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回闲窥秘隐无意得仙兵假作痴 (第5/10页)
些胆怯。便把势子放缓,提气缩身,一手援索徐徐下坠,一手握了钢镖,将头微低觑定下面,加意戒备:一见索头火筒微有异状,便即往下发镖,加紧上援。这等地方如有蛇怪之类,必定厉害,不是常物。正寻思横手往下发镖不能施展全力,如何始能脱险?长索已快援到尽头,火筒的光就在脚底晃动,不敢再降,意欲脚底壁间石裂之处稍微歇息,探出下面深浅、有水无水再行下去。随把火筒扯上一照,四壁俱是滑油油的青石,无可着脚,只头上滑过之处似有缝隙颇大,洞窄尽能容身。恐火烧衣,便把火筒熄灭,往上略援便到。 那石隙就在迎面,也是一个洞眼,大小形势俱和上面所见一般无二。下时正看脚底火光,不曾留意,这时觉着身后也宽。晃燃火筒四下一看,从上到下,只这一处,四壁裂缺累累,身后也有一处同样洞眼,只是一斜向上,一斜向下,洞口正好斜对火光照处,身后这洞深只数尺,面前的洞眼却深不可测。细看之后,不禁心中一动,恍若有悟。便把双足分踏壁石裂处,仗着四外俱有空隙,先将怀中石块取出朝下打去。遥听叭的一声,相去上面并不甚深,也无别的回应。再取一石朝壁间斜口打去,再听咕噜嗜顺着壁滑下,也没多深,铮的一声,好似打在钟磬上面,声甚清越,好听已极。空洞传音,余韵悠然,半晌不绝,益发触动灵机。双手挽索一试,甚是坚韧,只不存心断它,足可寄身其上。 便把索头取上,系在腰间,以防不测。镖和火筒一一插向襟间备用,又把壁问未碎落的裂石扳折了两块,顺前面洞眼打去。头一下滚到尽头便住,第二下又似撞在钟磐一类的乐器之上,铮的一声立起回应,晃漾不息。估量洞底必要大些,那有金铁之声的必是一件宝物,也许如己所料,不禁心神一振。先把气息匀住,手援长索,悬着身子,双足往起一提插向xue口,身子往下一顺,缓缓滑将下去。沿途留心查看,那洞眼势极陡斜,石滑如油,相隔xue口才只数丈,也是上下笔直,大小如一,毫无弯曲。索已放尽,还未到底,因是仰面朝天,头不能低,勉强取出火筒,也照不见下面。寻思无计,只得援绳上来。 到了外面,足踏xue口略微歇息,暗忖:这条长索已然结长了好几段。祝三叔又说上面到下只十八九丈,看神气已用此索来此探过,用心不止朝夕,怎的两处洞眼俱都不能到底?洞径虽滑,凭自己这身功夫,如将双手附石,倒退向上,也能爬出。仔细寻思之后,决计再试一回。这次改用双手先进,头上脚下顺着洞径滑入,身子仍由长索系住。 滑到索尽头处,回手取出火筒,晃燃往下一照,相隔洞底仅止丈许,满地碎石堆积,深xue空空,并无一物。只是四面洞眼甚多,有七八处。有的比原下两处大出两三倍,深浅不一。适才明听金铁之音,怎会不见?便用火筒一一照看。见那些洞眼横三斜四,虽有大小之分,俱是长方扁狭,与来路两处一般形式。中有两个大的,乃两三个洞眼并在一起,直似一片新堆的泥墙,未干以前,用铁条在上面拥了一些窟窿,越看越怪。见底下四壁崩裂之处甚多,比较上面宽大,可以将身掉转。猛地心胆一壮,回手解开腰间索扣,一手持火,一手附石,缓缓往下滑去。快要到底,见下面果要宽些,身子一挺,翻将下去。拔出镖来,四下乱敲一阵,并无前闻金铁之音。再取火筒照见地上大小碎石,竟是有新有;日,有好些直似刚崩裂的一样。暗忖:这个洞眼甚是狭小,莫要石壁松脆,突然崩裂,将自己埋葬在此,死得就太冤枉了!瞥见右侧壁间斜立着一个洞眼,用镖头一敲,石质竟是坚硬异常。遍视全壁,都是通体浑成,不用强力坚铁,休想击碎分毫。这么坚厚石质,怎会有这许多洞眼?尤其壁问凹缺之处,都似有人用极坚利的铁器撞碎情景,断定有异,决非无故崩知是神物,恐其突起受伤,忙把头缩回,纵落地上。正打主意,忽听xue中金铁振动之声甚激,实忍不住,第三次纵上去,想看清是否心中所拟之物。 因刚才冷气逼人,青光似有欲动之势,又想起上下许多洞眼可疑,未敢大意。只将双手分附xue外,将头微微凑近,用眼往下偷视。目光才到,猛觉青光倏地大盛,暗道“不好”赶即缩头退回。说时迟,那时快!身子还未纵落,一声龙吟,眼前倏地奇亮,xue底青光已是迎面擦过,向上飞起,其疾如电。幸是这次早存戒心,否则正好撞上,休想活命!不禁大惊。脚才落地,青光所及之处,上面山石又被洞穿,顺着原下斜径纷纷滑落下来。 黑摩勒连忙避向一旁,双脚不住纵起,避开那些碎落石块,一面抬头仰观。那青光竟与连日所见飞剑相似,芒尾甚长,通体约有丈许,尾尖朝上,已然在来路洞径上另刺穿了一处洞眼,深深嵌入石内。青光犹自洞眼中下映,照得全洞径皆成碧色。初起时势绝猛恶,芒尾所到,碎石粉裂,落到当中洞径之上,潮水一般往下溜来。晃眼地面碎石又积高了丈许,因是石质坚硬,好些整块崩落,大几径尺。尚幸下面地势较宽,青光出口略偏,正对来路洞径中间,深没石中之后,余势渐衰,坠石渐止,人又纵跃轻灵,长于闪避,否则纵不埋葬压死在下,任是多好功夫,多少也必受伤无疑。黑摩勒好容易发现宝物,下手晚了一步,又被飞走。最难是起初宝物在下,看去长只数尺,事后想起,只稍微胆大便可得到。这一谨细胆小,吃它飞嵌洞顶,上无通路,如何钻进去取?此宝如是刀剑之类神物,非把刀剑柄握住,不特不能制服,一个不巧,轻则受伤,重则送命! 这时它嵌在顶上石洞眼里,不上不下,摇摇欲坠。休说取到手内,连上去都有奇险。万一上时自空下坠,如何能挡,岂不白白送死?守在底下也不甚妥,如再似前惊起,就是不向人飞来,吃它上下击刺飞舞,壁间大小碎石雨裂,适才发声之物也许藏在别的洞眼之内,不在底下,决计查看个水落石出。一数壁间洞眼,连大带小共是六处,都与立处洞底相近,口都斜行向上,便挨个查看过去。洞眼俱不甚深,最深的不过丈许,一一纵身人内用火照看。洞底只有些碎石,并无别物。快要找到第四个上,因是较高,纵势稍猛,脚底一滑,忽听咯咯连响石块落水之声,仿佛甚深。 低头细查,原来洞底靠前一面有尺许宽的裂缝,下面通着一个暗潭,因有碎石堆没,将口堵住,看不出来。人在石堆上用力一踏,将近缝口的石块挤滑下落。忙将石堆扒开,又丢两块下去。一听甚深,别无他异,知是天生石窍,便即舍去。还剩两处洞眼,并列一起,高低相差只有尺许,离地才只六七尺之间。黑摩勒人矮,站在地上,手够不着。 恰巧左近石壁有一缺凹,势又倾斜,为图省事便纵上去,双足一踏壁凹,一踏左xue口边,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