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三国_第122章锦帆甘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锦帆甘宁 (第1/3页)

    第122章 锦帆甘宁

    建安四年十月,并州战事李海在还不明了的情况下,又开始了江东扬州最后两郡庐江和豫章的争夺。驻守江东的近二十万水陆两军突然出动,强驱西进。庐江和豫章的孙策守军此时总共不过三万人,分别是庐江的两万和豫章一万人,对付这么三万军队而出动近二十万大军,李海的目的就是为了速战速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两地拿下,不给孙策以喘息的机会。在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准备之后,江北的张辽和朱桓两个军团汇集于合肥,江南的第7第10两个军团汇集于泾县,水军汇集于牛渚。

    江东大军兵分五路:江南两路,一路由徐庶指挥,臧霸的第7军团出泾县直线向西,沿长江进入豫章,进攻彭泽,柴桑(今九江),然后南下,进攻豫章的北部重镇海昏(今永修),一路由田丰亲自指挥张飞的第10军团,出泾县向南,经歙县向西,进功鄱阳和余干,最后和第7军团会师豫章城。江北两路,张辽的第三军团从合肥向西,进攻庐江的六安,龙舒,朱桓的13军团六万人从合肥出发,向西南直扑庐江的郡守舒县。李海自己则亲自率水军新组建的火炮舰队出击,攻击孙策军的水军和切断庐江之敌南逃进入豫章,以周泰和蒋钦的水军运送粮草。

    十月初一,李海一声令下,江东五路军兵开始雷霆出击。李海在牛煮登上江东水军的战船,在江东水军都督陈武和舒坚的陪同下,扬帆西进,逆流而上。三十艘新式的火炮战舰,紧紧跟随在蒋钦率领的水军大船的后面。今天是炮舰的第一次执行实战任务,每个水军的战士,包括两位都督陈武和舒坚都是对这战船威力信心十足,从平时的演练他们就相信这将是这个时代的一支无敌舰队。李海矗立在了望台上,按剑四顾,着着浩荡奔流的长江,碧蓝的江水清澈可鉴,船队过后,激起一层层洁白的水花,可惜现代社会中浑浊的长江之水,由于人为的生态破坏,让人觉得长江都快变成第二条黄河了。

    江北,张辽率领第3军团,离开合肥进入庐江郡,十月初九,大军行进到了皖北的重镇六安,驻守在这里的是孙策的部将陈横,在刘瑶战死豫章后,陈横就投奔了孙策。黄盖镇守庐江之后,特别看中六安这个地方,因为此地是连接庐江和淮南的要地,在孙策几乎带走所有的兵马进入荆南之后,黄盖就将本部的两万士兵分出一半交给陈横,让他在此守卫。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陈横根本就没想到,仓促之间慌忙应战,率领全部的一万军士上城守卫。张辽亲自指挥两万人在东门猛攻,吸引六安的守军积聚到东门,然后派遣鞠义和褚飞燕各率一万人,绕道南门和西门攻打,由于两门守卫太少,根本抵挡不住上万人的冲击,没费什么力气两人的部队就进入到了六安城,然后前后夹击,将陈横的一万来人堵截在了东门的城楼。陈横见城池攻破,大势已去,于是马上愿意投降。张辽命令褚飞燕率一万兵马北上,攻打安丰,阳泉等城。然后自己挥军南下,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又接连占领了无兵把守的龙舒县和居巢县,从舒县的后方堵住了黄盖的退路。在居巢张辽再次分兵,命令鞠义率领一万人马向西,攻取皖县。张辽自己则率领两万人前往舒县,来擒黄盖。

    另一路的江北大军在朱桓的带领下,一路层层推进,由东向西,攻占了襄安,临湖,在十月底,江北两路大军会师舒县,将黄盖团团围住。张辽命令军士向城*进一封书信,要求黄盖投降。但是没有回声,张辽立即命令大军全军攻城,很快舒县占领,到了城内张辽才知道,原来黄盖根本就不在城内,城内被俘虏的孙策军士招供到,早在两天前,黄盖就带着五千人望南边跑了,只留下了五千人在这里紧闭城门做幌子。张辽大惊,立即吩咐朱桓带领大军清扫舒县周围,自己带领人马出城向西追击,不出意外,黄盖肯定是向西或向南渡江了。

    黄盖得到江东出兵的消息,他知道要守庐江那是肯定守不住的,就算舒县城高墙厚,就凭手里的这一万来人,怎么抵挡的住从东面扑来的近十来万江东之军。要投降更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他黄盖的个性。既然不降,那就得想办法逃跑,黄盖知道不能坐在舒城等着被围,能跑则跑,跑不了被抓被杀只有靠天定了。于是黄盖命令留下五千军士守卫舒城,自己则带着五千人,在江东军到来之前先跑了。黄盖没有往南跑,他就算南下到了长江边上,也没船送他过江,孙策的水军都在鄱阳湖。黄盖只有向西而去,而且是一路狂奔,他知道后面随时会有追兵杀来,不敢怠慢。三天之后当他到达皖县时,原本想进城休息和补给一下粮草的,那知道城门打开,冲出来的却是辽东军,鞠义率领一万军士扑了出来,杀奔黄盖。黄盖吓的是带着士兵从侧面夺路而去,鞠义带着士兵截住他们,但还是没挡住黄盖,五千来孙策军倒是没跑了几个,一部分被杀,一部分投降。只有黄盖自己带着两三百人向西跑了,鞠义带着部队在后面随后追赶。

    南边的臧霸军,在十月中旬也攻下了彭泽。这时候江东水军也和驻扎在湖口的孙策水军相遇。湖口是鄱阳湖连接长江的水路咽喉,如果说鄱阳湖是一个葫芦形状的话,那么湖口就是这葫芦口,在这个瓶颈处的水中有一座山,叫做石钟山,石钟山又象一只踩在水中的鞋子,所以又叫鞋山,山的两侧,就是长江进入鄱阳湖的了条狭窄水道,孙策在鞋山上修建了兵营和水寨,巨大的木栅栏将长江通象鄱阳湖的水道封锁住。守卫在这里的水军都督是谁李海还不知道。豫章是李海的故乡,对这里的一切地形李海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要想最快的速度拿下豫章,最好的办法就是必须摧毁这里的水寨,然后水军进入鄱阳湖,运送目前已经拿下鄱阳城的第10军团从水路直低豫章城下,这样才叫兵贵神速。

    湖口长江水面,李海命令蒋钦的水军大船左右分成两队,缓缓向鞋山靠近,掩护中路的火炮舰队准备炮轰鞋山的水寨。就在这时,突然鞋山水寨寨门打开,一队艨艟从里面向着江东水军冲了过来。这一队艨艟大概约

    有三十来艘。桅杆之上的飘动的是七彩锦帆,在阳光的照耀下绚丽夺目。船身用桐油和生漆涂抹的是乌黑发亮,船体之上雕画着鱼目,虎口。女墙上面,水手弯弓搭箭,瞄准着前方,为首的一条大船之上,一面帅旗迎风展动,上书一个巨大的“甘”字。一员将领一手持盾,一手握短戟,矗立于颠簸的船头,岿然不动,好不威风。艨艟战船宛如一条长蛇,逶迤着向江东的水军而来。不但是李海,就连江东的水军战士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