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里龙吟3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5页)

    第二章

    携来今年全河南府税收数目,以及预缴库税数的梁申甫,恭谨地站在玄玉案前。

    原本在忙其他公务,但在他一来后即搁下的玄玉,两手握着他呈上来的摺子,愈看,两眉愈是朝眉心靠拢,令等在面前的梁申甫,脸上伪装的笑意有些撑持不住,掏出帕巾频拭着额上沁出的冷汗。

    “河南府官员就值这些数目?梁大人,他们手下的佃户缴的可都不只这些哪。”玄玉以指弹了弹摺子,接着脸色一变,一把将它扔回他的面前“我不管你暗地里究竞收了多少好处,告诉你,我要上缴的税银,他们都得如数给我吐出来,若是少了一文,别以为我不敢拿你开刀!”官官相卫,以为有了同僚撑腰就可以耍花样?

    “王爷恕罪,请…请王爷再给卑职一点时间…"收了众官小惠的梁申南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他不悦地将手一扬“上税之前,尽快摆平他们。”

    “是。”连忙将摺子收回后的梁申甫,躬身行了礼后,连忙退出门外。

    在总管府内总是与玄玉形影不离的袁天印,转首眯了忙得不可开交的玄玉一眼,悠闲地踱至他的身旁。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此次过后,王爷不会以为梁大人下回就不再收贿短报税目了吧?”埋首在卷宗里的玄玉轻应“他不会有下回了。”也好,就撤了他换人做。

    袁天印倾身看了看他案上的东西“计划得如何?”

    “大致上都差不多了,现下,就差康定宴那边以及向圣上奏明此事。”深感疲累的玄玉,深深吐了口气,抬起手一揉按着酸涩的颈项。

    袁天印随手拿起他忙了半年的成果,打开摺子替他[审阅。

    在玄玉已写好要上呈圣上的摺子里,主要所述,除了洛阳来年在各方面的行政规划外,还有条最重要的地方建议——开凿运河。

    在充足了民生、掌握了洛阳官员,以及平定了地方后,玄玉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及早繁荣洛阳,倘若要为洛阳日后的财源铺路,那么开凿运河、畅通水陆运,则势在必行,只要运河一开凿完成,届时,洛阳则可望成为全国水陆交通枢纽。

    以洛阳的地理位置来看,京城长安位在洛阳西北面,长安往东之路自古即不太畅通,如此不但影响了政令的畅达,各地的粮食运往长安,不免费时费力。洛阳处在国家的中心地带,不但可有效治理江南、控制北方、巩固国防,在洛阳水陆两运畅达后,洛阳含嘉仓除可为官仓外,更可成为米粮转运处,全国各地可方便地取得粮食,洛阳更可因漕运,令米、盐、茶等民生物资所衍生的商道迅速繁荣,进一步成为全国经济重城。

    管家在书斋外出声“王爷,康大人到。”

    “请。”正等着他呢。

    “王爷。”

    “交待你办的事,办得如何?”也不待康定宴开口,玄玉在他一进门后即等不及的问。

    “回王爷,河南府附近州都,都已达成共识,且漕工与役夫这方面,也已不成问题。”与玄玉分头行事的康定宴,为了实现玄玉的计划,可是费了不少工夫。

    “办得好。”这下心头的大石总算是放下了一颗。

    “如今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袁天印边招呼康定宴坐下,边回头看向玄玉“开凿运河这事,王爷打算何时返京向圣上禀奏?”“父皇就要大寿了,我想用拜寿这名义近日内回京。”早点向圣上奏明请圣上下旨,底下的人也好早点动手。

    袁天印懒洋洋地提醒他“王爷,你可别忘了还有太子那一关。”圣上那边,十之八九是绝对可成事,但他似乎忘了提防他人。

    经他一说,忙过头、也急于成事的玄玉这才冷静了下来。

    “运河这事,太子知情了吗?”生性多疑的灵恩,在知道这事后必会多心,就不知灵恩是否会因此而做足了准备等他回京。

    “应当是知情了。”负责所有线报的袁天印,淡淡道出一个窝里反的人来“初晴日前才向袁某回报,近来。太子曾派人私底下与程大人接触。”

    “程大人?”玄玉抚唇笑了笑“怎么,那株墙头草想改攀太子这高枝?”

    “要不要下官派人把他盯牢点?”与玄玉同在一条船上的康定复,可不允许在他们的地盘上还有个想扯他们后腿的人。

    “有初晴盯着就行了。”袁天印不赞同地摇首“若是打草惊蛇,只怕太子反而会对咱们更加提防。”玄玉也同意“就照师傅说的办。”

    “还有一事。″在京城布有眼线的康定宴,在玄玉交待过后,一年来一直替他盯着某些人“日前宣王凤翔与皇叔贺玄武已从太原返京,准备为圣上贺寿。”

    说起那个自请为太原总管的凤翔,玄玉的表情即转为严肃。

    “太原那方面,情况如何?”好歹他也和凤翔做兄弟做了这么多年,凤翔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凤翔又是为何会挑上太原,他心底当然有谱。

    “如旧,宣王仍是没什么动静。”派去太原那边的探子回报,凤翔仍是和上任时一样,处处讨异姓王欢心外,并没有什么额外的举动。

    玄玉却不如此作想“师傅看呢?”

    “表面上,宣王是按兵不动,但袁某以为,不出三年,太原就将为宣王所有。”袁天印在说出推论之余,不忘再催上一催“咱们必须赶在宣王拿下太原之前,及早让东西运河浚通,次再贯通南北运河。”

    玄玉马上朝康定宴吩咐“去准备一下,两日后返京。”

    “是。”

    “王爷,此次回京,你可别带上余丹波。”在康定宴走后,袁天印忙不迭地向他叮咛。

    “为何?”余丹波是他手底下的红人,他要返京,余丹波按理自是同去,不带他去,这才反而招人疑猜。

    “为太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