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离开封城 (第4/5页)
痛楚之色,显而易见! “元熙,我很就会回来。再说了,你也看到了晴天哥哥传回来消息。现已经是出正月了,我要是再不过去,会耽误到一些植物种植。” 元熙将头埋了静依颈间,还不进地蹭一蹭“依依,我知道我现行为有些孩子气,可是我就是舍不得你!怎么办?我就是不想让你离开我。” 静依有些哭笑不得道:“元熙,我多去两个月就会回来了。你别这样!” “什么?”元熙登时就如同是一只炸了毛猫一般,险些跳了起来“你要去两个月?干嘛要去那么久?我还以为你多待半个月就回来。” “半个月?”静依这次真是有些无力道“元熙,我是去治理风沙,不是去游玩!两个月已经是了。你别再这样使小性子了好不好?” 元熙俊颜一垮“依依,那我将这里事务处理完就过去找你好不好?” 静依叹了一口气,道:“随你吧。元熙,我肚子饿了。” 元熙这才想起,二人到现还没用早膳呢!自己原本起早,再加上练了半个时辰剑,肚子也是早就饿了。只是刚才一听到静依说要去平秋县,整个人就不淡定了。什么也都忘了!现听静依提起,才有些纳纳道:“我也饿了。” 静依自铜镜中看到元熙表情,扑哧一笑“既然饿了,就去用早膳吧。” 元熙看到静依笑了,心情也是瞬间变得极好!看到心上人笑颜如花,也是从心底里觉得一暖“好,我们去用早膳。” 二人这才拉着手到了东暖阁,元熙如往常一样,亲手为静依布好了菜,二人都极为安静地用了早膳。 元熙放下筷子,看着静依也正拿帕子擦拭嘴角“依依,你打算带些什么人去平秋县?” “这府里女子侍卫队,我带一半儿走吧。我虽然不府里,可是府中事务总要有人打理。何嬷嬷便留府中,替我照看着。海棠有孩子,也就留府里吧。文华院里,总要有人守着。你堂堂王爷,也不能总是待后院儿呀!” “这样也好,可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不然,你将我十三血卫带身边吧。” “不行!”静依不待他说完,便直接拒绝了。“元熙,十三血卫是你身边为隐秘一批侍卫,也是你人身安全后一道保障。上次,你为了我,已经是让他们离开了你一次,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行了!” “依依,平秋县连年闹灾,谁知道现那边百姓是否是会心存怨念?万一闹起事来,伤了你可如何是好?” “元熙,你也说了平秋县里都是些百姓,我不会有事。真不用派血卫了。这样吧,我保证随时随地让司画她们跟着,就连睡觉也要让她们守着,这样行了吧?” 元熙想了想“罢了,就依你吧。” 元熙去了议政院,而静依则是命海棠她们地替自己收拾行装。 “殿下,您真要去平秋县吗?” “这不是都收拾行装了?怎么还这样问?”静依笑看着何嬷嬷。 “殿下,您一个弱女子,真去了那边又能帮上什么忙?还是留封城吧。” “何嬷嬷,你别再说了。我已经决定好事情,是不会再变。再说了,元熙也都应了我了。你就好好地替我守着这平王府就是了。还有海棠,我不,你要替我守好了这文华院!这王府里,可是还有几只老鼠没收拾呢!你们可都要给我小心些,别让人给我惹出什么乱子来。” “是。王妃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将这文华院守严严实实,就跟你时是一样。”海棠道。 静依点了点头“有你们,我放心。府中女侍卫,我会抽走一半儿。另外,元熙还会再派一支精兵与我随行。有什么应付不来事,就和司琴多商量。这次,她也会留王府。” 司琴听了,眼神一暗“殿下,您真不打算带属下去?” “司琴,这些年来,你一直跟着我。我脾气你还不知道?这次你们若是都走了,这王府里若是有什么事,谁来稳住场面?何嬷嬷年纪大了,海棠又不会武功。关键时刻还得靠你!记住,我不府里,你们三个就要将这文华院给我守牢了。一个苍蝇也不放进来!” “是!属下明白。”司琴说完,便去了院子,召集了所有女子侍卫,全部都文华院聚齐,将侍卫队一分为二,苏醒带着一队,王妃身边随护。 “殿下,柳杏儿和柳眉两个人跟您身边,老奴总是有些不放心。她们到底是年纪轻了一些。您身边还是得跟着个得力人才行。”何嬷嬷道。 “嬷嬷放心,有司画和司墨呢!她们两个跟着我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您放心就是了。” “殿下,王爷回来了。往这边儿来了。”柳杏儿禀报道。 静依点了点头,示意海棠继续收拾“别拿太繁琐衣物,还有,首饰也不要多带。多带一些便捷衣物。” “是!”“依依,晴天信到了。” 元熙一进门,便将手中厚厚一沓子纸交到了静依手上。 静依接过信纸,一行行地看着,脸上原本笑容渐渐散去,原本平静也是逐渐褪去!元熙看她眉心越拧越紧,也是知道不妙。 “依依,这里太乱,咱们去东暖阁说话吧。” 静依点了点头,二人来到东暖阁。静依坐桌前一张一张地又重翻阅了一遍。 “我来之前看过了,情况确是不容乐观。依依,看来,这一次,平秋县之行,你是非去不可了。” “元熙,将岳正阳借给我用阵子吧。” “嗯?”元熙猛地一抬头。 “让他带上些精兵,关键时刻,也许用上。” 元熙眉心一紧“你担心什么?”元熙脑海里猛然浮现了一出暴民闹事场面!平秋县连年闹灾,几乎可以肯定当地官员要么就是无能,要么就是当地情况实是太过糟糕。总之,这种情况下,是极易发生百姓暴乱。 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