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新形势下如何对待民意 (第4/5页)
金黄的即将收割的水稻,而现在,那里是一大片荒草… 正看着,有人喊:“思源市长,早嘛!” “啊,天焕同志,早晨空气好啊!”居思源边低头看菊花边道。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这诗就写菊花,好!思源市长,昨晚真是…” “没事,是我的原因。我只是准备随便走走。没事。” “我已经狠狠地批评了他们,待会儿让他们过来给你检讨。” “那就没必要了,他们没有错。执行命令嘛!是吧?” “啊,对,对!居老最近都很好吧?” “还好。” “前年,啊,大前年了,居老八十七,好像是,省级老干部考察团到过流水,我那时刚当书记。居老思路清晰啊,当时还与我讨论过诗歌写作。算起来,我的父亲还是居老从前的部下,抗美援朝时,我父亲在居老所在的师当兵。” “老爷子他不懂诗,只懂得带兵打仗。” “啊,那是。居老对诗很有见解。另外,他也不仅仅是带兵打仗,后来当省委书记,老百姓多拥护!” “哈哈,哈哈!” “我记得当时居老还对我说,做人就要像做诗,要干净。说得多好!我们这些后辈,都得干净哪!所以有时我就想,写诗可以清心,练字可以守静。‘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哪!” “说得好,一枝一叶总关情。天焕同志如果能思行统一,流水会发展得更快的嘛!” 焦天焕愣了下,脸一红,旋即道:“我是努力地做着的。思源市长以后会逐渐了解的。这点,渭达书记很清楚。” “啊!”“不过,思源市长哪,现在…唉,怎么说呢?我和渭达书记汇报过,流水的情况很复杂,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总是将权字当头,谋权谋利。我很痛心哪!这方面以后有机会,我再专门向思源市长汇报。” 居思源想,焦天焕这“谋权谋利”四个字用得真好,不愧是诗人啊! 上午,居思源看了两家企业,规模确实很大,都是机械制造企业,一家是浙商投资的,一家是流水民营企业;又看了流水经济开发区,从规划上看,开发区面积近十平方公里,现在已完成征地八平方公里,包括国际大酒店后面那一大片空地,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征下。开发区现有企业总产值占到流水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税收占到百分之七十。焦天焕一路上兴致勃勃,不断地向居思源介绍,而黄松则一直跟在后面,偶尔插上两句,也都是居思源先问,他才答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之间的关系,在官场确实是很微妙的,但搞到这样,好像还并不多见。难道徐渭达书记没有察觉?这样的两个一把手怎么能搞好工作?至少不能更好地搞好工作。 回大酒店后,居思源听取了流水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都是些面上情况,说好的多,说不好的少。当然,也说到了一些制约因素,主要都是资金和政策。居思源从头到尾只问了一个问题:“开发区的那么多企业,最初的组成是什么样的情况?”分管工业的副县长解释说:“一半是从各乡镇民营企业中迁移过来的,另外百分之三十是近些年成长起来的,还有百分之二十,是纯粹外来投资的。”居思源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圈中是开发区,布满企业,而圈外,是各乡镇,企业则大多迁移了。这或许就是开发区建设中一个很大的误区,从好的方面讲,集中了企业,形成了优势产业;不好的方面,增加了投资,削弱了乡镇经济。同时,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土地的大面积重复使用,土地浪费现象惊人。 会议最后,焦天焕请居思源市长作指示,居思源没说,只说这是调研,具体意见等开座谈会再说。看得出来,居思源情绪上不是很好,这让焦天焕很是着急。他问华石生:“到底怎么了?思源市长第一次到流水,就这样…在桐山是不是也这样?”华石生说:“我也不知道。不过在桐山,思源市长情绪很高的,还专程去看了万亩山核桃基地。至于到了流水,怎么这样了,谁搞得清?领导的事,特别是刚来的领导的心思,就像女孩子的心思一样,谁也搞不懂的。” “你搞不懂没事,我可就…”焦天焕忐忑着。 中餐,居思源提议不要喝酒,饭后也没休息,就直接回市里了。接下来的几天,他又先后跑了三个区,到农委、经委、文化、交通等十几个组阁局或职能局进行了调研。每到一个地方,他主要是听和看,基本都没发表什么意见。即使说几句,也是在桐山和流水说过的话。结果,大部分单位的一把手都悄悄地问华石生或者马鸣:“市长到底是什么态度?对我们工作不满?还是…”华石生苦笑了下,说:“我们也不知道。反正一路上都没表态。那就等着调研结束的座谈会吧。”、米、花、在、线、书、库、"bOOK。mI花。nEt" >bOOK。mI花。nEt "bOOK。mI花。nEt" >bOOK。mI花。nEt 周末,居思源先是在江平参加了一个饭局,对口接待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个调研组。饭后,回省城。刚到家,就接到老领导王则的电话,问他在不在省城,如果在,明天中午他同安心同志一道,还有其他几位报社的同仁,大家一块儿聚聚。 居思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王则是原来省报的老总。当年,居思源从复旦中文系毕业,按照当时的分配方向,他应该到学校教书。而教书,他并不愿意,他最乐意的是当个记者。考大学时,为填志愿,父亲差点揍了他。父亲让他报考军事学院,而他执意要上复旦新闻系。父亲最后拗不过他,任由他去,却不想是到了复旦,却录取在中文系。分配时,父亲拒绝给他说话,他只好硬着头皮找也是父亲老部下的当时省报老总王则。王则一见他就问:“同居老头弄僵了吧?” 他只好答说:“是的。” “想到报社?做记者。” “是的。” “回去写篇稿子来,什么内容我不管。只要是新闻稿就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