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东郭纪 (第2/4页)
失去自由已经二十多天,官方刻意"做案"的态度已极明显,宪法、提审法、刑事诉讼法等保障基本人权的条文已被忽略得不成样子,我觉得我必须发出这封自柏杨出事以来我一直想写给先生的信,向先生提供一个也许可行的方法。 我的意见其实先生在给艾玫和寒雾的信中,也呼之欲出了的,那就是请先生出面,以先生声望和号召力,尽快联名李政道等,发表一公开信,投诸TheNewYorkTimes等报,对国民党政府施以压力——这个政府目前只有海外舆论的压力,可以稍对它的爱面子心理有点警惕作用。除此之外,实无他法。这个方法对救雷震等人无效,因雷震已使他们"咬牙切齿",所以只有不要脸,不买海外的账;但这个方法对救柏杨却可能有效,因为柏杨只不过使他们"疾首蹙頞"而已,所以他们可能还肯为了爱面子而放开血手一下。公开信方法即使无效,也可收"暴其恶"的效果,同时可使柏杨不做无名英雄,也是给他一种安慰。 三月十六号TheNewYorkTimes星期日版第七页,有专栏论"文星事件",也论到我被迫害等事,先生便中不妨参考。我的意思是柏杨事件当向海外报章揭出真相,使做恶者至少知道休想再认为可做恶而无人知-我觉得这是海外知识人至少该联合起来做的一件事。 设想每在国民党政府做恶一次或有一次违背自由民主的记录的时候,海外知识界就联名发表一次宣示,这该是起码可行的事,也是起码对在苦难中国人的一点声援。不要沉默抗议,也不要写信求情,沉默和求情对这个政权是无效的,也是软弱的。我们要使做恶者知道:只要他们不厌于做恶,海外知识人就不倦于揭发,形成这么一个习惯或"连锁反应"并使他们知道,日子久了,应该就有效果了! 柏杨事件,纯是冤狱。柏杨并非"殉道式"人物,也绝非"敢"讽刺他们父子的人物,而竟阴错阳差,被比照"犯上作乱"者处理,硬逼他做英雄,这真是这小岛上的大怪事! 咳,观汉先生,我们知心的朋友,您以为如何… 孙观汉在收到我的信后,曾在七月七日有信回我,这封信当时我未能看到,而是八年以后-我出狱后-才看到的,原来他竟反其道行之,仍旧向当政者求情,"求求你释放柏杨先生",结果证明无效。五年以后,一九七三年六月,孙观汉在香港发表《李敖谈柏杨的冤狱》,公开了我给他的秘件和他的回信,他公开表示了他营救方向的错误。他说直到一九七一年李敖被捕了,他才觉悟过来: 这是五年前的事了,现在回头看来,李敖先生有二点先见之明。第一,他说求情是无效的,我却仍去求情,结果被事实证明无用。第二,他主张把压制自由的事件公开发表,我却怕风怕势地因循了好久,才了解公开发表的需要。 为什么我在给孙观汉的信中指出柏杨并非"殉道式"人物,也绝非"敢"讽刺他们父子的人物呢?实在是因为我深知他是国民党"文学侍从之臣"出身,他离开国民党核心,不再得宠,原因是桃色事件,不是思想事件。他即使是在入狱前夜,还深信他的国民党老上司李焕和蒋经国可以帮他妻子出境,他留给艾玫长信中口口声声"可找李焕先生或径找蒋主任,哀诉,必可获助"、口口声声"蒋主任是热情忠厚之人,李焕先生一向对我关爱"、口口声声"蒋经国主任是一代英雄,是非必明…要求出境,英雄必热情,当无问题…"这些话,无一不显示了他的基本心态,也显示了他跟国民党的深厚关系。柏杨非但不是"讽刺他们父子的人物",并且其依恋钦慕之情,还大大溢于言表呢!柏杨一九六八年八月四日的答辩书中,有这样一段: …自幼受学生集中训练及从事三民主义青年团工作,对总统有一种婴儿对亲长的依恋之情,至于对蒋部长,只举一件事来做说明,台湾中部横贯公路十二景是我定的,在定景当中,有一个蒋部长所住过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后来被命名为"日新冈"),我特地定名为"甘棠植爱",这份钦慕的心意,惟天可表。 而最讽刺对比的,是他在被捕之日,还在《自立晚报》上发表响应《蒋夫人的号召》(一九六八年三月二日)呢!不但马屁咚咚朝父子身上拍,还贾其余屁,直奔蒋婆呢!所以,我才说:"凡是跟着国民党走的作家,都不足论。"柏杨"攻击的上限比何凡高一点,他敢攻击警察总监》"而已。柏杨入狱,是"阴错阳差",并不是真的反对国民党,更别提反对党中央了。可笑的是,柏杨竟被某些浑人硬当做反国民党的政治犯,这不是怪事吗? 柏杨在十年冤狱家破人老以后,回到台北,公然表示原谅并同情迫害他的特务、检察官等人;另外在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五日的"中国时报》上,以《悼蒋经国先生》为题,大做rou麻的吹嘘,举凡"杰出"也、"英明"也、"衷心的祝福蒋经国先生在天之灵"也,全部出笼;又在第二天一月十六日的《中央日报》上,以《永怀哀思免于恐惧的自由》为题,再做rou麻的吹嘘,举凡后悔没单独与蒋经国"合照"也、"值得称赞"也、"功德"也、"蒋经国先生领导上开明、宽容的胸襟"也,也全部亮相。这种置蒋经国整他、使他十年冤狱家破人老的杰作于不问,反倒殷殷以马屁报怨的作风,古人的以德报怨,又算老几呀!柏杨一方面向蒋经国重抬旧屁,一方面已经变成一个吓破了胆的人,连"警察总监"都不敢碰了。远流出版公司为他印白话《资治通鉴》广告,广告中印了区区"借古讽今"字样,柏杨都坚持一一涂去,令远流出版公司的同人叹息不置,他们没想到柏杨的胆量,竟已一至于此!柏杨不但对蒋经国发贱,以德报怨,同时对李敖却一反其道,以怨报德。他出狱后,写《活该他喝酪浆》一书,扉页题的是:"谨将本书献给余纪忠先生暨夫人感谢对我的照顾和爱护";他写《按牌理出牌》一书,扉页题的是:"谨将本书赠给罗祖光先生暨夫人感谢患难中对我的帮助";他写《大男人沙文主义》一书,扉页题的是:"谨将本书赠给史紫忱先生暨夫人感谢对我深挚的友情"…从国民党中常委到国民党大特务,一律即溶咖啡式快速感恩不绝,而此辈中常委与大特务,却是在他受难时理都不理他的,试问李敖这种在他真正"患难中"对他"帮助"的、"照顾和爱护"的,是不是也该有点次于献书、赠书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