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扉_第一章葬礼和婚礼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葬礼和婚礼上 (第2/3页)

面不大,不过几张油漆班驳的木桌木椅,墙上供着神龛,一左一右两根香烛,燃得很旺,颇有荒村野店的风情。

    “这羊杂看上去还不错,来两斤,”诸葛熟稔地报着“再要半斤rou,馍也来半斤――别给来剩的啊!”“那怎么敢呢?蒙得了别人蒙不了您老人家啊!”年轻女子推开通往后院的门,叫了一声,立即跑来几个五大三粗的男孩子,七手八脚地洗切羊rou、准备调料。两个系白围裙的乡下姑娘,脸颊红喷喷的,一个提着茶壶替他们添茶,一个取了白瓷土碗和家常竹筷摆上。

    “翠花儿,你那厨子怎么不见?”诸葛端起茶杯咕嘟咕嘟一气猛灌。

    “今儿赶上灌香肠,后头忙得走不开――放心,汤料是厨子配好的。”后院果然乱哄哄,乱里有人叫嚷起来,年轻女子说声“失陪”迈着小碎步赶了过去。

    “这时辰不对,倒早不晚的,”诸葛抬腕看看时间“要碰上午、晚两餐,你得排队等老长的轮子。”

    “诸校长是美食家。”司机小古笑着搭讪。石坤已经留意到,学校里的人都把诸葛校长省略成诸校长。

    “是吗?往后可得请诸校长做向导了。”石坤微笑。

    “什么美食家?!”诸葛笑一笑“我这人,心直口快,爱交朋友是真的,逢到味道不错的地儿,周末就邀约一帮朋友小斟小酌――味儿是好,就是地方都不上档次。”

    “好厨子往往是藏在民间的。”小古接上去。

    “翠花儿,这筷子放你锅里煮煮去。”诸葛叫住斟茶的姑娘。石坤一楞,这才发觉他满口乱叫,逮谁都叫翠花。

    “洗干净的,俺们用开水烫过呢。”那姑娘辩白。

    “甭废话,叫你煮你就煮呗。”诸葛把三双筷子一齐递给她,姑娘嘟着嘴,一扭腰,不情不愿地去了。

    “他们这儿没有卫生筷,消毒柜呢,用来当碗橱,我都说他们好多回了。”诸葛把三个碗收到自己面前,倒了热茶涮。小古忙抢过来接着涮。

    “呆会儿喝两盅泡酒,自然就消毒了。”诸葛说。

    “诸校长在这种鸡毛小店吃饭的经验真是整套整套的。”小古不由得笑。石坤也笑,他对诸葛有了些好感。石坤不喜欢做作的人。奢靡的人,他也是敬而远之的。诸葛的爽快简素倒合了他的胃口。

    汤锅端上来,其实是一只类似于洗面盆的大搪瓷缸子,汤面漂浮着碎碎的葱花,煮熟的羊杂羊rou散发出微腥的香味。小古起身为石坤和诸葛各舀一小碗汤,各人趁热喝下去,只觉五脏六腑都暖和起来。

    “翠花儿,上酒来!”诸葛吆喝。居然有一个男孩子应声奔过来,酒壶之外,顺手带了三份调碟,一眨眼每人跟前就搁了一份。碟子里是寻常的青海椒末、辣椒油、酱豆腐之类的。

    “糖蒜要不要来一碟?”男孩子扎煞着手问。这孩子一双手泡得水滴滴的,脸上还挂着鼻涕,不时吸一吸。

    “来一碟吧。”小古说。

    “糖蒜数北京东来顺的正宗,”诸葛举起酒杯,很随意地与石坤、小古分别碰一碰,自顾自喝一大口“人家那羊rou,那可不是一般的吃,那是吃成了艺术――当然了,唯一不好的就是费事儿,我是粗人,不适应这些繁文缛节。”

    “诸校长挺有研究啊。”小古凑趣道。诸葛呵呵一笑,动手替石坤斟满家常泡酒,举杯碰一碰,又是很随意地喝一大口,并不叫嚷着干杯什么的,也没有酒桌上的外交辞令。

    “小古,羊羔跪乳的典故,知道不?”诸葛蘸一片羊rou,扔在嘴里,细细嚼着。

    “小时候听过的。”

    “你甭说,我对羊这种动物真是有几分敬佩,”诸葛笑道“还有,中国人对乌鸦有偏见,嫌那玩意儿不吉利,其实乌鸦反哺是很感人的,乌鸦这种动物,比人类还有孝心。”

    小古不住点头。

    “我那老母亲,喜欢听故事――人上了年纪,就跟小孩儿似的,每次我回去,就缠着我要听些掌故,羊羔跪乳啊,乌鸦反哺啊,她老人家百听不厌。”诸葛兀自笑一笑。

    “谁都知道诸校长是出名的大孝子。”小古适时捧场。

    “哎,就是太忙,陪老人家的时间太少,”诸葛叹息一声,转而笑着对小古说“我那老母亲,过去常跟我说,交朋友一定要选孝子,孝顺的人秉性淳厚,再坏,也有个限度。”

    小工上了羊rou泡馍。诸葛教石坤铺一层辣子酱,从一头开始吃。石坤咬一口,果然奇香盈腮,比羊rou更有一番滋味。

    诸葛不讲究吃相,连汁带馍大口大口地吞进去,末了还喝下一大碗粘稠的高汤,打两个饱嗝,心满意足地说:

    “没办法,农民的儿子,就喜欢这糙的,饮食细了,反倒不香了。”

    中午石坤就呆在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