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第3/4页)
一半是来自洛城。 布雷特到校后不久,就在一群学生的簇拥下,到绿树成荫的里院去看看,学生们原先都聚在那儿,喝着咖啡、汽水,嚼着油炸饼。 “还是老样子,”他说。“真有重回老家的感觉。” “好挤的起居室呵,”一个学生说。 布雷特放声笑了。跟这儿的其他一切一样,庭院太小了,摩肩接踵的学生太多了。尽管人这么拥挤,但还是只有真正的人才方能进入这所学校,而且只有最好的学生方能熬过这累死人的三年课程。 大家继续谈话。布雷特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学生的脑子里免不了想到空气污染;即使在这庭院里,也躲不过污染。 太阳按说应该在蔚蓝天空里照得亮堂堂的,可是如今只是穿过从地面升到高空的nongnong灰雾,昏沉沉地透一点下来。在这儿,眼睛鼻子也都经常刺痛,布雷特想起了美国公共卫生部最近提出的警告,说是在纽约那种污染的空气中呼吸,等于一天吸一包纸烟;这样,不吸烟的人也就平白无故同吸烟人一样,大有可能死于癌症了。依他看,洛杉矶的情况也一样,说不定还要厉害些。 一提到污染的话题,布雷特就催着说:“告诉我,各位老弟,你们是怎么想的。”再过十年,象这样一批学生,就会帮着制定汽车工业的方针了。 “住在这儿,总有这么一个想法,”后面有个声音插进来说“难保不出毛病。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在这个城里,人人都会呛死。” 布雷特指出:“洛杉矶情况特殊。烟雾更加厉害,是由于地形条件,温度逆增,加上阳光充足。” “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另一个人打岔说。“你最近到过旧金山没有?” “纽约呢?” “芝加哥呢?” “多伦多呢?”“在集市日到过小乡镇没有?” 布雷特在一片嘈杂声中喊起来:“嗨!如果你们抱这样的想法,那么你们有些人也许是打错了算盘。何必还要去设计汽车呢?” “因为我们对汽车着了迷。就是爱嘛!不过,这也拦不住我们思考啊。也拦不住我们了解当前的情况,拦不住我们关心啊。”说话的人站在这群人的最前面,是个瘦长的青年,一头金发乱蓬蓬的。他伸手捋了捋头发,露出了艺术家的细长手指。 “听听好多西部人,还有其他一些地方人的意见”——布雷特故意来一个激将法——“你就会认为只有公共交通工具才有前途。” “还不是陈芝麻烂谷子!” “真正想要乘公共车辆的人,是没有的,”人群里少有的一个姑娘说道。 “只要汽车造得实惠,人家买得起,谁也不要乘公共车辆。再说,集体交通工具也只是幻想。补贴啊,捐税啊,车费啊,公共车辆比自备汽车更省不了钱。所以说,大家都上当了。不信去问问纽约人看!过些日子——再去问问旧金山人看。” 布雷特微微一笑。“底特律人会喜欢你的。” 那姑娘忍不住摇摇头。“我说这话可不是要讨人喜欢。” “好吧,”布雷特对大家说“让我们统一一下意见:在今后半个世纪,可能还要长一点的时间里,汽车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的汽车呢?” “好一点的,”一个悄悄的声音说。“比目前的要好得多。而且要少一点。” “要好一点,这是没有多大争论的,不过还是有个老问题:怎么个好法?我倒想听听,你是怎么样想象少一点的。” “因为我们应当那样考虑啊,迪洛桑多先生。那就是说,如果我们眼光放远些的话,这到头来对我们就大有好处。” 布雷特好奇地看看这个讲话的人。这人说着就跨步上来,靠近前面的人赶紧让出个地位来。他也年轻,只是身材很矮,皮肤黝黑,肚子已经开始凸出,从表面看来,一点也不象知识分子。但是他柔和的嗓音是那样吸引人,大家顿时寂静无声,好象发言人出场了。 “我们这里的漫谈会可开了不少了,”黑皮肤学生说。“我们读交通工具设计的人,都希望在汽车工业中占一席之地。这个念头把我们搞得兴头十足。汽车叫我们上了瘾。但这并不是说,我们都是蒙着眼睛尽往底特律钻啊。” “谈下去,”布雷特催着说。“继续谈吧!”回到这里,重新听听学生们的直率意见——一些没有尝过挫败和幻灭滋味的,没有过多的实践知识包袱的,不必顾虑经济条件限制的意见,不由他不心情激动,内心就象电池又充了次电一样。 “目前汽车工业方面有件事值得一提,”黑皮肤学生说道“就是它已经注意负起责任来了。评论家往往不承认这一点,但是事实确是如此。现在就有这么一种新的感觉。空气污染,安全,质量,所有这一切不再是纸上谈兵了。已经在着手做一点事情了,这一回倒是真干了。” 大家仍然默不作声。另外又有几个学生参加进来了;布雷特猜想他们是外系的。虽然除了汽车设计以外,这里还设有十二门艺术专业,但是汽车这个题目在学校里总能引起广泛的兴趣。 “我说,”那个学生继续说“汽车工业另外还有一些责任。其中之一就是数量问题。” 布雷特心想:说也奇怪,早先在飞机场上,自己考虑的竟也是数量问题。 “正是数量问题,把我们害苦了,”那个嗓音柔和的黑皮肤学生说。“把汽车业人士花费的种种心血都一笔勾销了。拿安全来说吧。比较安全的汽车设计制造出来了,但结果怎么样呢?路上汽车多起来了;事故增加了,不是减少了。在空气污染方面也一样。眼下制造的汽车,发动机比以往的都好,比以往任何发动机对空气的污染都少。将来的发动机对空气的污染还要少。对吗?” 布雷特点点头。“对。” “但是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我们现在夸口说,一年要生产一千万辆新汽车,因此,不管谁有什么好办法控制废气,整个污染情况却是更糟了。这真是荒唐!” “就算这一切都是事实,那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汽车还实行配给吗?” 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