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节 (第2/4页)
葡萄园,使每一棵葡萄树都变得无精打采。 他说:"我一直想问你哩,这是怎么回事…" 他一口一口吸烟,皱着眉头。我期待他往下说。 "过去我也经了不少事儿,都不害怕。觉得反正咱能抵挡过去…这一回不行哩,实话实说吧兄弟,你四哥心里发怵了,知道作难哩。这是怎么哩?是不是人老了?人老了胆子就偏小…" 四哥自语着,琢磨着。我明白他为此困惑了许久。 怎么回答?看着他两鬓密密的白发、驼下的后背,真不忍说下去。他显然感到了我们所面临这一切的严重性:我们处在了一个即将失去的园林中。 未来会是一次有希望的迁移吗?也就是说,这片平原上会有地方安放一个如此美丽的田园吗? 这些问题长久以来缠住了他,也缠住了我。 我想说:不是他老了的缘故,而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的确非常严重,它真是空前的。它难以抵挡,这是真的。这一次我们面对的侵犯特殊而又广泛,它几乎从一切方面来围困和粉碎我们——逼迫我们放弃这片园子。问题真的复杂了。 面对着这场侵犯,我们几乎不可能取胜。这就是四哥隐隐感到的那种恐怖。他丝毫也没有错。这是非常清楚的。剩下可以讨论的,只是——我们将怎么办? 有几种可能:拱手交出园子,投诚,并忍受一切难以忍受的屈辱;拒不交出,决不放弃,坚持到最后一刻;即便园子失去,再也找不到任何立足之处,也要在心中渴望它,守住它;最后是为保住这片园子冲上去,撞碎自己… 四哥站起来,紧紧握住了枪杆。他盯着南部的雾霭:"那我就走最后一步了。这才合我的脾性哩。" 我握住了他的手臂:"我们在一起吧,四哥!" 热辣辣的什么在心中涌过。斑虎无声地走来,贴紧在我们腿上… 四哥走开时,小鼓额来了。她热汗涔涔,不吭一声。我知道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鼓励她说: "你和四哥商量大事了,我在架子那边听了…" 我点点头。 "你们有一天要离开吗?" 我没有回答。 鼓额哭了:"我听出来了,你们说有一天会走的,园子会没有的;我害怕了。别丢下我。我不会添麻烦的,我到哪儿都会用劲儿干活,听话——我听你们的话…我要不停地做活!我跟响铃婶学会了做饭、缝衣服,她会做的我都会做。我不怕吃苦,也不为钱。我只想跟你们在一块儿…" 我安慰她,并向她保证:我们必尽一切努力保卫园子。如果要走开,就必在一起… 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我与四哥和鼓额吐出了心中的瘀积。我们在如此重要的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这多么令人鼓舞。在我们面前,那繁复琐碎的所有纠缠都一下变得简洁明了。是的,它不过是内心里的一个决定。 女园艺师仍然来园子里玩。她变得更为轻松,心情好极了。据她自己说,反正是做不成母亲希望做的那份大事业了,愁也没用,不如玩起来看。"人这一辈子啊,哼!"她撅撅嘴,皱皱鼻子——我注意到她有个细长微翘的鼻子,而且精心地抹了白粉。我向她建议:既然园艺场要转产,那她是否可以调到别的园艺场? 她笑了。一边笑一边转脸,只用眼角瞟着我——以前我可没见有谁这样看我。她说:"哎呀同志!你真有意思,你让我年轻轻这样折腾啊!到哪儿搞园艺也是受气的,这就像农民一样,从古到今,只要是沾土的人就得受气。要调走,干脆就回城里。我妈是个园艺师,几大本子著作,可她主要是搞教学的,她是个女教授。她受尊敬主要是因为这个! …" 这种奇怪的理论透着过人的聪明,关于"沾土"那一套我还从来没有想过! 我问:"你主要为了受人尊敬吗?" "嗯。不过只要快活,不受尊敬也行。当然了,最好还是受人尊敬…" "你这可是不太好的世界观。" "我才不管呢。屁世界观。多少年的词儿啦。" 再不想说下去。我想的是在生活中、在历史上,多少人宁可忍受误解,最后在误解中死去。从来没有人尊敬他们,他们也没有想过…比如外祖父,比如我的父亲。我再无心说一句话。 女园艺师在屋里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反正都得改行,不管你愿不愿意…煤矿大面积开采以后,这儿就塌了。没听见放炮吗?地下放炮声已经听得见了…" 这让我想起了四哥说的事儿。"那么远能听得见?" "夜里静,仔细些听就能听得到。" 我明白了,四哥说的是真实的。 我们那个小伙子越来越频繁往园艺场跑。他显然是去找女园艺师的。我们的这个小伙子还完全是个孩子呢。我有一次对他说:"还是少去一些园艺场吧!"小伙子直着脖子说: "我压根就没有耽误活儿,再说这是我的自由…" 是的,这是他的自由。真难想象前不久他还是一个说话不敢抬头的毛头小子,如今穿上了牛仔裤,方格衬衣。谁能想到他与鼓额来自相同的地方?他们竟如此不同…但我要容忍他。 女园艺师来玩时,我很想委婉地说她几句。我差一点没有说出:你身边那些小伙子够多了,干吗要来sao扰我们葡萄园哪!我们的园子已经够可怜的了!再说我们将来要还给他父母一个健康的好小伙子!… 她咕哝着:"到处都那么让人烦。这一周遭就剩下你们这个好玩的地方了…斑虎!斑虎!" 斑虎一下子站起,两爪搭在她的肩上。她的手立刻扶着它的前爪跳起舞来;斑虎每逢这时愉快极了… 对葡萄园的打扰日渐增多,这终于变得不堪忍受。 这一天我们在小城的一位"朋友"来了。因为上一次四哥的事情麻烦过他,所以只得招待他,他尽情吃过葡萄,喝了很多酒,临走时说:"有事尽管说,我的哥们多!我什么哥们都有,我要把他们领来…" 我送他走出园子,千叮万嘱:千万不要为我们介绍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