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病急德川家康12大坂风云 (第5/5页)
阁算不上织田重臣…可能不当这般说。论交情,德川和丰臣与我都一样,我若偏向一方,怕招神佛耻笑。” 且元默默从怀中掏出玻璃酒杯,倒进酒去,凑在杯边嗅了嗅,自己先饮了一杯。 “嘿!我不是什么人物,犯不着投毒。我只是一介老糊涂,无论何时闭了眼睛,也无人惦念。” “织田大人,在下只有一事,想请您公正地评断一下。” “何事?” “在大佛殿落成礼之前,江户会不会提出移封少君?” 有乐目光锐利,眼珠上翻,不做声,单是举起杯子。 “我如今已无法判断了。幕府若不提,我想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可是…” “你等着瞧吧,市正。如今谈这些,已经迟了。” “迟了?为何?” “据我所知,真田昌幸之子…” “幸村?” “正是。听说幸村固执己见,不听大御所奉劝,要到大坂城来。看看你那表情,满脸狐疑,必是想问我是怎生知道的——木村常陆介的儿子常来舍下。” “重成吗?” “是。此子在当今年轻后生中,可是少有的稳健之人。当然,其母右京太夫局便是个沉着老练之人。他也跟我一样,可说欠着丰臣氏的恩义…他的父亲重兹,你也知,便是已故太阁下令切腹自尽的关白秀次的家老。”说到这里,他好像想起什么,忽然冷笑起来。 有乐总是以出人意料为乐,这一点,且元十分清楚,但是,他此时的冷笑却让人甚是不快。真田幸村已决定要入城,此若不虚,那才是关系丰臣氏存续的大事啊。 “织田大人,这并不可笑。重成说,此事已成定局了?” “据我的判断,已是无可更改。”有乐仍未停止冷笑“市正,你我都被人甩到一旁了。在作战方面,你我都已是明日黄花,被当成局外人了。” “竟有这等事?” “看来你也一无所知啊。大坂城主事的,究竟是大野修理亮还是明石扫部,已搞不清了,再加上真田幸村、长曾我部盛亲、毛利丰前、后藤右兵卫…把这些人与关原合战时的人相比较,我无话可说。反正三两日,仗自是打不起来…我也只能一笑置之。” “这话可不像织田大人所言啊。” “照你这般说,就凭这些人也能打起仗来?” “就算大坂无力对抗,但人家若以此为口实挑起战端,那该如何是好?” 有乐哈哈大笑“你也太小看大御所了。你觉得,像他那等人物,会和一个孩子较真?” “且元可不敢这般想,凡事皆有度。” 有乐摆摆手,根本不当同事“休要担心了,市正,你要明白,现在的江户和大坂根本不会动起手来。若江户觉得大坂碍眼,呵斥一声足矣。” “难道呵斥一声,孩子就不敢做声了?” “那就呵斥两声。大野和真田怎会真和江户动手?顶多就是虚张声势。所以,最好再候些时日,待他们的确出格时,再从旁提醒即可。”说着,有乐举起未喝完的酒“酒不错,此味真有达人品性啊。” “织田大人!” “你还在担心,市正?” “您能不能提醒夫人,让她有事也要与且元商议。” “不可。你最好莫多嘴。不挨一顿呵斥,迷惘之人不会醒来。” “可那时便事关领地和性命啊,一旦…” “那也无妨。六十余万石太多了,已故太阁大人侍奉信长公时,顶多也就十二万石。减少俸禄,天经地义!人的器量怎能敌得过神佛的裁定?哈哈哈哈!” 片桐且元心冷若灰。织田有乐斋不再是可商议大事之人,他已成了一介过于淡泊的古怪之人,纵然其所说不无道理,他却似早已对红尘厌倦。且元心中甚至生出这等疑虑:这并不奇怪,尽管有乐生为信长公的幼弟,却最终沦为大坂城的食客,亦未得到丰臣氏厚待。正因如此,他怎会为丰臣氏殚精竭虑? 但且元愈想愈觉得有乐斋不无道理。愚劣者必为优秀者吞并消灭,此几为天理。今川、武幽、斋藤、朝仓之子均不及父辈,现在各家均已后继无人了。丰臣氏也一样,未生出如秀吉公那般器量的子嗣,其衰败势为必然,无论如何挣扎,亦是回天无力。有乐似已洞悉世间一切,遂听天由命了。但是,幕府真要兵临城下,又该如何?他终与有乐不同,无法置身事外,即使以命相搏,也要尽力保全丰臣氏。 “再来一杯。”片桐且元为有乐斟满酒,隔了片刻,忽又道“织田大人,虽然人生来就有幸与不幸之分,但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亦绝非罕见——谋事在人…” “但成事在天啊。”有乐淡淡应道“蠢货们惶惶然四处活动,已把命运之门关上了。” “虽然且元就是那等蠢货,但无论如何,岂能见死不救?” “哈哈,既如此,那你就愚蠢到底,去助修理一臂之力好了。只管把秤砣金一块一块熔掉,拿着那些钱去收买更多的狼人。” “唉!” “那样的话,事情解决得就更快了。无论是呵斥,还是移封,大御所还是会让秀赖做一个大名,给他留下三五万石。人一生,只有所得与身份相符,才会安稳。嘿,早早死去,就更是安稳了。” 片桐且元阴沉着脸,闭口不言。有乐此时似已心冷如铁。但事到面前,自己能忍耐下去吗? 此时,且元竟想起自己的姓氏“片桐”来。丰臣氏家徽乃是三七桐,而与这个家徽大有干系的“片桐”现在却连一个可商议之人都没有了,真的变成了“一片桐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