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2·大坂风云_第八章钟铭风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钟铭风波 (第4/4页)

钟铭上出此难题,这是何等可悲之事!况且,一旦秀赖应对不周,家康晚年的名节就极有可能会被此事玷污。

    “明白。不是命令他们停止,而是延期,可对?”胜重复道。

    “正是。由于其中缘由不便告人,故大御所的意思,是以所司代大人的名义,将此令告诉片桐市正。”

    “片桐市正?”

    “是。市正乃明白人,他应明白此中深意,之后,亦会直接…”说到这里,直次突地顿住“真是气死我也,我连对路人说话都感到厌烦!”

    但板仓胜重却认真低下头沉吟道:“安藤大人。”

    “板仓大人?”

    “正好本阿弥先生在此,他欲为大人献上一杯清茶,我是不是把他请来?”

    “既是光悦,当然甚好。”

    “好,那就先用先生的茶清理一下肺腑吧。此事确让人费心,又苦闷又气愤。可不是还有人在捺着性子忍耐吗?”言罢,胜重用力击掌。此时光悦早已准备好,只等着他招呼了。

    光悦让两个小僧把风炉和茶具搬来,自己则一脸严肃进来,施礼道:“安藤大人,久未拜会,大人神清气爽,真是福气啊。”

    “先生也还是这般硬朗,亦是大好。”

    眼角发红的直次忙别过脸。板仓胜重用眼角的余光把这些看在眼里,他抬起头,以一贯的沉着声音对光悦道:“安藤大人希望品品先生的茶。就请煮一杯吧。”

    “遵命!”光悦专心煮起茶来。在二人用完茶之前,他什么也不想说。

    直次先饮,接着为胜重。胜重细细品味,把最后一滴茶都喝下,方放下茶碗,道:“本阿弥先生,大御所已下令延期举行开光仪式。”

    本阿弥光悦平静地点头“那是为何?”

    “因为钟铭当中含有诅咒德川的不敬文字。”胜重淡淡道“有问题的字句就是‘国家安康,君臣丰乐’八字,字句故意把大御所的名讳拆解开,暗望丰臣氏重振昔日风光。”

    “国家安康,君臣丰乐…”光悦在口中反复叨念,凝神思量,双眼突地放射出锐利的光芒。

    “先生也品出来了?”在板仓胜重的再三催问下,光悦竟忽然扭过脸。他的眼角也红了“清韩长老…唉,清韩长老也和在下一样,从心底里希望太平。”还没说完,他忍不住擦起泪来。他似未把此言理解为清韩的逢迎,仅是感慨清韩不知不觉把愿望渗透到铭文中了。他的话哽在喉咙里,面容扭曲,无语良久,方道:“清韩长老…怕是这样吧。”

    “是啊…清韩居然诅咒太平世道的脊梁,可憎!可憎!真是个可恨的恶僧!”直次恨道。

    “说的是啊。”光悦含混应道。

    “可是,大御所大人…不,不明就里的人,或许还认为清韩长老是个大忠臣呢。哼!”“是啊。”

    “幸好防患于未燃啊。不过,文字的效果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是。”

    “总之,长老已成为俎上鱼rou。不过…”

    “怎样?”

    “长老乃是侍奉佛祖的僧侣,还请莫伤及性命。”直次道。

    这倒是胜重未想到的“是,怎生说他也是一介僧侣。”

    “另有一件,钟铭很有可能会成为向后世诉说此事的重要证物,故请妥善处理,休要将其损毁。”光悦忽道。

    此言简直令人意外之极,胜重不禁瞪圆了眼睛,望着直次。直次探身道:“本阿弥先生,你说把那口钟好生保存,留给后世?”

    胜重也接着诘责道:“以我之见,诅咒德川的梵钟,最好立刻熔毁。”

    本阿弥光悦则一面擦着茶碗,一面道:“将钟熔毁,大御所大人和清韩长老就愈是悲哀了。不,右大臣也是如此。”

    “可悲?”

    “是。此次的事情是由愚人引发,故,若连那钟都要毁掉,此事就只能在愚人口中流传了。”

    “那倒也是。”胜重道。

    “可是,若把此钟留下来,到了后世,说不定就会有人用心听出这悲哀的乱世遗物之声。”

    “可是,”直次道“它也极有可能成为误解大御所的依据…还是应…”

    光悦使劲摇了摇头“《法华经》不也在某个时日不如其他经文为人重视吗?可不知从何时起,它便大放异彩,受人瞩目。凭小聪明行事,只是对愚者的袒护。让钟和钟铭就那般留存下去,任后人撞击,任后人去聆听,昭昭之心,天日可鉴!”

    直次和胜重面面相觑——光悦的看法竟与二人完全不同。

    “先生的想法真是罕见。可是,一旦以钟铭为由生起烽烟,大御所的一世英名…”

    “不会因此而被玷污!”光悦竟变成了斥责的语气“此事怎能玷污大御所的一生?如此敬畏神佛、施行仁政、热爱太平的大御所,怎会因为这样一事…到时,那钟才会发出巨大的鸣声。”

    “说的是。”

    “此乃阻止乱世重现之钟,不,是将残留于世人心中的乱世遗风一扫而光的钟,是警世之钟!它警告世人,愚蠢的执著将带来无比悲哀的战乱!人最可悲的是何物?是愚蠢!再也无比愚蠢更可悲的东西了。”

    “嗯。”二人抱着胳膊,不约而同沉思起来。光悦的思虑的确超凡脱俗。可是,事实果真如他所言吗?那钟何时才会真的鸣响?再过一百年、二百年,此钟将会如何?

    板仓胜重把视线投到庭院中的水池。忽然,他似觉立在池畔的一块石头仿佛在微笑。那块石头乃是信长公当年为足利义昭筑建二条城府邸时,从天下收集来的名石之一。当时之人已不在世,唯那石依然以同样的姿态静静伫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