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寻仇 (第5/5页)
业吗?他让罗伊再次去一趟王广林子那里。可是,罗伊又去了两次,两次碰了钉子。 在古玩街,古玩店的老板彼此串门是常有的事,而伙计店员则鲜有互相来往的,除非是老板派去的。因为,怕担“走漏风声”“出卖信息”的嫌疑。罗伊是个例外。人们已经习惯于她的出出进进。但今天罗伊三进王广林子的古玩店,还是惹人注目了。有个老板来找王广林子,问:“哥们儿,是不是有好消息了?” “屁!” “罗伊可来了三趟了!” “来八趟又怎么样!” “你们之间肯定有事,今晚我请你喝两盅,你有好事可得想着哥们儿!” “有什么好事?有怪事!马齿苋刚在红帆会所讲完田黄石,就又买田黄石,接着就让拍卖公司认定为假货,白砸里三百万,你说是好事还是怪事?” 王广林子此时还不知道马齿苋已经躺在医院里生命垂危。否则,他的疑团肯定更大。 张先令亲自来了。串门的那个老板点点头赶紧退出去了。而王广林子正在电脑前玩枪战游戏,专心致志,对张先令根本不睬。事情就是这样,你是古玩街的龙头老大,这没错,但你不是我的领导,你也不是工商税务,你也没帮过我,你来了就来了,我没必要远接高迎。张先令暗想,我如果做了收藏家协会会长,你还会这样吗? 张先令也不叫王广林子,而是把一张三年前的《艺品周报》拍在他的眼前。王广林子推到一边,继续打游戏。张先令再次把报纸推过去。王广林子不得不拿起报纸。映入眼帘的是头版头条的新闻,但这却是一条三年前的旧闻:“今年7月12日,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最高价格记录在伦敦诞生——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两亿多人民币成交。尽管它的最终得主是位美国藏家,但是在现场参与角逐的一位黄皮肤、黑头发、个头不高的东方人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王广林子终于把游戏暂停了,抬起头问:“老大哥有事找我?” “没事没事。让你瞧瞧这个。”张先令从口袋掏出一个吃饭用的青瓷小碗摆在王广林子面前。王广林子蓦然间便觉得眼前一亮,天,元青花折枝菊花纹小碗!拍卖公司组织春拍的时候,王广林子在预展上看到过与这个小碗一模一样的一件元青花,当时标价十万,他找到管理人员想以十万块钱买走这个小碗,但管理人员不卖,说要竞拍,让他非常扫兴。嗟叹自己没有门路。因为他知道有人买过预展的东西,那肯定有着很硬的人际关系。后来从《艺品周报》上看到,那个小碗拍出了十八万的高价。 “春拍时是你买走的?”王广林子歪着脑袋问张先令。 “哪里,我这是从一个建筑工地老板手里匀过来的,是他们在挖土方的时候挖出来的。” “跟我显摆,馋我?” “我匀给你。我知道你在春拍的时候想买预展的元青花小碗,可是让人给撅了。” “甭提那些,窝火。你这个打算多少钱给我?” “这种东西成双成对才值钱,单蹦的不行,所以我也不多要…” 张先令的话还没说完,门外一声“妈那X”的叫喊,紧接着,门被一脚踹开,马家驹突然带着一身酒气踉踉跄跄地一头撞了进来。只见他脸色涨红,两眼冒血丝,一把薅住张先令衣领就粗门大嗓喊起来: “张先令,蓝海古玩街的头号大骗子!你跟大伙说说,那块田黄石是怎么回事?” 王广林子和屋里的伙计立即站了起来,外面又跟进两个看热闹的人,加上张先令和马家驹,这个小店被挤满了。张先令也不说话,只是抓住马家驹的手使劲挣脱,但挣不开,他的脸也被憋得通红,便使足劲猛地一推,马家驹便一下子摔倒在地上“当啷啷”一声,一把匕首从马家驹身上掉出来,掉在一个伙计脚下。伙计吓得急忙一闪。马家驹伸手去抓匕首,但被张先令用脚踩住。 “没出息的东西!拿这个吓唬小孩儿呐?我玩儿飞刀的时候,你还在你妈的腿肚子里转筋呢!” 张先令说完,就弯腰把匕首拾起来,在他刚把腰直起来的同时,突然将匕首向王广林子店堂里的货架掷了出去,人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匕首已经“当”的一声,不偏不倚地钉在货架的横橙子上!王广林子大惊失色,吓出一身冷汗,横橙子只有不到两厘米厚,横橙子上面是一尊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山水人物观音尊,那是王广林子花了十五万从朋友手里匀来的,是他这个店里摆在明面的最贵重的一件东西,是他当幌子压货架的。张先令飞出的匕首只要再往上偏离半厘米,这个观音尊便会变成飞溅的碎片! 屋里的人们全都惊呆了。他们只知道张先令这几年业务精进,赚了不少钱,是个精明的耧钱耙子,想不到他还有这一手!张先令朝醉倒在地上的马家驹踢了一脚,说:“小子,回家去把你爸的账单拿来,我帮他把窟窿堵上!” 看上去早已昏昏沉沉的马家驹此时突然警醒了起来,乜斜着眼睛问张先令: “让我拆东墙补西墙?背着抱着还不是一般沉?” “欠我的钱我不会急着催你还,给你十年期限。而且,还钱的时候我只要一半,另一半算我资助你们家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是象征性比喻,是说没钱的难处。 打蛇要打七寸,气人的话要戳在肺窝子上,截人的气要捅在腰眼上。张先令的话就像一根铁棍捅在了马家驹的腰眼上了。马家驹气馁地彻底躺倒,半疯半傻半明白地呼呼大睡,像真的一样睡着了。张先令对王广林子说:“兄弟,搭把手,把他架我那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