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mdash;mdash (第3/4页)
起对李卫点点头,就进去了。 我径直去了厨房,胤祥也跟过来,我把中午的事跟他学了一遍,把他笑得前仰后合,说:"我看他的样子也算家境殷实,就算是个纨绔子弟,也不该大字不识啊。不过人看着倒机灵得很。你这是做什么?" 第66节:狼迹(三)(3) 我用水淘着糯米说:"没见过我下厨吧,今天夫人我就露一手给你。京城没有这么好的糯米,管保不让你后悔。" 他不相信地撇撇嘴,这时小福子来回:"来了一个李公子,好像是住在隔壁的,要见爷。" "这人还真有意思,这么快就来认邻居了。"我手里忙和着说,胤祥也觉得有趣,整整衣领往外走,一面还回头说我:"刀放着让喜儿来吧,留神切了手。" "我哪有那么不中用?"我不服气地冲他的背影做鬼脸,想当初我在现代什么不是自己打理,换了副福晋的身体就成废物了不成?把葱切碎,加调料拌好rou馅煨上,米也泡好上锅蒸着,我遣了喜儿去外间奉茶,自己回屋收拾。 不大一会儿喜儿回来,一头还笑个不住,"什么事乐成这样?"我问。 喜儿拍着手说:"主子您是不知道,那个李公子可笑死人了,说话直白得不行。这会子管爷叫老艾,吃喝拉撒全打听遍了。爷哪见过这样的?已经被他搅得晕头转向,都不知道怎么招架了。奴婢不敢当他面笑,憋了这半天,不过看爷也快憋不住了。" 我只想像一下就已经笑个不停了,心中万份同情胤祥。 半个时辰后,蒸好的米饭已经晾凉了,我把它拌上rou馅,搓成龙眼大的丸子,下锅炸至金黄,顿时喷香扑鼻,外层酥松内里软糯,我自己尝着满意得很,装好一大盘端了出去。没想到这么大半天,那两个人居然还在聊。 "你知不知道,李卫居然跟我同庚。"看见我过去,胤祥跟我说。 "是吗?那可真是有缘呢,就请李公子也赏脸尝尝我这个丸子,名字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我把盘子放下,喜儿早已布好筷匙,李卫倒也不客气,眼睛笑得眯在一起:"艾夫人不用公子公子的,李卫是个粗人,直叫名字就是了,难得跟老艾投脾气,少不得没事就来烦你们呢。" 听他说话直率,倒叫我忍俊不禁。胤祥夹起一个咬了口,含糊说道:"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个?往年在家怎么没见你弄过?" "往年没那功夫,这会子想起来了,这是道徽菜,规矩是只有年下才能做呢。"我一边说着,一边把喜儿端来的其他菜式一一布上来。 "徽菜,提到安徽啊,老艾,那可是个多灾多难的地界儿,凤阳周围几县简直就是十年九涝,还有一年旱灾。"李卫边吃边说。 胤祥扑哧笑出来:"依你这么一说竟没有好时候了。" "可不就是!每年遭了灾的不知道多少。老艾,你是打京里来的,我倒问问你,朝廷每年真有往地方拨救灾粮钱么?"李卫突然严肃起来,一双笑眼也借着酒劲瞪圆了。 "有啊,不只这个,每年还派皇子亲王的亲自押送呢。" "那怎么饿死穷死的人仍然那么多呢?若是朝廷没有拖欠,那就是钱粮都喂到狗肚子里去了!"李卫把酒盅重重地顿在桌上。 胤祥也沉思起来,李卫又说:"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还真想当个官呢,管不了多大,起码把眼前这地方整整。" 胤祥倒也不跟他客气:"那你既有这想头,怎么不认字呢?" "你不知道,我从小就没了爹娘,就留下这么个还不错的家底,没人告诉过我要上学,不过也活这么大了。听人说,官是可以花钱捐的,说不定多咱我就去捐一个呢。" "那你不认字怎么当官?"一听捐官,胤祥不禁皱了眉头,但是他看看李卫认真的表情,又说,"要不你常来找我,我教给你点学问,总够用就行,起码认得'就不告诉你'这几个字。" 李卫红了脸:"那五个字我已经认得了。"说完他和胤祥齐声大笑,厅堂里溢满了爽朗的声音。 从那天起,李卫几乎除了回去睡觉以外整天泡在我们这,就连除夕夜也不例外,伙食费大增倒是小事,只是老也不让我们二人世界一下着实叫人郁闷,也不知道这李卫家境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大岁数也不娶一房媳妇,又不好细问,也只能由着他们去。好在有他的存在,胤祥在这里的生活明显丰富了很多,再没有时间黯然了。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宫里的年例一直到四月才到了我们手里。一番精打细算后,我问胤祥:"你打算就这么在这儿住下去了?" "你不愿意么?现在不是挺好的?"他用手巾擦着脸,"两江向来是多灾地,尤其是寒暑两季,我想留在这确实看看是怎么个情形,李卫倒是知道不少官场的不地道,跟他聊聊,我还能有点东西报给老爷子。" "又是李卫。"我故意拉下脸,"正经他快成了你的'福晋'了,要不我跟他换换,我借他那院子住两天?" 他呵呵一笑,碰碰我的额头:"小心眼儿,你天天那副假笑我都看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