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柳暗花明 (第3/7页)
老夫试其武功不错,也不想将一身绝学带入黄土,途应允收徒,那知他存心叵测,竟盗取老夫一卷武功秘笈及一瓶灵丹,你说老夫要找他不找?” 儒生点点头道:“当然要找,那第二件呢?” “他未逃离之前,曾向老夫言说他有一好友,为了他无意获有一柄宝剑,尚须炼炉才可量现锋芒,竟然先借后占,藉事反目。”白发老叟笑笑道:“你知他那好友是谁么?” “此乃无人不知之事,阁下是指吴越么?” “不错。正是吴越。”白发老叟道:“老夫就是为了此两件事,不惜再出江湖。” 儒生淡淡一笑道:“抓到桂中秋后如何处置?” “碎尸万段!” “那么找到了吴越后获得利剑,阁下又该如何?” “那是老夫的事,不劳过问!”白发老叟厉声道:“现在你可以告知桂中秋真正下落了吧!” “可以。”儒生朗声道:“桂中秋已去飞虎谷途中向吴越寻仇!” “飞虎谷在何处?” 儒生答道:“无可奉告!” 白发老叟目中逼冷森厉杀机,冷笑道:“白骨追魂令之下无人幸免,你真不怕死么?” “蝼蚁尚且贪生,那有人不怕死之理,不过…”儒生傲然一笑道:“阁下还没有本领取在下性命,因为阁下不是真正白骨追魂令主。” 白发老叟先是脸色一变,继又放声狂笑道:“你也太猖妄无忌了,怎知老夫不是白骨追魂令主!” “真要在下说么?” “老夫有兴趣听听,反正你不免一死,让你多活片刻也是一样!” 儒生微微一笑道:“阁下不过七旬开外,竟然敢于在下面前自称老夫,你知在下多少年岁么?” 这一问不由把白发老叟问住,诧道:“你难道还比老夫还要大么?” 儒生笑道:“在下虚渡九十有三!” 白发老叟闻言呆得一呆,冷笑道:“就算你年岁比我大又当如何?” “因为在下有幸与白骨追魂令主曾有三面之缘。”儒生沉声一笑道:“由此可见阁下并非真正的白骨追魂令主…” 白发老叟面色冷漠如冰,一言不发。 儒生自愿说下去:“阁下所说只有一半是真,在下最后见到白骨追魂令主时已垂垂老人,非复当年鸷猛气慨,想是大遇淹身之故,在下猜测他遭遇了巨变,而且是那桂中秋为徒之后…” 白发老叟只两道银眉扬了一扬,还是不发一言。 “桂中秋心术阴险,笑里藏刀,以白骨追魂令主之狠毒狡诈亦不觉受愚,桂中秋迄至如今尚不知其是白骨追魂令主,当时桂中秋亦非此名,如在下所料不差,白骨追魂令主必遭桂中秋暗算,眼前尚无法行动,阁下当是他新传弟子,奉命追捕,只以名姓形貌已改,费尽周折才查出追捕之人乃桂中秋。” 白发老者道:“你好似亲眼目睹一般!” “虽不中亦不远矣!”儒生笑道:“阁下虽是白骨追魂令主新传弟子,形貌举动与白骨追魂令主无二,但武功相差太远,手法也欠高明,还有…” “还有什么?” “昔年白骨追魂令主行事出手决不假手别人,阁下却有许多帮手!” 白发老叟面色微变,冷笑道:“你说话越说越离谱了!” 蓬的一声大响,一具躯体凌空飞掷落在白发老叟面前,接二连三地投掷落下,共是六具。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白发老叟再也沉不住气了,冷恻恻笑道:“你非死不可!” “这倒未必!” 白发老叟双手疾扬,身形却望东向竹林中掠去。 儒生摺扇一张一收,傲然微笑,见白发老叟逃去似无动于衷,竟不在意。 须臾,四方纷纷身影如飞掠去,现出正是无影刀薛瑜、御风乘龙符韶、邓安平、祝赛、朱九珍及田京六人。 薛瑜道:“少侠为何放他离去?” 儒生正是简松逸所扮吴越,闻言笑道:“他活着比死的有用,有他在正巧替我等缠住桂中秋。” “他不识桂中秋!如何缠住?” “袁绶不就是桂中秋么?我等诱使他追上袁绶,袁绶自以为行藏被识破,逼不得已要自承为桂中秋!” “那厮武功与老朽不相上下。”薛瑜道:“少侠这一套虚声恫吓之计委实高明,老朽尚以为他真是白骨追魂令主咧?”说着又道:“那厮临逃之际打出燕尾针,少侠未受伤么?” 简松逸微微一笑道:“幸亏有此扇,不然几乎伤在他那燕尾针下!” 符龙手指地面六具躯体,道:“这六人如何处置?” 简松逸道:“再过片刻他们即自行醒转,必会与那假白骨追魂令主会合,攻心为上,以免我等顾及甚多旁骛。” 符韶略一思忖,趋前朝六具躯体多点了三指,道:“少侠,速离此处!” 人影纷纷疾闪而去… 口口口 袁绶孑然一身,孤剑飘零向皖豫交界行去,昼行夜宿,择径阳关大道飘飘然徐步慢行,像他这样走,恐怕还有两天方可跨入豫东。 他表面上从容不迫,心内却纷乱如麻,像他如此聪明擅用心机之人仍猜不透日来遭遇,这一切都是谜,而且是极难解之谜。 邓安平为何代吴越传信命桂中秋速去飞虎谷,当面解决他我之间仇怨纷事? 换了别人,走避之惟恐不及,这是否一个布好的凶险陷阱? 对!确是陷阱,但我桂中秋不能不去,如何前去cao必胜之卷,这是煞费心机之事。 还有白骨追魂令主!灵霄手下三人死得不明不白,究竟何事非要面见桂中秋当面说出不可? 困难的是,自己此时此际却不能承认就是桂中秋。 他所走的路是一驿马官道,却由于僻县少径,无多人来往行走之故,官道上竟长满了杂草,看来甚是荒凉。 袁绶忽闻前途传来人语声,凝目望去,心中一惊道:“怎么又是他们!” 原来又是披发老者及小三儿两人,就在道旁席地坐下,陪道:“何不听听他们说什么?” 于是鹤行鹭伏,绕向路侧矮树林蹑前,尽量避儿发出丝毫声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