠山,哪日皇帝不在了,他会不会下场凄凉? 需不需要背一首陶渊明的诗送给他? 这样一想,阿观觉得好笑,她真是好管闲事鸡婆心,人家有人家的抱负,干她屁事,难不成陶渊明几句话,他就会改变人生方向? 莞尔,她低头提笔作画。 只是习惯,一个很难改变的习惯,她老是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 于是三两下,白纸上出现一个右手拿斗笠掮风、左手肘靠在锄头柄上的农夫,农夫站在茅屋前方,看着两只小狈相斗,嘴边有着淡淡的笑纹。 他的身后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水田,青色的水稻苗长得很有精神,没有任何的预告,但你就是会从农夫的笑容里看见丰收的喜悦,然后再更远处,山峦起伏,蓊郁青翠的绿,看得人心旷神怡。 那张脸,是齐穆韧的,一个饱含笑意的齐穆韧,因着两条小狈,满身自在。 换过一枝笔,她的书法已经磨练很久,但截至目前为止,还称不上一个好字。 前辈子,大姜曾经笑话过她,说她和文字有仇,什么东西到她手下,都能活灵活现、原形重现,只有文字总在她手下扭曲,所以刻印章,不是她的专长而是败笔。 她企图找一个合理答案,想好几年想不出缘由,只好赖到父母亲身上。 她说:这就是揠苗助长的坏处,我一定是太早背诗、太早接触中国文字,才会下意识地恶意扭曲文字的美丽。 结卢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