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狗的雕像的联想 (第3/4页)
分辨不清它的心情。它闷声闷气就是一口,咬住了A刚刚迈出门槛的靴子。 我反应过来以后马上想到的是: A不会受伤。吉里格的牙齿已经全坏了,以前 我也曾被它咬过一次, 毡靴筒上只被它的牙床嵌出几个小坑。但是,A似乎受了不 可思议、无与伦比的巨大惊吓和摧残,他好像被咬漏了脑壳,那藏着已经很久的邪 恶一下子xiele出来。 他抡起马棒打狗时,我的嘴角还残留着一点笑;额吉甚至还带着歉意地替他呵 斥吉里格。“滚开!…你这疯狗!…打,狠狠地打!”额吉喊着。 但是, 打狗的客一旦动了手,就不仅仅只想出一下气或挽回一点面子了。A打 了几棒以后,发生了一个倏忽间的变化;他动怒了,决心要打个痛快,打出威风来。 我特别记牢了这个瞬间闪过的变化。这就是那种谁都知道、但谁也不说出来的 真实。 A与我家住得太近了,他和我哥的往来太频繁了,草原上今冬阶级复查的风 刮得太紧了, 四下里议论我们这个包的时候那敌意太明显了。A并不是自动与我们 住得这么近,草场是官们划分的;他和我哥并不是朋友,接触多只是因为住得近; 他是无可争辩的贫牧成分,他犯不着让那股蔓延的敌意也沾上自己的身。我牢牢看 清了他要抓住这个碴口与我家来一场矛盾纠纷;尤其今天是晴天,家里只有老太婆 一个人。 一两分钟之后, A怒吼的词汇已经变成“杀”他咆哮着:—定要杀了老狗吉 里格。 他抡圆了马棒(乌珠穆沁的鞭子都有一截圆木棒,有些人则用长马棒当鞭子), 疯狂地打狗了。吉里格看不清楚,所以躲闪很慢。棒子重重打在老狗的rou体上,发 出噗噗的钝声,狗看不见,便不躲闪,我听见它喉咙里咕噜噜地低声吼着,声音又 粗又重。 第二次我遇见那位伊朗小伙子时,他是单独一个人。涩谷狗像前人很多,日本 学生们正等着黄昏降临,然后去寻欢作乐。我和他谈到12伊玛目,谈到中国境内的 塔吉克。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完成了朝觐的哈智,他对此很自豪。我问他是住在城 里还是乡下,他说现在住在德黑兰,小时候在乡下放羊。 说着放羊的时候,我们都瞟了一眼那条铜狗,谁也没有说什么。 还扯到女人,伊朗人在日本都是单身打工,不带家属。不管合法的工或是黑工, 他们的目标是挣上一笔钱就走,谁也不与这个国家过多纠缠。这一点与中国人非常 不同。伊朗人只要日本人的钱,他们要做伊朗人;而中国人没有这么简单的原则。 他反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女人在日本“她们都坐上出租车了吧?”他问。 我们都笑了。这是个挺惟妙惟肖的描写,虽然有点尖刻。但是笑了一下就作罢 了,我和他都心神不定。半晌,他说,他要回伊朗去。 我问:工作没有了? 他凝视着我,点点头,接着又说道:“没有房子住。” 我无法回答一个字。劳动力缺乏的东京,自由租赁房子的东京,我们实在是太 熟悉了。谁也不说、谁都清楚的是人对人的歧视。一个岛国居然歧视诸如波斯、中 华那样大的古国,我们也曾奇怪和不解,但世界就是这样。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那位伊朗青年。我俩没有去说不愉快的事,我不愿追 问他怎样被不动产商人拒绝租房,也没有追问他怎么找不到工。我俩能找着快乐的 话题,更重要的是,在彼时彼刻,在那群男女包括那条铜狗中间,我们俩之间的平 等和尊重是真挚的,没有染上一星肮脏的歧视病。 那天分手时,我觉得钢狗是虚伪的,狗的雕像不应该如此,因为忠实的狗遵循 的是一种人类学不会的原则。但是关于怎样塑立一个狗的塑像,那天我没有想清楚。 身躯高大魁伟的伊朗——波斯小伙子消失了。我和他的邂逅已经结束。在灯光 闪烁的涩谷,他的背影非常俊美。这美消失了,但是没有被歧视人的世道玷污。回 到他动荡而贫穷的故乡以后,他要负起沉重的生活。但那生活毕竟不会这么压迫心 灵,我想着不禁为他松了一口气。 伊朗人的思想是正确的。忍受妻儿分离的苦楚,挣它一笔钱便一去不回。不留 下一丝一毫的情感和企望给他们,一切都寄托给自己的、像人一样的生活。高原的 牧羊犬和美丽纯洁的波斯女人在等待着,在离开之前确实无需回顾。 他根本没有再看那铜狗一眼。他住在都市但生于牧羊人之家,我猜他一定也曾 养过几条出色的好狗。在我和他之间这种似有似无的交往中,他从来没有提起铜狗 一个字。或许,他只是视那条狗为一块铜,一个装饰,一个符号,一个形状,他内 心深处根本没有认为那也算一条狗。 勃然大怒、 复苏了体内对我家的蔑视的A,可能不再认为吉里格是一条狗。衰 弱的吉里格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