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没有别人 (第2/5页)
楚些。” “也好!那你明日派人将他请到咱们府上来。” 元熙点点头“时候不早了,早些安寝吧。” 二人并排躺床上,元熙轻轻地拥着静依,听到静依均匀呼吸声,闻着她身上传来淡淡雅香,唇畔扬起一抹极为优美弧度,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次日,二人用罢早膳,元熙去了议政院,静依则是去了前厅,等着夏和。 “属下给王妃请安。”夏和身穿一件浅蓝色长袍,外面披了一件黑色绣有祥云图案斗篷。 “夏先生免礼。请坐。” 夏和也不推辞,到一旁椅子上坐了。 “夏先生,找你来目,想必王爷已是命人给你大致说了一下吧?” “回王妃!是。王爷命人传话,说是王妃想要建一所大型医馆。派属下前来相助。” “夏先生,这封城状况,你也看到了。王爷这阵子,正忙着让下辖三郡十六县建造学堂。无暇理会这些事,他常赞夏先生是他财神爷呢!所以,这一次,也要拜托夏先生了。” “王妃客气了。不知王妃空间是如何想?到底打算开设一间什么样医馆?要有多大?” “多大呀?”静依向外面看了一眼,轻道:“我意思,是将宋浩以前封城一处四进别院,给改建成医馆。” “四进院子?”夏和一惊,看向静依道:“王妃,此事王爷可知道?” 静依点了点头“他自是知道,也是他同意了。” 夏和闻言,略皱了眉头,手指自己膝上,轻轻地敲打着。“王妃,建这样一座大医馆,王妃可是想好了要招募多少大夫?多少伙计?” “大夫人数嘛,倒是不急,慢慢来。由少到多。再来,这四进院子,也只有外面是大夫看诊地方。”说着,静依站起身来,一旁桌子上,拿起笔画了画,转头道:“夏先生过来看。” 夏和略一犹豫,这可是平王妃!可是一看到厅内还有几名侍婢,应是无妨,便走上前去。 “夏先生请看,这里,便是外面一排了,咱们是用坐大夫坐堂之用,这一侧,为医馆专门配药之处。再往里走,第二进,为咱们医馆里人吃住地方。第三进院子和第四进院子分别是药材库房和病人观察区。” “观察区?这是何意?” “所谓观察区,就是将一些重症、路途远患者,留这里,由值夜大夫记得常看看。由咱们医馆伙计负责熬药。” “值夜大夫?王妃,您能否说再清楚些?”夏和此时已是有些明白了,只是有地方还是不太懂! “值夜大夫就是每晚都要留下一到两名大夫医馆内值夜。一来,是为了一些留医馆患者,方便关注并救治他们。二来,是为了一些寻常百姓家夜间有人得了急症,应急之需。” 静依打算将现代医院中一些管理方法和好习惯运用到这家医馆中,这也是她自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直想做,却是始终没有做成事。京城时,她也多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奈何京城中人们都太过有心计,若是锋芒太露,只怕自己就会被那些心思恶毒之人,给吃连骨头都不剩了! 还好,现来到了封城,这里天高皇帝远!而且这里本来就是元熙封地!元熙,自然也就是她。若是这里,她还不能随心所欲,岂不是太浪费了这'封地‘二字! 而夏和此时已是有些惊说不出话来了!这封城贫困,医馆也少,好一些大夫,都被当地官家或者是富商家给请进府中做了府医。不说别处,就是整个封城内,也不过只是有廖廖三四个医馆,而且越是因为医馆少,那些医馆大夫们收取诊金,便越是高得离谱!他走过了大渊那么多地方,这封城,几乎是大渊为贫穷地方,可是看病,却是花钱多地方! 现王妃想出这样一个法子来,若真是弄成了,那可真是封城百姓一大幸事呀! “王妃,您说法子倒是不错。可是这么大一间医馆,只怕是耗资巨大,咱们现已经是要救济灾民,还要准备明年平秋县治理风沙粮食、银两,现若是再弄这么大一间医馆,只怕这银子?” “我明白夏先生所想!你放心,咱们医馆目前只是对于一些有着官府文书老弱病残才有半价优惠。对于其它百姓则是正常收取药费,诊金分文不取!如此一来,百姓们自是可以得到实惠。而咱们这医馆自然也是会名声大噪!虽然大夫们不收取诊金,可是只这药费一样,咱们也是可以赚不少银子了。比起封城那几家医馆,咱们这医馆收费虽是低了不少,但假以时日,定会引得不少百姓前来看诊,这样,不但不需要咱们自己贴银子,还可以为咱们治理风沙出上一份力呢。” 夏和想了想,摇头道:“回王妃话,只怕没有您想这般容易!首先,这大夫,咱们现还没有着落。再者,即便是您和王爷想法子从外地请来了大夫,可是他们这封城并无什么名声,只怕是很难引来患者。毕竟,这病人看病,是以治病为目,咱们药费就是再便宜,可是大夫此没有什么名气,只怕也是很难办。” “这一点,你放心。你只需着手筹备前期之事就行了。至于大夫嘛!我可以先给你吃一粒定心丸,咱们医馆内坐堂大夫,可是连京城,都不一定能请到。” “哦?”夏和一愣,脑子转飞,这才想起,王妃是大渊第一神医贺道子关门弟子!一拍额头道:“是属下愚钝了!” 静依笑笑“夏先生是料理事务太多了。所以一时没有想到这一层罢了。” “是!那王妃若是没有旁吩咐,属下就先去准备着?” “慢着!咱们这医馆总得取个名字吧!再来,这偌大一家医馆,交给什么人打理才好呢。” 夏和也是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后,一拍手道:“王妃,不如就叫济善堂如何?” “济善堂?” “正是!王妃您想,现整个儿封城人都知道了这慈善堂是您和王爷出资筹备,谁不说您和王爷是大善人,是天底下好主子?咱们这医馆也借着这个'善'东风,就叫济善堂,这百姓们一听,便会不自由主地联想到慈善堂,定是会对医馆有所帮助。” 静依一想,也是,这夏和不愧是元熙为倚重财神爷!果然是有一套!“那好,就依夏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