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3/4页)
省委组织部长应当轻松愉快,为什么满脸的沉重!彭成仁在简单的主持词中只宣布省委组织部长盛国华,而在省委组织部长前面缺少了重要的头衔――省委常委。这时穆干生才想到,盛国华上任省委组织部长已经一年多,中央一直没有把省委常委这顶帽子给他戴上。按照现行干部管理规定,各级党委组织、宣传部门的一把手,一般都应该为同级党委常委。虽然常委是一个虚设职位,可其中的含金量就大不一样了。就像现在的盛国华,虽然是省委组织部长,可还只能作为省委部门的主要领导,还只是一个正厅级职务,当然不够资格进入省委领导的班子。而省委常委就不同了,常委是省委领导成员,是副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想到这里,穆干生也十分理解、同情盛国华了。至于盛国华为什么迟迟没有获得省委常委的头衔,说法比较多,版本也各不相同。穆干生在众多版本中,认为说法最可靠的,还是盛国华任市委书记期间的问题,尤其是他任西臾市委书记时和市长胥西姚之间的矛盾。据说两人当时作为党政一把手,工作并不协调,胥西姚早盛国华一年多调省建设委当主任,不久东窗事发,而胥西姚进去之后揭发了盛国华许多实质性问题,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盛国华的省委常委还能任下来吗? 可以想象得到,盛国华虽然官至省委组织部长,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称心如意,不仅渴望着省委常委这顶贵冠能够早些落袋为安,而且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唯恐胥西姚把他拖下水。 彭成仁举起双手,大声说:“欢迎盛部长代表省委作重要指示!” 盛国华仍然黑着脸,虽然抬起头,目光没有落在哪一个角落,只是在会场上游离了瞬间,便低头看着面前的文件。 “现在我宣布省委任职通知:经省委常委研究决定,任命方之路同志为中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谁都没有想到,盛国华念完了文件,连一句话也没讲,会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冷场,彭成仁回头看看盛国华,盛国华仍然低着头。彭成仁只好宣布下一项程序。 方之路的讲话是一种程式性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自然也显不出什么特别之处。最后,彭成仁代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全体干部对方之路同志表示欢迎。他今天既是主持人,又是市委书记,只能顺着意思说些场面上的话,看得出,彭成仁并没有动脑子,也没有事先准备,并没有什么新意。穆干生听得出,方之路只不过是市委常委当中的一员,在彭成仁的领导之下,盛国华虽然身居省委组织部长,可还是光头组织部长,省委常委会上他只能列在列席会议人员的名单里。如果省委常委举手表决的话,他当然没有举手表决的权利。 会议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直到吃中饭时,穆干生才有机会和方之路见了一面,会上彭成仁说了,下午方部长去市委组织部和同志们见见面,明天他和方之路交换意见,介绍情况。 吃了中饭,盛国华一行走了。方之路由市政府办安排在宾馆住了下来,穆干生和市委组织部另外两个副部长、办公室主任去房间看望了新部长。方之路说让办公室主任朱志明下午两点半来接他去组织部,简单和同志们见个面。 下午两点钟朱志明开着廖吾成留下的奥迪轿车来到宾馆。 奥迪轿车驶进市委大院,快到市委组织部大楼时,方之路说:“朱主任,听说市委组织部大楼前有一棵千年古槐树啊!”“是啊,方部长过去来过吗?”朱志明说“这棵古槐造型奇特,像一棵大盆景,更奇怪的是这棵古槐一半已经干枯,另一半却繁荣昌盛,年年生枝开花。” 说话间,轿车已经停在大楼前的广场上,朱志明迅速下了车,为方之路开了车门,方之路站了下来,望着那棵千年古槐树,感慨道:“真是一棵奇树啊!”说着向老树走去。 方之路绕着古槐转了两圈,然后向大楼走去,这时穆干生带着组织部的处长们迎了出来。方之路一一握着同志们的手,大家都说欢迎方部长的到来。 三楼会议室里,几十双眼睛一齐焦聚在方之路身上,方之路挥着手,走到主席台正中,三位副部长依次而坐,方之路已是市委组织部的当家人,他没让副部长们主持,自己唱了起了独角戏,首先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接着就发表了就职演说。 看来方之路是有准备而来,不仅讲了国际国内形势,还反复强调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穆干生不时地看着身边的方之路,总觉得方之路的讲话是抄来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他想,也许是因为方之路在省委组织部研究室干得时间长了,但他觉得方之路讲的没有什么新的思路,都是一些报纸、文件上的理论,但是方之路的音调很高昂,情绪也很振奋。这时,穆干生突然发现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两下,知道是短信,穆干生已经形成习惯,每当开会时总是把手机调到振动上。这会儿他轻轻取出手机,偷偷瞥一眼手机上的短信:“1958年。” 穆干生有些莫名其妙,这叫什么短信,让人抓不着头摸不着尾的。这样的短信当然不可能署名作者的,让穆干生奇怪的是发短信的人连手机号码也没留下来。 穆干生轻轻把手机放进口袋里,此刻,他不仅坐在主席台上,而且就坐在新来的组织部长身边,万一新部长发现他的思想在走神,一定会让领导认为他有不尊重的嫌疑,于是他重新调整了坐姿,一副全神贯注听讲的样子。 方之路一会儿侃侃而谈,一会儿激情奔放,也许这是他第一次获得这样重权和居高临下的位置。穆干生想到,在省委组织部里,虽然处长们在外人眼里也是大权在握,然而他们只不过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离开组织部到各厅局、市县时都有相当多的领导前呼后拥,可是,他们心中清楚,那只不过是虚伪而空洞的表象而已,更何况研究室这样的部门,除了为那份《组织工作通讯》编稿,还会作一些调研,写一些总结性的文稿,既成不了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