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_苦三十六计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苦三十六计计 (第4/5页)

 经过近半月的休整补充,国民党炮兵竟仍无上乘表现。厦门齐射之后70分钟,金门才开始晕头转向地零乱还击,打出不过上百发;新近运上金门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巨无霸” 8吋榴炮也首次参加进来打了十数发,威力虽大但准头欠佳,我军伤损轻微。

    残阳西坠,血色黄昏,大战过去,哀鸥与狼花齐飞,沉寂共暮霭同降。百里炮阵地上,却依然是处处欢声,阵阵笑语。炮兵们高兴,不光呼出了一肚浊闷之气,打了一个痛快解气的仗,还在于吸进了一口清新的风,打了一个明明白白的仗。停打以来,上级一级一级宣传教育做工作,道理早已明了,但仍有一部分同志思想上总有点别别扭扭,认为就这么网开一面放老蒋一马,实在太便宜了他。此役一打,所有的“想不通”都给抛到了九霄云外,连一个平时牢sao怪话最盛的山东籍战士张宝泉也说:上级的意图俺懂了,蒋介石好比头倔驴,要想让他上咱毛主席指明的道,得连哄带打勤吃喝,软的硬的甜的辣的各种着法全用上才行。

    比喻并不十分妥恰,然而这就是战士式的理解。战场上,不理解的士兵照样能打仗,而士兵理解了打仗的胜率一定高。

    掌灯时分,蒋介石接获金门当日战况详报。虽然对毛泽东突然恢复炮击也觉意外,但已全然没有了“八·二三”那天的忐忑心悸。同毛泽东近两个月的真打实练棍棒切磋,他对毛泽东的战略底牌也算摸到了一二。毛的所作所为主要是冲着美国人去的,此次不会登陆金门,更遑论台湾了,他还愈渐明了地意会到,毛泽东实际上是要他守牢了金门的。总之,人在孤岛,屁股底下“中国大总统”的宝座目前无虞,可以安坐。他浏览一遍“战报”,鼻子里“嗯”了两声,随手放在一旁。随毛泽东怎样打,金门不会有大事,今天损失些许人、炮、物,算不得什么。

    胡司令长官请示,明天他是否应组织强有力的报复炮击?侍从副官恭立询问。

    他摆摆手。明天即将与杜勒斯举行会谈,在杜氏面前,他摆出一副挨打受气而不是招是惹非的形象最好。本来,明天的会谈困难重重,有了今天毛泽东这顿打,反而好谈多了。他吩咐:告胡长官,不可盲动。

    蒋“总统”洞悉毫末理解正确。今天这场炮击,毛泽东的确意在告白老友,君不领情,话太出格,岂能不打。但勿介意,吾开炮,是罚你,亦是帮你哩。

    1958年10月20日就是如此,毛蒋联抉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现代“苦rou计”,恭候那只已经东飞的“不祥之鸟”

    罗斯福施苦rou计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位残疾人总统,他打破了美国总统不能连任两届以上的惯例,树立了一个坚忍,机智,奋斗不息的形象,创造了美国空前绝后的纪录,总统任期长达12年。他执政期间对于真正意义上现代美国社会的出现,功不可没。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不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他都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美国,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建立了福利国家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把孤立主义美国变成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由于他的提倡和支持,世界上才有了联合国,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尽的时候,让我们翻开那段历史,回望这位美国著名的政治人物曾经走过的路程,一个曾被父母想方设法阻止在政治门外的罗斯福是如何走进政治领域的 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呼吁声中,罗斯福又是如何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思潮,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 被美国视为耻辱的珍珠港事件究竟是罗斯福使的苦rou计还是美国对日本的侵略野心估计不足。

    在美国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最杰出的总统之一,1950年哈佛大学在一次问卷中调查,美国历史上哪几位总统最杰出 罗斯福排名第三,仅次于林肯,华盛顿之后,那么作为一次四次连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真是有说不完的故事。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内,要想把罗斯福的一生讲清楚,确实很难,那么好在历史是人和事件组成的,我仅从罗斯福和几个人或者几件事情谈起,以点带面地看看,我们今天要讲的罗斯福是如何成为优秀的政治家,如何处理好重大国际问题。他在总统第二任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受国内孤立主义影响,美国开始并没有参展,直到1941年12月7号的凌晨,日本飞机突然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的时候,美国才宣布对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法西斯国家宣战,这样就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谜语一般的问题,哪个谜啊 就是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政府对日本侵略野心估计不足而发生的,而导发的,还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给美国人所施的一个苦rou计,这个谜一般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那么传统的观点认为,珍珠港遭到日本偷袭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奉行绥靖主义政策为实质的中立政策的结果。的确,当时对美国的民意调查,这个民意调查显示,10%的民众认为应该参战,实际上90%的民众认为不要介入战争,要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参加角逐,这种观点的生命力是很强的。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在分析珍珠港美国失利的原因,一直把它作为主要原因。然而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有两个最重要的史实被忽视了,或者被漠视了。为什么呢 下面我再讲一讲,一个史实是二战爆发之后,罗斯福政府先后通过了两个最重要的法案,哪两个法案 《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中立法修正案》是允许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通过现款自运,也就是说你拿现金买我的武器,买完之后从我美国运回去,现款自运的原则购买我的军火。那么在战争状态下,一个第三国把自己的武器装备卖给交战方面其中的一方,这实际上是在袒护它售武器的那一方,换句话说,《中立法修正案》就表明了美国实际上在偏袒英法,尽管它没有参战,这是《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呢 《租借法案》是前者政策的继续,为什么 《中立法修正案》的前提是现款自运,但后来英国拿不出钱来,没钱可买,这种情况下,罗斯福认为,我就租给你,用罗斯福的话讲,就是我向房子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