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北庄的雪景 (第2/2页)
能。只能够静静地赞美,只能感觉着冰冽的纯洁沁入rou体,只能够让自己也进入它 的内容。 马进祥的老父亲一直纹丝不动。走了这么一路他没有说一句话,拐入小道时他 也只是用手稍微地指了一指。 北庄如同海底的一块平地,雪在这里像是砌过抹平一样。在这片记忆中平坦得 怪异的地场正中,有一株劈成双岔的柏树。巨冠如两朵蘑菇云,双树干在根部扎入 白雪,远远望去有一种坚硬扎实的感觉。树冠顶子模糊在雪雾里,干墨黑中隐约一 丝深绿。 雪海中这一棵树孤直地立着,唯它有着与雪景相对的墨黑色——其它,无论庄 子院落,无论山峦沟壑,无论清真寺和稀疏的行人,都溶入了大雪之中,再无从分 辨了。 我们进了一户庄院。北庄老人家披着一件黑色的光板羊皮大氅,头戴一顶和任 何一个回民毫无两样的白帽子,疾步迎了上来。 他精神矍铄,面目慈祥。互致问候之后,久闻的东乡礼性便显现了:老人家坚 持我们是客,要上炕坐;而他是庄院主人,要在炕下陪。我坚持说无论是讲辈份、 讲教规、讲遭遇经历,或者北京的虚假客套,我都要让他上炕坐上首。推让良久, 我不是东乡淳朴礼性的对手——后来几年之后回想起来,我还为那一天我在炕上坐 着又吃又问,而大名鼎鼎的北庄老人家却在炕下作陪而不安。 真人不露,他的谈吐举止一如老农,毫无半点锋芒。他的脸庞使人过多久也不 能忘却,那是真正的苏莱提——因纯洁和信仰而带来的美,这种美愈是遇上磨难就 愈是强烈。 屋外惨烈的风景与我仅隔一窗,我几次欲言又止,最后决定不再探问。其实我 们彼此看一眼,心里就都明白了。话语的极致是不说。 这就是神秘主义的方式,我心里默默地想,答案要靠你用身心感悟。那满天的 大雪一直在倾诉,我既然是我,就应该听得懂东乡大雪的语言。我想着,喝着盖碗 里的茶。时间度过着,我觉得自己在那段时间里,离求道的先行者们很近。我想到 那棵独立白雪的大树,心中一怔,觉得该快些去看看它。 北庄老人家给我讲了一些关于除四害时,全国追杀麻雀的话。他用一种我从未 见过的语气说: 那些麻雀也没躲过灾难,人还想躲么! 我后来常常琢磨这句话。 真是,有谁将心比心地关怀过他人的处境呢,有哪个人类分子关怀过麻雀的苦 难呢。有些人为着自己的一步坎坷便写一车书,但是他们也许亲手参与制造了麻雀 的苦难。为什么人不能与麻雀将心比心呢? 那棵笔直地挺立在白雪中的大树身上,一定落满了麻雀。我想着,欠身下炕, 握住北庄老人家温软的手,舍不得,还是告别了。 在废墟已经完全被雪埋住,仅仅使雪堆凸起一些形状的北庄雪原上,那棵树等 待着我。 雪地上只有它不被染白,我觉得一望茫茫的素缟世界,似乎只生养了它这一条 生命。 我和进祥一块,缓缓地踩着雪,一面凝视着那株双叉的黑色巨树,一面走着。 雪还在纷纷飘洒——只是雪片小了,如漫天飞舞的白粉。 我不知该回答些什么。我抱歉地望望四绕的悲怆山色。一瞬间莫名其妙地,我 忽然忆起了内蒙古的马儿,还有鞍具。我进来了,我迟钝地想道,伊斯兰的黄土高 原认出了我。 我正要和马进祥离开那根树时,他的老父亲急匆匆赶到了。老人没有招呼我们, 径自走近了那株古树,跪下上坟。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尚在浮层,见了老人上坟尚在似懂非懂之间。当时 的我不像如今;当时我只是心头一热,便拉着马进祥,朝他的老父亲走去。 雪又悄然浓密,山峦和村影又模糊了轮廓。东乡的山就是这样,它雄峻至极, 忍着一沟沟一壑壑的悲哀和愤怒,但是不肯尽数显现。我茫然望着一片白蒙蒙飞雪 大帐,在心头记忆着它的形象。 雪愈下愈猛,混沌的白吞没着视野。只有这棵信号般的大树,牢牢地挺立在天 地之间,沉默而宁静,喜怒不形于色。 我们捧起两掌,为北庄也为自己祈求。这一刻度过得实在而纯净。我一秒一秒 地、恋恋地送走了它,然后随着老人,低声唤道:“阿米乃!你容许吧!” 声音很低,但清楚极了。树梢上嗡嗡地有雪片震落。我抬起脸,觉得雪在颊上 冰凉地融了。我睁开眼,吃了一惊: 原来,只只麻雀被我们的声音惊起,溅落的雪混入了降下的雪中。 我望着那些麻雀,还有那棵高矗雪中的大树,说不出一句话来。过了一个时辰, 我们便离别了北庄,离开时那雪更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