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扉_第四章清晨的丧钟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清晨的丧钟1 (第3/3页)

细算过一笔帐,若是离溪大学维持现有招生规模,三万多人的消费群,他只需干十年就可以告老还乡了。赚的钱,加上以前的积蓄,足够宽宽裕裕地养老,足够体体面面送儿子出国,念完他所能念的最高学位。至于将来应付儿子娶媳妇的排场,以至于抚养孙子,都是易如反掌的。符远志想得深,想得远,而他所盘算的,大都是儿子的前程。一边设想着,他一边又觉着对不住儿子,欠着儿子什么似的。

    接受下诸葛的交换条件,符远志其实很矛盾。当诸葛主动约他去茶楼,主动谈起小吃城的招租事项,再用很随意的口气说起符信的老师沈嘉兴,符远志差不多经历了从炎炎烈日到冰天雪地的过程。一提到沈嘉兴,他就由起先的亢奋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

    虽然符远志学识不高,但在他的心里,儿子的教育是一个神圣的问题,神圣到了超越他所有的欲望。然而他又不能断然回绝诸葛开出的筹码,同样的理由,儿子。栽培儿子,需要的是殷实的家产,而不是一颗清高的心。就是这么尖锐。

    这一次,符远志一改一意孤行的脾性,坐下来,向老婆说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潜意识里,他把抉择的难题交给了老婆。如果老婆义愤填膺地骂他自私,骂他贪财,骂他出卖儿子,他想他一定不会反驳,一定会顺着老婆,痛下决心,从此不去趋炎附势地巴结诸葛,从此不去奢望小吃城的财路。没想到,老婆也犹豫了,两个人一夜相顾无言。孜孜以求的旺铺从天而降,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诱惑,不是符远志、亦不是他的老婆可以轻易抵挡得住的。

    符远志特意带老婆去了一趟洗浴中心,在款待诸葛和他那帮狐朋狗友的地方,痛痛快快挥霍了一把。一向节俭的老婆没有阻止他,沉默地任凭他选择最贵最豪华的消费项目。他们逃避着彼此的目光,偶尔的四目相对,他们所领悟到的信息,只有两个字,儿子。儿子的前途,儿子的学业,儿子的幸福。完成这一切,仅凭他们现有的存储,是不够的。那一晚,符远志抚摩着老婆做过美体滋养后凝脂一般腻滑水嫩的皮肤,终于做出了决定。

    签定合约前,符远志在诸葛的要求下去了儿子的学校。他带去一封致歉信,请校长在合适的时机当着全校教师的面宣读。同时他在教员办公室找到了沈嘉兴。休了一个礼拜病假的沈嘉兴看起来面黄肌瘦,憔悴不堪。符远志动了恻隐之心,在说了请她原谅请她包涵的话之后,额外诚心诚意地请她赏脸,共进一顿午餐。

    那顿饭的效果是符远志始料未及的。他们在餐厅从中午十二点呆到了下午四点,由于沈嘉兴有一堂课外辅导,他们才意兴阑珊地散去。

    丰盛的菜肴一动未动,沈嘉兴一落座,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说话。她那样急于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那样急于让符远志理解儿子的青春萌动,那样急于使他明白这一次的闹腾对于符信同样是一种难以弥合的伤害。面对她迫切而诚恳的表情,符远志不得不揣想,她是早就盼着有这样一个机会来陈述和表白。

    沈嘉兴谈到的现代教育观念与教育技巧,符远志不能完全领会。但她讲述的一个小男孩儿的事例,使他动容了。

    那是在国外,一座民风淳朴的小镇上,一位十二岁的男孩子爱上了他的未婚女老师。老师比他大了整整十八岁,可男孩子不管这些,他天真而勇敢地向老师求婚,请求老师等他长大,他会来娶她。老师摸摸他的头,微笑着答应了,同时发誓和他一起保守这个庄严的秘密。男孩子在这份慎重的承诺下,努力学习,就像大部分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起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外地的著名大学。在这期间,男孩子的父母遭遇车祸,双双去世,身为独生子的他,没有了任何亲人,老师的诺言成了他唯一的温暖。

    若干年后,男孩子成为一间跨国公司的高级雇员。他长大了,遇见了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子,他们深深相爱,结了婚,有了孩子。有一天,他回到了小镇,带着妻子和孩子,以及很多很多的礼物,去探望他的老师。可是他永远也见不到那天使般和善的面容了,因为老师已经在数年前因病过世。他找到了老师长眠的墓园,在墓碑前,整整齐齐地放了两束玫瑰,一束微黄,一束深红。

    故事有些惊心动魄,符远志听了,半天没缓过劲来。在他潦草的、粗线条的情感生涯里,从未有过如此细致入微、丝丝入扣的体验。他怔忪了许久,最后缓缓地、艰难地说:

    “沈老师,你很有思想,很有见地。我想,我和符信的mama,我们确实错怪了你。我、我很抱歉。”

    “符先生,请不要感到内疚,”沈嘉兴扶了扶眼镜,说道“作为孩子的父母与老师,我们本来应该多一些沟通与交流,我没有及时让你们知道我的想法,这是我的失职。”

    “谢谢你,沈老师,你是一个宽容的人。”符远志由衷地说。

    沈嘉兴的脸突然孩子气地红了,她别过头去,掩饰地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她的话是对的,符远志想。对于混混沌沌情窦初开的小家伙符信,长辈必须谨慎地加以疏导,加以鼓励,而不能粗暴无礼地施以重压。

    一念至此,符远志释然。压抑在胸口的、对儿子的负罪感烟消云散,他从此不用活在沉重的自责中了。这是一种解脱。是沈嘉兴拯救了他。

    他驾车送沈嘉兴回学校,然后赶往家,向老婆通报会面后的感想。在红灯口,他掌着方向盘,想着沈嘉兴稚气的表情,婉约的笑,羞红的脸,仿佛一句古诗里的情致。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是谁的诗句呢,他皱起眉,却是想破了头也想不起来了。

    有人给石坤写了一封信,扔在“校长信箱”里。是一封匿名信,只有一行字,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刺眼的大号红字,一个个飞扬跋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