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都督之位 (第2/3页)
后,弗罡又将自己的视线转移到江中,对着身后的孙勇问 此时的孙勇闻听韩罡的问话,也是开口回道:“确实是十分想**母亲。姑姑还有***可 听着孙勇的话语,韩罡会心一笑,当下也不在说什么,这一大一二人就此沉浸了下去。 与此同时,孙权的那艘大型楼船上,孙权正同鲁肃说着什么。想鲁肃应该是最早得到周瑜去世的消息的,那日也是因为此事,而心醉身醉,自此昏睡不清,如果真要说出点什么,鲁肃也是存在着不少难以言表的情绪的。 只听孙权带着沉思的神色对着鲁肃言道:“子敬啊!想眼下公谨离世,江东军心动乱,却是需要一个能统筹的人来继承公谨的都督之位的,不知子敬心中可有人选?不如说出一陪同我参详一番如何?” 孙权的话语一出,;鲁肃也知道推脱不过,当下却是想了想回道:“主公忧虑的是,以我看论威望论资历,黄老将军,程老将军都与能力担当此大任。” 一直以老实著称的鲁肃说完此话,孙权并没有多想,但是心中却也冷哼了一声,想他一直忌惮周瑜的威望就是因为如此,眼下还哪肯在派一个老将统帅兵权?想他孙权本身资历就不够,乃是靠着兄长的基业称霸乱世,这样的情况下危机感是极为强烈饿,死了一个周瑜难道再派一个黄盖上去?到时候众兵士只知自己的都督是谁,不知主公是谁?此话虽然有些夸大,但是说实话,孙权开赴合肥一是为夺得一个进取中原的支点,二来就是为自身创造威望,想孙策。周瑜谁都没有打出江东这个地域,而他打过去了,这从某方面来讲,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地方。 如今回去正是他励精图治的大好时机,难道在上一名资历威望都不弱的老臣去架着自己吗?显然这个提议,孙权虽没直接反驳,但是却已经在心中直接否决掉了,此话题根本想都不用去想,孙权自然是不会答应的。眼下的他需要一名军中威望有,但是不影响他的一个都车,他需要的是一个以他命令为准的都督,那些老将自然是不符合他心目中的标准的。 当下孙权假装沉吟了一下却是说道:“这俩位老将军能力是有的,不过难免于一些繁杂的事物处理上有些力不从心,想眼下合肥已经开阔出来,我江东却是同时接连着刘备,曹cao俩方,却是需要一个玲珑之人统筹的 孙权的话语一出,鲁肃当下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先前敷衍的话语说出,就代表鲁肃并不想参与此事,而眼下听主公的意思,好象是话里有话,明显是说给他听的,这 当下鲁肃带着疑惑的神色抬头望去,却正好撞见孙权那一副笑吟吟的模样,当下却是心中一突,要知道周瑜待在这个位置上的时间可不长,打退了荆州开拓了合肥之后,就已经宣告去世,这样的先例摆在前面,鲁肃也察觉到了自家主公那潜藏在心底的想法,他做了这个都督,谁知道日后自己会不会死的很难看呢?这想法不可谓是不对。 按照历史上来江,江东的都督历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周瑜赤壁一战天下闻名。之后病死,鲁肃成功的在维持了孙刘俩家联盟的前提下,收复了荆南四郡,之后也病死了,那吕蒙更是在夺取了荆州之后,回到江东就莫名其妙的病死,最后那6逊好象也没活到七老八十,这么多的都督都是年轻早逝?难道是巧合?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有了不小威望后就去世了?这不得不说的确说明了什么问题,也不知道是周瑜临死前对鲁肃交代什么,还是说鲁肃自己从一系列反常的事态中,提前现了什么,总之对于孙权眼下的这个态度,说实话,鲁肃极为惶恐。 只听鲁肃反应过来后,却是赶忙回道:“主公既然心中已有定计,属下自然遵从,属下今日时常精神恍惚,料想当是有疾病缠身,却是不便在言其他 这推脱的意思实在是太明显了,不过孙权也不介意,他还以为鲁肃乃是谦虚之语,要知道孙权早就在心中下了定计,要不此刻为何只召鲁肃前来商议此事?很明显他的决议已经是在心中盘恒了几日了。不过这也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想这鲁肃乃是一名文人,偏偏时常随周瑜四下征战,于威望上来说,不算高也不算低,最难得的是,历来联系刘备一方也都是他出使,这样的人物做了都督,一来便于孙权掌握权利,二来还能维持联盟的态势,鲁肃算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了,至于说其推脱,孙权并不介意,如果鲁肃当下直接应了下来,也许孙权还会怀疑忌惮一二,眼下嘛,最后一丝情绪也走了无踪迹。 当下孙权直接下了定义。笑着对着鲁肃言道:“子敬啊!眼下江东军心不稳,你却是要站出来的,日后在有合适人选咱们在商量也不迟啊?暂时就这样吧!自然你不舒服就快去休息,待回到江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