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孩提时代的足迹 (第2/6页)
她们在医院的护士长爱瑞妮·诺顿·奈莉的指导下都得到了良好地照顾。 耶特镇附近的切平索德伯利镇,听起来似乎对罗琳更具吸引力,她经常在接受采访时告诉别人她是在那里出生的。也许罗琳在被问及自己出生地的时候,认为这个镇离耶特那么近,好的不得不提。对从耶特镇迁来的这家人而言,也是在切平索德伯利镇,他们的经济开始好转,将之称为家乡似乎也不为过。罗琳全家当时住在一个满是古老商铺的小村子,那里的房产很值钱,这或许也表明罗琳还有点“阶级意识”也许,她仅仅是想保护自己真正的出生地不被纷至沓来的旅行者和访问者打破其原有的宁静。其实,耶特镇本身是一座历史名城。它的名字来自于古萨克逊语“门”(gete),意指这个历经2000年的古城镇曾是通往皇家狩猎树林的门户。这座通向茂密森林和神秘世界的大门一定对酷爱历险的罗琳有它“致命”的吸引力,相信有一天她将会宣称耶特镇才是自己真正的出生地。事实上,人们,尤其是那些沉浸在罗琳故事中的读者们,并没有对她关于自己出生地的含糊其词耿耿于怀。毕竟,两个镇子离得实在太近了。 不知道皮特和安娜,在考特奇这所狭小的乡村医院,面对小罗琳的呱呱坠地感受到了怎样的兴奋与惊喜。他们又在更狭小的地方———位于桑德奇公园19号的家里迎接了第二个孩子的到来。考特奇医院不允许新生儿家人前去探视的规定或许是他们选择在家生产的一个主要原因。罗琳说meimei的降生是自己最早的记忆。她至今记得父亲那天从母亲生产的主卧室跑进跑出的样子,对一切都懵懂无知的自己则被父亲给的一堆生面团捆住了手脚。回想起这段发生在自己不足两岁时的事情,罗琳不记得她是否看到了新出生的meimei,只记得自己最后竟生吃了那堆面团。1967年6月18日,meimei黛安娜·罗琳的降生宣告了一个完整四口之家的“成立”罗琳家的这两个姑娘:乔安娜和黛安娜,年龄相仿、名字相似———都含有母亲安娜的名字。于是,熟知她们的朋友和家人亲切地称她们为乔和黛。 小时候,姐妹俩经常被母亲安娜打扮得看上去更像一对双胞胎。在一张童年的旧照片上,有着同样圆圆的脸蛋、齐刷刷刘海的姐妹俩还真是让人难以分辨。J。K。罗琳说meimei黛安娜远比自己迷人可爱,当时有着一头浓密红发的她身材娇小,一脸雀斑,后来更是带上了国家免费发放的厚厚眼镜片。换句话说,罗琳认为自己很像《哈利·波特》系列书中的赫敏·格兰杰,小说里的赫敏只要微微一笑就会露出两颗稍有突出的大门牙。如果小时候的罗琳亦是如此,如果这早已深藏在她的自我意识中,那么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照片上她都是抿嘴微笑了。罗琳露出洁白牙齿开怀大笑的照片只是最近才出现在她宣传照上。 黛安娜出生后不久,罗琳一家就从耶特镇搬到了4英里外的温特本尼的尼克勒斯巷35号。耶特镇开始向外扩展,这只不过更使它丧失了原有的吸引力。父亲皮特·罗琳在尼克勒斯巷找到了一处更适合安家的新社区。尼克勒斯巷有好几套新建的有着三室的石头房子,其他几户年轻的家庭也在他们之前搬了进去。 皮特在布里斯托尔的希得雷工厂的薪水显然可以满足家庭开支,这样安娜便选择留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孩子们。安娜酷爱读书,她的这一爱好深深影响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在母亲的引领下,罗琳和meimei在尼克勒斯巷度过的那段学龄前时光就这样充满着淡淡的书香。家里满是一排又一排的书架,以至数年后邻居们还记得罗琳家有很多书。 作为父亲,皮特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书的兴趣。罗琳记得自己4岁时得了麻疹,父亲给生病的她全篇通读了肯尼思·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这使罗琳对书有了她最早的记忆。后来,罗琳对这场病毫无印象,却牢牢记住了书里的所有故事。作为英国儿童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柳林风声》最早出版于1908年。它讲述了一连串相互关联的几个动物之间友情的故事,里面有鼹鼠、家鼠先生、癞蛤蟆、獾和它们的邻居。至今,我们依然能够在《哈利·波特》系列书中出现的那片“禁忌森林”中找到《柳林风声》里那片野树林的影子。毫无疑问,《柳林风声》里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给年幼的罗琳留下了最初却是无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兴许也对罗琳本人后来在动物形象的塑造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同肯尼思·格雷厄姆一样,她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哈利·波特》书里出现的每一只动物,与此同时,却丝毫没有忽略它们与生俱来的动物特征。罗琳对动物的热爱同样体现在对猎场看守巨人———海格的形象塑造上,海格也许是《哈利·波特》系列书中最招人喜爱的人物明星。与文学作品中曾出现的其他猎场看守者相比,海格无疑是对动物们最富有同情心的一个。相信动物将会一如既往地在罗琳的生活和创作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罗琳一家在尼克勒斯巷35号居住的头几年,安娜·罗琳与住在29号的露比·波特多有来往,成了好朋友。和罗琳的父母一样,露比和丈夫格雷姆这对年轻夫妇也养育了两个年幼的小孩,伊安和维奇。同为家庭主妇的露比和安娜经常相互串门,交换阅读书籍;孩子们则趁机在院子里打闹嬉戏。想象力丰富的罗琳是4个小伙伴里年龄最大的一个,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他们历次冒险的领头人。 有意思的是,4个小伙伴们童年的游戏方式似乎早已为罗琳的日后创作埋下了伏笔。那时候,她和meimei黛安娜,还有波特家的孩子们,经常装扮成具有魔法的巫师,骑上神奇的帚柄从车库里直飞出去,嘴里还发出嗡嗡的声音,好像扫帚真的飞了起来。他们甚至还各自设计不同的游戏角色,从父母的衣箱里翻出陈年旧装亲自将之“改头换面”变成长袍或是其他的服装道具。伊安·波特至今还记得自己身穿爸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