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节韩楚故地的惊人秘密 (第3/5页)
。白胖者笑问:“敢问亭长高姓大名?” “有劳大人动问。小吏姓刘名邦,字季。叫刘邦、刘季都一样。” “刘亭长,我等欲在贵亭歇息两日,或有公务相托…” “好说!不歇息没公务,要我这亭治何干?刘邦绝不误事。” 两黄衫人颇为高兴。这个亭长没有寻常小吏那种猥琐卑俗唯唯诺诺,既似官风又似侠道的干练,使人觉得如同面对一个老友一般。两黄衫人对望一眼,同时点了点头,说了声好。刘邦侧身相让,一拱手说声大人请,便陪着两黄衫人走进了亭院。 这是秦时通行的标准亭院:六开间,三进深,左右两分。第一进右三间,住六名传邮骑卒,左三间住一名管邮件的小吏。第二进,右三间是亭长室,左三间便是接待过路官吏的宾客室。第三进是后院,庖厨、库房、马厩与几名亭卒等均在后院。一进亭长室,两黄衫人刚刚坐定,刘邦高喊一声:“给大人上茶——”话音落点,一名年青小吏便捧着大盘进来摆上了陶壶陶碗,熟练地斟好了凉茶。黑瘦黄衫者默默饮茶,似乎不善言谈的模样。白胖黄衫者却与亭长颇为相得。 “亭长这官儿做得颇有气象也!”白胖黄衫人颇有赞赏。 “惭愧惭愧!小亭长既管官道传邮,又管十里之民,事不大头绪繁。不提着神气摆布,还真是乱麻一团哩!”刘邦天生地自来熟,话语叮当一连串。 “亭长何时退出军旅?” “惭愧!在下没赶上为国效力,想吃军粮没混上。” “噢?亭长大都是退役百夫长做的也。” “回大人,”刘邦一拱手道“简言之,一个老友举荐我做了县府外吏,跑腿办些小差。县令见在下尚还使得,适逢泗水亭长三年前病故,就叫在下补了缺。” “好!”白胖黄衫人一笑“比老兵亭长做得好。” “大人夸奖,在下自当铭记!” “说说正事了。” “好!公务何事?要否本亭效力?” “先说小事。我有一宗邮件,要尽快传往咸阳。” “多大物件?公文还是器物?” “一只铜匣。不大。”白胖黄衫人比划着,却没有回答是否公文。 “大人放心!我泗水亭传邮从未出过差错,除非写错了地名人名。” “好!亭长是个干才。” “只是大人需登录姓名、官职、传邮何物。成例,大人不必介意。” “那是自然。我乃少府尚书,姓张名苍,传邮册件一函。” “老二!记:少府尚书,张苍,册件一函——” 呼喊落点,庭院立即传来高声应答,显然是一边复述一边写。 “老二,是何官职?”白胖黄衫人有些惊讶。 刘邦一阵大笑:“我的大人也!我亭长老大,传邮吏次之,岂不老二嘛!” 白胖黄衫人扑哧一笑:“奇也!老二?还有老三么?” “有!一直到老十二。”刘邦呵呵笑着“亭员十二,分为前老六,后老六。前老六是正吏,后老六是亭卒。邮卒、庖厨、马夫都算,统共老十二。” “亭长之治不像官署,倒像是江海风尘之门派了。” “大人有所不知。”刘邦几分诡秘又几分嬉戏地眨着亮闪闪的细长眼睛笑道“杀猪杀尻子,各有杀法。乡野吏员仆役都是粗人,老二老三一吼叫,又豁亮又明白。我若腆着肚子板着脸,官腔叫传邮吏,叫庖厨,叫马啬夫,不说我烦,粗人听着也不给劲!有的你叫几声他还木着,不知道是叫他。所以呀,索性老大老二老三。嗨!粗是粗,管用!大人可去打听,俺刘邦做亭长几年,没出过一件差错。” “好好好,管用便好!”白胖黄衫人也爽朗地笑了。 “亭长倒是个人物也。”黑瘦黄衫人罕见地说了一句。 叙说得片时,亭长刘邦将两位官宾安置到了最靠近后院的两间大房子,说这里又凉快又幽静,是亭院最好的住处。白胖黄衫人打趣笑道:“你说最好便最好?安知你不会留着最好的房子给大官住?”刘邦哈哈大笑道:“大人呵,留好房子等大官,那是蠢货!刘邦要那样,还不叫唾沫星子给淹死了?我这泗水亭,统共十三间宾客房,谁来了都尽最好的安顿,不独对大人。说白了,谁来得早谁住得好。要是只剩最后一间,宾客不满意,我便给他加派个亭卒侍奉,宾客还是高兴。所以呀,人都说,刘邦安房间,人人都喜欢!大人你说,目下天气大热,一个宾客没有,我能将最好的凉快房间空着么?”白胖黄衫人听得饶有兴致,对黑瘦黄衫人笑道:“这刘亭长是个好商人也!卖货不惜售,拣好的出手,剩一个不好的,还给你额外好处。有道理有道理,理财经事之道也!”黑瘦黄衫人淡淡一笑道:“夜来小酌一番,亭长意下如何?”刘邦立即爽朗地一拱手:“在下高攀!两位大人只管歇息,一切有我。” 暮色时分,河畔亭院清风习习。 刘邦将酒案设在了庭院正中。两位黄衫人一进庭院,不约而同地说了声好。院中大青砖地面已早早用清水浇泼过几次,三方芦席三张木案,整齐洁净又空阔通风,耳听流水蛙鸣,目望朗星明月,实在是难得的天成村野意趣。案上酒食,却是久负盛名的泗水青鱼、粳米饭团、兰陵老酒。两位宾客一来,刘邦就一拱手笑道:“这鱼是我下水捞的,米是自家人送的,酒是我买的,全与官钱无涉。两位大人放心吃喝,秦政奉公守法,在下还是明白的。”自胖黄衫人笑道:“吏员住驿站,自家补钱便可请客。说好的我等补钱,如何便要你自家劳作了?”刘邦呵呵笑道:“常在水边走,谨防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