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英雄路_黄土与金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黄土与金子 (第2/3页)

发议论了。

    学科讲求的学术,在回族伊斯兰研究的题目下严重偏离了人民渴望的理解,它

    使穆斯林人民更深地陷在黄土高原之下,更屏绝了开放,倔强地只给世间以背影。

    但是,理解宗教型人类的状况及其精神,意味着人性和人道的成熟和进步。学

    者们明白: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本身与激烈严酷的农民起义难分难解,人民在拥有宗

    教理想同时更拥有光荣的革命史。他们虽没有为人民的宗教精神感动,但却被人民

    的战斗精神感动了。缺乏对这两种精神的洞彻的悟性,并不妨碍他们表示尊重。

    于是问题又回到命题开始:学科的尊重肃敬遇到了坚固的沉默。沉默是宗教的

    第一层属性和外壳。黄土高原穷乡僻壤的农民们在深夜和清晨进行着自我磨炼,他

    们沿崎岖山径挑来清净的水,再唯恐玷污地把井盖锁上;他们跪在泥屋炕上,面对

    黄土崖壁遍遍诵祷;他们长途跋涉,奔向一些谁也不知晓的荒野地点;他们避开黄

    泥屋里用枯叶和牛粪燃起的温暖,凿一孔孤窑于无人绝地,独身坐静,忍受寒苦,

    节减腹食;他们用古典调的波斯-阿拉伯语开始动情地吟诵,配以调节有法的呼吸。

    在高xdx潮降临时他们获得了无上的愉悦,他们激动得老泪纵横。后他们回到村庄,日

    复一日地苦苦思索着当时的感觉。没有人具备与他们对话的水平,因为他们沉醉的

    是一切哲学最深奥最古老的概念。神秘在其彻底的本质中是最朴素的。学科所以感

    到神秘的过分和无稽,是因为科学已经在学院和印刷垃圾中异化了。

    真正的回族研究和宗教学研究,只有在模糊感受到这一切之后,才发现自己面

    临着巨大的困难。具备上述心路历程、精神状态和世界观点的回族,是不屑于与俗

    界对话的。他们蔑视与清政府制造的一堆堆故纸争论,他们拒绝拿出自己内部的史

    料。他们甚至淡漠看待自己的苦难和流血,认为这只是圣与俗概念的一些演绎。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迎着这种困难迈出了一大步。作者花

    费了30余年时间以求凿穿坚壁。卷首开列了一个长长的访问名单,那些姓名响亮得

    唯知情人才会震惊。资料全部来于民间搜集,并且写法只用资料叙述,很少文人之

    “论”因此这部书至少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该书向世间第一次披露了中国回族

    的丰富内涵,一册牵动全躯,西北史、西北民族关系史、中西关系史、回民起义史、

    西北军阀研究、教派衍化、神学、神秘主义(苏菲主义)神学及哲学、汉文明与外

    来文化如心理研究、甚至中古波斯-阿拉伯语言形态——都可以借此获得新鲜空气。

    本书第四章写到灵明堂门宦的创始,在对教史的叙述中,可以读到苦难社会中

    的人怎样趋向宗教,再走入异端,甚至向疯痴的神秘主义迷醉的过程,这是一个旧

    中国人民精神史的深刻生动的例子,也是出此的苏菲主义哲学的一个新鲜活泼的例

    子。同章第二节对北庄门宦的描述更重要;通过对北庄等派别的溯本清源,中亚研

    究界一下子肃正了对新疆西南部叶城-莎车文化结的认识。北庄门宦教统源于南疆,

    而北庄又是—个政治权势很大的教团,这使更沉默(根本不通行汉语文)的秘境南

    疆突然隐现了一下其深沉面目。不仅如此,由于北庄信众主要是cao东乡语(蒙古语

    族一支)但一直自认回族的少数民族,因此在这里可以非常罕见地看见宗教维系形

    式的存在。宗教(包括教派)概念高于民族概念;这种重要现象不见于新疆和蒙古,

    是一种远远未被认识的特殊共同体。同样,穆夫提等数个门宦直接受传于大名鼎鼎

    的南疆政治风云人物阿帕克·和卓(喀什香妃墓的建筑即是他的陵寝),更对世界

    苏菲主义发源的探讨提供了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西道堂教派。

    西道堂是清咸同年间出现于甘南的一个新集体制宗教公社。不同于全国回族,

    此地尊崇回儒刘智,以孔孟之儒学哲理诠释《古兰》。共同居住,共同分配,公有

    教育,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道堂拥有土地、山林、商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