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第1/3页)
第39章 当天傍晚赵长卿跟苏先生说明原由告了假,第二天一大早叫来福租了马车,赵长卿连带着中秋礼一并送去了凌家。 凌老太太见她一个人来,亲切的将她拢在怀里,笑“我的卿姐儿怎么一个人来了,你母亲没与你一道来?” 赵长卿笑“因为中秋快到了,母亲在家里事忙,爹爹在卫所也要天天当差,我正好闲着,母亲说她前天来看过外祖父外祖母了,今天就叫我来给外祖父外祖母送中秋礼。还叫我给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请安,问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的好。” 凌老太太听她小小人儿巴啦巴啦的说了这么一大套,颇觉有趣,笑“我家卿丫头更懂事了啊。” 凌大太太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可不是么?这孩子一看就叫人喜欢。要我说,都是念书的缘故,念书使人明理么。卿丫头一看就是个通透的人。卿丫头,你母亲跟你说了没,以后你四meimei要一道去伴着你念书了。” 赵长卿‘露’出欢喜无比的模样,笑道“昨天母亲就跟我说了,我正一个人念书寂寞,有三jiejie和四meimei去很好哪,我早就想找个伴儿了。”见凌大太太面‘露’喜‘色’,赵长卿笑意更深“今天除了给外祖母送中秋礼,我就是为了四meimei过来的。因为四meimei以前没念过书,想来并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东西。我都拟好了,正好过来‘交’给大舅母,待四meimei将东西准备齐当了,只管过去,我们姐妹本就亲近,一道念书只有更好了。” 说着,赵长卿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叠的四四方方的纸笺,展开后手双手递给凌大太太。 凌大太太接过来,一看是整整齐齐的字,顿时为难了,笑道“我这也不大识字。卿丫头干脆给我念念吧。”又还给了赵长卿。 赵长卿怕凌大太太不明白,索‘性’解释着同她说“念书就要写字,文房四宝一套,还有四meimei念的‘蒙’学的书,苏先生说了,先学《三字经》比较好,所以,大舅母还要给四meimei买本《三字经》。我现在每天要学画画,画画的颜料也要有一套的,除了颜料,还有放颜料的白瓷盘,和画画用的小狼毫笔,这个大舅母去笔墨店一问,店家就知道。小白瓷盘不用多买,买五个就行了。另外,琴太贵了,要十几两一把,现在我家里不大买的起,我就先学的笛子,笛子不贵,一百大钱也够了,大舅母再给四meimei买把笛子吧。围棋四meimei不用买,我已经有了,到时姐妹们一道用就好。” 随着赵长卿把要买的东西一样样的念出来,凌大太太脸上笑意渐去,赵长卿笑“还有一样,当初请苏先生到家里,包吃包住,一年四季衣裳,这样,苏先生一月一两的束休。如今我母亲跟苏先生说过了,三jiejie四meimei要去,恐要苏先生多尽心,苏先生一个只收一月一两银子的束休。” 凌大太太终于按捺不住,‘插’嘴问“还要拿银子?” 赵长卿理所当然“当然要有束休了。苏先生就是吃这碗饭的,舅母出去打听打听,外头开课教‘蒙’童的先生,都是这样收束休的。” 凌大太太道“不是请先生的时候已经给过银子了吗?” 赵长卿笑“那会儿苏先生只教我一个,包吃住包四季衣裳,还要一月一两呢?现在多了jiejiemeimei与我一道念书,自然要多‘交’束休的。其实大舅母想想,苏先生收四meimei一月一两,已是看在我家的面子上了,比当初教我念书时可是少要了不少银两。这也是母亲跟苏先生说了不少好话的缘故,因大家都熟了,苏先生方没好多要。” 凌大太太哭穷,一摊双手道“家里的银子刚给你大舅舅捐了差使,如今哪里来的银钱?” 赵长卿瞅着凌大太太身上簇新的棉袄,虽是棉布,却是新做的。不管凌大太太是真穷还是假穷,赵长卿正‘色’道“外公舅舅们都是读书人,外祖母也知道的,念书本就是个费银子的事。我并没有跟大舅母扯谎,要是大舅母嫌束休多,那四meimei学习文章功课琴棋书画,哪样不是钱呢?只是,大舅母一片爱‘女’之心,一意盼着四meimei成才罢了。像我念书,家里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银子。苏先生是个善心人,看我家跟大舅母是实诚亲戚,实在没有多开口。大舅母若是不信,只管出去打听打听,这样的价钱,全城都没有第二家的。” 赵家刚借给凌大舅那些银子,凌大太太到底还要些脸面,只得一笑“这我当然知道,哎,以往我竟不知是这样烧银子的差使。看你四meimei不似你这般有灵‘性’,念书怕也念不出个子丑寅卯,如今为着你大舅舅的差使,整个家底子都用光了,多一个铜板都没有,哪里有银子给你四meimei念书呢?既这样,还是暂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