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3/3页)
傅的意思是?” 要知道诸葛亮的话语可是说的很明白,此次乃几比汽带兵征战,这样的话语,却是叫韩罡疑惑不放附卫么意思?难道以前的征战都是闹着玩的?这话却是从何说起? 望着韩罡疑惑的神色,诸葛亮却是声带振奋的言道:“宇麒以前乃是将也,今次我意以你为帅带兵出征,将帅俩字之差,不仅在于字面上,于职责上,性质上却是大不相同,你可敢接下?我卧龙之徒,如果终其一生,都不能为帅的话,岂不叫世人笑话?” 听着师傅的话语,韩罡一阵震撼,帅?这个称呼是韩罡连想都不曾想过的,一军之帅那是何等的地位?师傅眼下是荆州的帅,主公乃是益州的帅,周瑜曾是江东三军的统帅。可见一旦被称呼为帅,那不仅是地位上,责任上也是巨大无比。 韩罡又怎能不震撼?不过这样大的任命,主公难道不需要通知吗? 望着韩罡的神色,诸葛亮却是微笑了一下,似乎从韩罡的神色中看出了点什么,只见诸葛亮直接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了韩罡,上面别的内容没有?只有主公的一句笔迹“军师以为,宇麒何时能独挡一面?领军征战天下?” 看到这封书信,韩罡哭了,眼泪顺着脸旁流淌的几个呼吸间,韩罡却是想到了主公曾对他说的话语“我意以你为益州大都督。”主公刘备的看重,师傅的鼓励,这一亥。韩罡明白了,为何师傅会先在马良面前提起这个打算,一切都为了看看旁人的态度如何,想他身为师傅直接说出来,难免有些太过叫人误会了,马良点出,韩罡请缨,这就不一样了,马良的态度在弗罡面前已经明了。算是客观了当着韩罡的面肯定了韩罡的能力,而韩罡请缨又是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的,身为军师的诸葛亮自然是下令水到渠成。 此时韩罡的眼泪不是为别的,正是为主公的看重,为这种别人少有的重视而感动,士为知己者死,韩罡此刻的心情就是如此,要知道他才十七岁啊!十七岁的统帅?古往今来。也是没有过的事情吧?大军的统帅?如此年轻? 但是韩罡却是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年仅十七岁的他,文武之名早已传便天下,论资历,论能力都是当只无愧,这是韩罡自己的打拼结果,也是诸葛亮刻意安排的一种结果,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长板扬名之后。开始的,师傅安排他下江东,帮助周瑜于赤壁大败曹cao,接有又安排他取樊城,叫江东人看看,之后设计取了孙尚香,帮助江东打过了长江。拿下合肥,接着又是虽千血卫下益州,攻成都,一连串的傲人战绩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一切似乎都在师傅的算计当中。 当然前提是韩罡要有能力当的起这种算计才可以,不管如何。眼下的韩罡论战绩,的确是当的起统帅之职了,这一点是师傅的栽培是主公的看重,韩罡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韩罡心中明白,既然主公,师傅都已经表态了,他只有做好这个统帅,才算是对的起主公,对的起师傅。 似乎看出了韩罡的决心,诸葛亮欣慰一笑,对其言道:“宇麒,用你的实际行动去告诉主公,你什么时候能独挡一面。” 说完,诸葛亮对着身边的马良言道:“派人传报,关,张,赵,三名将军回来,就说有要事相商。”无疑,诸葛亮是打算给自己的徒儿配几个帮手了。 望着出去的马良,韩罡却是沉静的问道:“师傅,徒儿谢师傅栽培之恩,徒儿也绝对不会给师傅丢人,师傅替徒儿做的一切,徒儿只能玄在心中。” 说完,韩罡就在师傅微笑的鼓励下,出了大堂向着家中走去。眼下师傅的作态,已经说明,师傅跟主公都是希望他能够快的成长起来的,没有主公的表态,师傅也不会给自己一个统帅职位,这一点可以肯定,但是眼下既然已经如此了。韩罡却是惟有振奋的接下来。 师傅那振奋的神色,可以看出。对于今日韩罡肯接下这份担子,他是十分欣慰的,如果真的说起来。还可以看出,诸葛亮等这一天等很久了。毕竟韩罡就跟他的大儿子一样。这一点不用怀疑,可以的栽培一下。韩罡一路凯旋着过来,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如今才是正式挥韩罡自己才能的一天。诸葛亮一点点的看着自己儿子成长,如何能不欢喜? 这一刻,诸葛亮忘记了先前的矛盾,也忽略了自己也曾不忍劳累爱徒,能者多劳,有能力就代表着有责任,他身为师傅可以犹豫,可以不忍,但是那是出于一种为人父的思绪,韩罡则不能回避,他回避不起。回避不了主公的看重,回避不了师傅的栽培,他只能迎面而上。 而此刻益州府衙内,刘备正坐在房间内回想起过往的事情,想着想着却是一笑,因为他想到了当初第一次访问茅庐的时候,那少年相送时候的鼓励神色,那一个眼神对于当时穷困潦倒的自己,是多么的温馨,振奋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