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3页)
第四章 杜秋满跟沈银荷突然早到那日,初雪还觉得那只是族姑的阴谋,但经过几日,她发现那不叫阴谋,那叫阳谋——绝对是跟爹爹串通好的。 奶奶到大寿前都会住在寺院吃斋,爹爹就把娘带到临县去,家中无大人的时候,堂祖姑驾到,她这个一家之主也只能负起招待客人的责任。 说来,也是自己反应慢,春游过后她就觉得自己的爹爹在密谋什么事情似的,偶尔还会在他脸上看到一种“孩子,别怪爹,爹是为你好”的神情,原来是…就说嘛,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爹娘前脚一走,族姑后脚驾到,派去邻县的人还回话说,老爷和夫人在赵老爷家住得开心,打算多住蚌七八日才回来。 她一定什么都不知道。 爹…一定什么都知道。 娘不许她定亲,抱孙心切的爹爹就趁着奶奶大寿之名来这一招,大概是想让她跟银荷多多相处,最好是她色心大变,来不及许婚就先对着这族妹不规矩——要是她真的这样,只怕爹爹要开心的翻跟头了吧。 平心而论,银荷是挺美的,但她是个假公子,总不可能娶了这真族妹吧,两个女人家是要怎么传承香火? 现在呢,她已经几天没去城西大庄了。 第一天,陪族姑跟族妹在杜府走走,这府中虽然只有几口人,不过历经百年,宅子极大,主院数落,客院数十落,鱼塘,凉亭,梅园,荷花池,还有巧匠设计四季都有花开的花园,前院到后门得走上半个时辰,身为主人家,自然得带客人走一走,以尽地主之谊。 下午时,去邻县的人回来了,说老爷夫人要再多待几天,吩咐她这个未来当家,好好招呼族姑跟族妹。 族妹说,听说江南春光极美,想游湖看这初春颜色。 于是她叫来琴阁的游湖画舫,上面除了服侍的仆人还有琴师数名,茶水干果,江南的富贵小店一一奉上,琴娘们映着这湖光山色,弹着波澜壮阔的曲子,杜秋满自然大力称赞这江南美景,银荷没多说话,不过初雪看得出来,她这族妹眼睛很亮,嘴角边上还有一点点笑,看来是真心喜欢。 当然,如果她这少根筋的都看得出来,册云自然也看出来了。 这缘湖跟一般湖泊有些不同,春天时烟波弥漫,加上时有浓雾,眼前所及山色淡,湖色淡,一如水墨画,喜欢的人少,嫌无趣的人多,一直要到夏秋二季,圆湖恢复艳山艳水之色,游客才渐增。 册云说:“沈银荷能欣赏缘湖的山水墨色,倒也难得。” 外人听起来不过简单几句,但初雪跟他相处十几年,知道这几句话已经算是极大的赞美。 她看了看册云,又看了看族妹,想了想,问:“你觉得这银荷特别?” “我都说了,是‘难得’。” “跟特别有什么不同?” “难得可以有几个,特别只会有一个。”册云又是一副看小孩子的神情“懂了吗?” 知道那是“几个”,而不是“一个”,初雪莫名感到一些放心,便没有继续这个问题。 画舫行至湖中,此时将望过去,只有山,没有岸,一片苍茫,后来银荷跟琴师借了位,弹了一段长江曲。 初雪常听曲儿,自然知道银荷这曲子弹得扎实,也不知道花多少时间练来的,又见她手上戴着指套,知道那指套不能弯,套口又圈得紧,真不知道她怎么受得了。 杜秋满见这三公子看着自己女儿,颇为得意说:“银荷从小习琴,怕手指弄粗了,总是戴着指套,练起来分外辛苦。” 讲完不由分说地拉过银荷,让初雪瞧瞧女儿的手。 纤纤十指,白嫩得像青葱似的,初雪脱口而出“真漂亮。” “是吧。”杜秋满颇得意“这姑娘家,绝对不能做粗重的事情,免得将来夫家不喜欢,我连字都不敢让她多写,怕笔拿久了,手会长出茧子。” 初雪想起自己的手,一样是姑娘家,跟银荷却是天壤之别。 五岁起她就制笔做墨,每天一时辰,六岁开始习字,五张大字两张小字,手心粗,手指上也有笔茧,骑马打猎握缰拿弓,更把手磨得跟男孩子似的。 看着银荷白白嫩嫩的手掌,初雪第一次有种羡慕的感觉。 原来,那就是姑娘家的手… ★☆★ 晚饭过后,她跟册云在花园品茗赏月,讲起这件事情,因为她太认真了,倒是换来他一顿好笑“手是拿来做事的,为了保持漂亮而什么都不做,岂不是浪费。” “女孩子家的手,那样真的很漂亮啦。” “羡慕?” 她别扭了一下,承认了。 她已经是个十六岁的大姑娘了,以前对男女之事还不太懂,可是近一两年,她有时候也会小小的幻想一下自己穿上丝裙小袄,头插发钗的模样,穿绣鞋,抹胭脂,当一下千金小姐… “呐,你不觉得,姑娘家还是要有姑娘家的样子比较好吗?银荷整个人都是香的。” “从不觉得。” “你早上明明就看了银荷好几眼。” 册云好整以暇地看着她“那你早上又看着我做什么?” 初雪被他问得语塞,又不想承认自己早上就是想知道他到底要看银荷多少眼,所以才一直数。 她太了解册云,这种事情讲出来只会让他觉得好笑。 银荷让他觉得难得有优雅,自己却只能让他发笑,她才不要让他知道呢。 “倒茶。” 听得自家公子大吼,站在亭子外的小冬连忙进来伺候。初雪往嘴巴塞了口玫瑰糕,嚼嚼嚼,假装没听到。 月明星稀,册云脸上出现了淡淡的笑意“你羡慕沈姑娘,不过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