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1/4页)
第十章 “发拉”的神甫听了玛茨科的忏悔,款待了他们;他们在那里歇了夜,第二天早晨启程。出了奥尔古斯克,转向西利西亚,在交界的地方,他们打算取道大波兰前进。这条路要通过一片大森林,日落时分,森林里听得见长角野牛和野牛的吼叫声,到了夜里,又可以看见狼的眼睛在浓密的榛果树后面闪烁。而在这条路上威胁行人的最大危险是,边界附近到处都有日耳曼人和日耳曼化了的西利西亚的骑士们的城堡。不错,在弗拉迪斯拉夫国王同奥波尔希克的公爵纳端斯普拉夫的战争中,由于西利西亚人帮助他们反对弗拉迪斯拉夫国王,大部分的城堡都被波兰人毁坏了;可是,还是小心警戒为妙,特别是在日落以后,必须备好武器。 他们就这样静悄悄地骑着,兹皮希科感到行程很单调乏味。距离波格丹涅茨大约还有一天的路程时,他们听到了后面有马匹的鼻息声和马蹄声。 “有人在追踪我们了,”兹皮希科说。 玛茨科正醒着,望望天上的星星,像个富有经验的旅行家一样回答道: “天快亮了。盗匪们在黑夜尽头的时候是不会拦路打劫的。” 兹皮希科却停住了马车,叫他的手下人拦路站着,面对着前来的马匹,等在那里。 一会儿,他果真在昏暗的微光中看到了好几个骑马人。其中有一个骑在前头,那人显然不想躲藏,因为他还在唱歌。兹皮希科听不清他唱些什么;只听到那陌生人唱到每一段的结尾,都得高高兴兴地喊上几声:“跳啊!跳啊!”“这是咱们自己人!”他想。 过了一会儿,他嚷道: “站住!” “你坐下吧!”一个愉快的声音回答。 “你是谁?” “你呢?” “你为什么要跟着我们?” “那你为什么要拦路?” “快回答,我们的石弓已经上弩了。” “我们也上好了,——推上,——瞄准!” “要像个男子汉一样答话,否则,该你吃苦!” 对方听到这话,却唱了一支快乐的歌,仿佛是回答兹皮希科似的。 吃苦人碰着吃苦人, 在十字路口跳舞… 跳啊!跳啊!跳啊! 他们干么跳得那么起劲? 大概是久别重逢。 跳啊!跳啊!跳啊!① ①歌词从俄译本转译。 兹皮希科听到这样一个回答,大为吃惊;这当儿,歌声停了,又是先前那个声音问道: “玛茨科老头怎样啦?他还活着么?” 玛茨科在马车上抬起了身子,说: “天呀,他们是我们自己人哪!” 兹皮希科策马向前驰去。 “谁问起玛茨科?” “一个邻居。兹戈萃里崔的齐赫。我找了你们一礼拜了,一路来都在打听你们。” “雷蒂①!叔叔!兹戈萃里崔的齐赫来了!”兹皮希科喊道。 ①英译本注:这是一个常用的快乐的呼喊,有时同别的字连在一起,也作为不幸的呼喊。 他们开始快快活活地相互问好,因为齐赫确实是他们的邻居,为人很有风趣,是大家喜欢的一个好人。 “唔,您好么?”他问道,一面同玛茨科握手。“是继续‘跳啊’呢,还是不再‘跳啊’了?” “嗨,不再‘跳啊’啦!”玛茨科回答。“但是我看见您很高兴。仁慈的天主,仿佛我已经到了波格丹涅茨。” “您怎么啦?我听说日耳曼人打伤了您?” “是呀,这些狗东西!把一支矛头刺在我的肋骨中间。” “您瞧!”兹皮希科说。“大家都劝他喝熊脂。等我们一到波格丹涅茨,我就夜里带一把斧子到‘巴齐’①去。” ①“巴齐”是凿在一棵树上的木头蜂房。然在黑夜中往往摸到蜂房去,猎熊的人就带了斧头等在那里。 “也许雅金卡有一些。” “哪个雅金卡?您的妻子不是叫做玛尔戈赫娜么?”玛茨科问。 “哦!玛尔戈赫娜不在人世了!玛尔戈赫娜葬在教会墓地里,到‘圣米克尔节’就三年了。她是一个刚强的女子,愿天主的光辉照着她的灵魂!雅金卡同她母亲一模一样,只是年轻些。” 山谷后面是山风, 女儿的模样总像娘。 跳啊!跳啊! “我告诉玛尔戈赫娜别去爬那棵松树,她年纪不轻了。可是她偏要爬;树枝断了,她摔了下来,伤得很厉害;三天里就死了。” “主啊,愿您的光辉照着她的灵魂!”玛茨科说。“我记得,我记得!她发脾气的时候,佃农们总要躲到草堆里去。她很能干。原来她从松树上摔下来了!” “她像一颗松果似地掉了下来。您知道,出丧以后,我悲伤得神志昏迷,他们三天都无法使我清醒过来。他们以为我死了。末后,我哭了很久很久。但是雅金卡也很能干。多亏她照顾一切。” “我不大记得她了。我离开的时候,她还没有斧头柄那么长呢。她能从马身下走过去,而碰不到马身。唉!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必定长大了。” “到‘圣爱格尼斯节’就十五岁了;但是我有一年多没有看见她了。” “您为什么没有看见她?您到哪里去啦?” “打仗去了。我不必留在家里,雅金卡会照顾一切。” 玛茨科虽然病着,可是一提起打仗,他就全神贯注地听着,还问道: “也许您曾经在威斯克拉威托特公爵那里待过吧?” “不错,我在那儿,”兹戈萃里崔的齐赫快乐地回答。“嗯,天主没有赐他好运气;我们给爱迪卡打败得够惨啦。他们先打死我们的马匹。鞑靼人可不像天主教骑士那样公开攻打你,而是在老远射起箭来。你攻打他,他就逃跑,接着又朝你射箭。对付这种人,你能有什么办法?我们军队里的骑士们都吹牛说:‘我们不用端起我们的矛,也不用拔出我们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