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2/6页)
为这和尚不但骑着一匹鞍辔鲜明的快马,而且还手提金杖,背上又背着一柄镶满宝石的宝剑。 但这个威风凛凛的和尚,当他一看见计神工之后,立刻就从马鞍上滚了下来,没头没脑的大声叫道:“阿弥陀佛来得正好,年糕腊鸡猪肝rou统统上等之至!” 众人都是听得莫名其妙,计神工已呵呵一笑,道:“爽快和尚,三年不见,你说话还是和从前一般又急又乱,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 众人听见计神工这样说,才知道这和尚就是江湖上大大有名的“急僧”爽快和尚。 爽快和尚性子极急,说话更急,以致往往令人为之摸不着头脑。 爽快和尚只好咳嗽两声,清清喉咙一下才道:“洒家的意思,是说很欢迎计大师莅临敝堡,正是阿弥陀佛大好之至,恰巧敝堡为了迎接新岁,准备好了不少上佳年糕、腊鸡、猪肝rou等等,正好大家痛痛快快吃喝个饱是也!”他这样详细地解释,众人方始恍然。 这时候,沈必理走了上前,笑道:“爽快和尚,还认得俺吗?” 爽快和尚立刻露出了极喜的神情,接着哈哈大笑道:“堂堂朝廷大将军,洒家又怎会忘掉?” 沈必理道:“俺做大将军时,你已经是个和尚。” 爽快和尚道:“洒家是个屠户出身,后来一时失手杀了一撮龟儿子,给官府的王八羔子逼得走无路,终于给逼上和尚寺,变成了如今这么一个混帐的秃驴!”说到这里,忍不住又是哈哈放声大笑。 笑声甫止,又瞪沈必理道:“你今天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微服出巡?” 沈必理道:“什么微服出巡?俺已辞了将军之职,不再是朝廷的武官啦!” 爽快和尚一楞,道:“皇上对你如此倚重,你怎可以不干?” 沈必理悻然道:“不干就是不干,管他倚重不倚重。” 爽快和尚“啊”了一声,道:“洒家明白了,准是官场中尔虞我诈的风险,你应付不来,也许是懒得去应付!” 沈必理不禁叹了口气,道:“你说得也差不多了,但最好就是不要说,以免让大家都感到不高兴。” “说的是!说的是!”爽快和尚点头不迭,忽然把背上的宝剑解了下来,恭恭敬敬的递到沈必理的面前。 沈必理接过宝剑,脸上忽然冒起了一些奇特的笑意。 “这柄剑在你手里多久了?”沈必理淡淡的问。 “十二年零三个月。”爽快和尚答。 沈必理又笑了,眼睛闪亮着温暖的光芒,道:“想不到你还记得这样清楚。” 爽快和尚道:“这柄剑,洒家当时只是向你借来瞧瞧的,想不到一借就借了十二年。” 常挂珠好奇走过来,瞧着宝剑一会才道:“剑鞘和剑柄都很不错,就不知剑锋锋利不锋利?” 沈必理笑了笑,缓缓地把剑从剑鞘里拔了出来。 剑锋一出鞘,立刻就光华四射,把常挂珠的眼睛逼得睁不开来。 “好剑!真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好剑!”常挂珠深深地吸了口气。 沈必理把剑插回鞘里,才道:“你可知道它的来历?” 常挂珠道:“当然知道。” 沈必理一愕,道:“你知道?” 常挂珠眨了眨眼,目注着沈必理道:“这剑是你借给和尚,然后这和尚现在才还给你的。” 沈必理不由哑然失笑,道:“你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常挂珠点点头,道:“就是这些。” 沈必理道:“但这柄剑是谁铸造的,它的名字叫什么知道吗?” 常挂珠搔了搔脖子,讪讪一笑,道:“这就得沈总调度再详细诉说,俺才会知道了。” 豹娘子脸色一沉,道:“你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最好少点开口。” 常挂珠只好立刻闭上嘴巴。 沈必理这才缓缓地说道:“这柄剑,是在三百六十年前开始铸造的,但却花了整整一百年才铸造成功。” 岳小玉一怔,惊奇地道:“铸一柄剑,居然要花一百年的光阴,岂不是穷一生之力也铸造不成吗?” “你说对了。”沈必理点点头,道:“合力铸造这柄剑的,是终南山万斗庐的荆家父子。” “是不是荆残铜和荆裂玉父子?”豹娘子问。 沈必理有点诧异地望她,道:“你也知道这两个人?” 豹娘子感慨地道:“老主人尚在时,曾经对我们提起过终南山这两位前古异人,而且还说过,荆家铸剑之术,在近五百年内堪无人能出其右。” 计神工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先师在世之日,也曾对我这样说过,这对荆家父子荆残铜活到八十九岁,荆裂玉活到九十三岁,而两父子为了要铸造这柄‘倚马神剑’,总共花掉了整整一百年的光阴。” “倚马神剑!”岳小玉长长吐出一口气,忽然想起了练惊虹送给自己的“倚马可待经” “倚马神剑跟倚马可待经会不会有什么关连?”岳小玉心里不禁这样想。 沈必理把倚马神剑紧紧地握着,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剑是宝剑,更是名剑,但它已在江湖失落了许多许多年,直到八十年前,才又在江湖上重现。” 常挂珠立刻追问,道:“八十年前,这一柄剑在谁的手里?” 沈必理道:“它落在当年吏部尚书管荣的手里。” 常挂珠道:“管荣又是怎样得到这一柄剑的?” 沈必理道:“这就无从稽考了。” 常挂珠“唔”一声,道:“年代太湮远的事,咱们也没有深究的必要,但不知道后来又怎样了?” 沈必理道:“管荣有一独生女叫管艺花,她嫁给平西大将军周柱定,当时,这一柄神剑也是嫁妆之物。” 常挂珠皱眉道:“以神兵利器作为嫁妆之物,倒也古怪。” 沈必理道:“周柱定是一员武将,对这柄剑十分喜爱,每次出战沙场,定必携带此剑上阵。” 常挂珠道:“周大将军携此剑上阵,未知吉利与否?” 沈必理道:“吉利之至,他到了六十二岁那年才辞官,上阵冲锋杀敌次数不知凡几,但每次到了凶险关头,都能逢凶化吉,平安归来。” 常挂珠呵呵一笑,道:“如此说来,这真是一柄又锋又利又吉利的宝剑。” 沈必理道:“周柱定退休后,就把这柄剑传给儿子周继文,这周继文人如其名,虽然父亲是一员大将,但他却天生文弱,而且不喜练武,所以虽然得到‘倚马神剑’,却是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